利用工业废渣炉渣生产新型胶凝材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7843发布日期:2019-02-15 22:4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利用工业废渣炉渣制成的一种胶凝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胶凝材料产品,水泥混凝土乃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约16-21m2,诸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更大。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材料,而水泥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天然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熟料,需要消耗优质石灰石、粘土资源1.5吨,耗煤0.15吨,向大气中排放co2和so2气体约1.6吨等有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高消耗、高污染的水泥工业加剧对社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而目前火电发电厂是利用大量的能源煤炭来发电后排出大量的废渣炉渣堆积如山,只作一般维修道路等使用,附价值低、用量低,不到20%的利用率。所以,本发明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生产一种胶凝材料产品,直接替代水泥产品使用于混凝土的处理方法,具有利用率高达100%,附价值高,具有节能环保的一种利用工业废渣炉渣生产新型胶凝材料的方法,是本发明所要解决节约资源和能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对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工业废渣炉渣生产新型胶凝材料产品的处理方法,具有先进的技术工艺,能耗低,附价值高,利用炉渣100%,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环境的保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胶凝材料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利用电厂煤炭发电后排出的工业废渣炉渣,添加辅助材料尾矿下脚废料和造纸厂废渣木钙;

2、配料:将工业废渣炉渣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100%,外加以总重量计算的尾矿下脚废料1-2%和废渣木钙0.5-1%;

3、粉磨:将配好的混合料送入粉磨机进行细磨成比表面积达450-700m2/kg的新型胶凝材料,简称胶凝材料;

4、胶凝材料用途和用量与技术指标;将细磨成的新型胶凝材料直接100%替代水泥产品用于配制混凝土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等建筑工程建设用料。技术指标达到如下标准:比表面积≥450-700m2/kg,相容性≥180mm,初凝工≥45分钟,终凝≤480分钟,三氧化硫≤4.0%,氯离子≤0.06%,32.5、42.5、52.5级强度值分别抗折强度3天为:3.5mpa、4.0mpa、4.5mpa,28天为:6.0mpa、6.5mpa、7.0mpa;抗强压强度3天为:16.0mpa、19.0mpa、22.0mpa、28天为32.5mpa、42.5mpa、52.5mpa。

本发明取得的效果是:

1、本发明生产的新型胶凝材料产品,可直接100%替代水泥产品使用于配制混凝土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等建筑工程建设用料,效果优于同等水泥产品的质量要求,改善了混凝土使用性能,相容性大,需水量少,强度高、节电,利废率100%,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2、本发明产品为利用发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炉渣解决了出路,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创新产品,保护了环境不受二次污染,为水泥企业100%节约了天然资源石灰石、粘土和煤炭;

3、本发明产品开发利用前景广大;

4、本发明产品利用外加1-2%尾矿下脚废料和0.5-1%废渣木钙能激活100%废渣炉渣中的矿物组成,分解速度快,诱导结晶聚合沉淀度加快,并减少溶解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比表颗粒分散速度,从而形成了与水泥产品相等的水泥胶凝材料的矿物组成成分。有利于新型胶凝材料超前的水化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理解,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这些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产品,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限定。

实施例1:

新型胶凝材料产品制备方法,利用发电厂煤炭发电后排出的工业废渣炉渣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100%,外加尾矿下脚废料按总重量百分比计算为1%,外加造纸厂废渣木钙按总重量百分比计算为0.5%,经混合送入粉磨机中进行细磨成比表面积大于450-700m2/kg的新型胶凝材料直接100%替代水泥产品配置混凝土用于工业和民用等建筑工程建设用料,经检测胶凝材料质量指标为:比表面积456m2/kg,相容性312mm,初凝126分钟,终凝212分钟,三氧化硫2.96%,氯离子0.02%,抗折强度三天5.1mpa、28天8.5mpu,抗压强度3天23.6mpa、28天51.6mpa

实施例2

新型胶凝材料产品制备方法,利用发电厂煤炭发电后排出的工业废渣炉渣为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100%,外加尾矿下脚废料按总重量百分比计算为2%,外加造纸厂废渣木钙按总重量百分比计算为1%,经混合送入粉磨机中进行细磨成比表面积≥450-700m2/kg的新型胶凝材料,直接100%替代水泥产品配置混凝土用于工业和民用等建筑工程建设用料,经检测胶凝材料质量指标为:比表面积705m2/kg,相容性315mm,初凝125分钟,终凝209分钟,三氧化硫2.92%,氯离子0.016%,抗折强度3天5.6mpa、28天8.8mpa,抗压强度3天25.2mpa、28天55.1mpa。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思路和特点,其目的在于熟悉本发明的人员能了解其内容和付于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技术等效仿制或修饰都涵盖在本发明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电厂工业废渣炉渣生产新型胶凝材料的方法,按重量的百分比计算为100%为原材料,外加尾矿下脚废料1‑2%和造纸厂废渣木钙0.5‑1%,经混合送入粉磨机中细磨成比表面积450‑700m2/kg的新型胶凝材料,直接100%替代水泥产品配制混凝土用于工业和民用等建筑工程建设用料,胶凝材料的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水泥产品质量指标的32.5、42.5、52.5的规定要求。满足了产品性能的其他要求,废渣的利用率达100%,并提高附价值,节约了天然资源石灰石、粘土和煤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的问题,降低了水泥企业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谭纪林;华玉海;华建军;张会明;徐学成;陈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水泥厂有限公司;谭纪林
技术研发日:2018.10.16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