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8488发布日期:2019-02-15 22:5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滤芯制备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铝、氧化锆及碳化硅等陶瓷材料是经济环保的水质过滤材料,这些陶瓷材料因其使用寿命长,易于清洁和再生,可用毛刷刷洗、砂纸打磨、清水冲洗或反洗,具有良好清洁状态和高过滤精度等优异性能,而得以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净水设备中,陶瓷滤芯亦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目前,制造陶瓷滤芯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模具制备出粗坯,再利用烧结技术进行定型。而在利用上述方法制造形状复杂的陶瓷滤芯时,坯体压制模的制造成为其“瓶颈”,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小批量、多品种是总的发展趋势,新产品的试制也越来越多,陶瓷滤芯的柔性制造是当下所要解决的重要困难。另外,现有的陶瓷滤芯制造方式受限较多,滤芯产品的形状以及过滤孔的设置方式相对死板,变化较少,难以针对过滤性能对对陶瓷滤芯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重量组分为70-85份的纳米陶瓷颗粒、5-10份的氯化钠和20-25份的助剂制备陶瓷滤芯粉末材料;

s2,将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放置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的供粉缸内,所述供粉缸设有加热装置,使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始终处于预热状态;

s3,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陶瓷滤芯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将设计文件保持为stl格式,并经切片软件进行切片处理;

s4,启动所述激光烧结3d打印机,将所述步骤s3中三维建模的stl文件导入到所述的激光烧结3d打印机中,先手动铺粉打底,使基底的厚度为10-15mm,再通过所述激光烧结3d打印机,打印制成陶瓷滤芯初坯;

s5,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陶瓷滤芯初坯进行脱脂,脱脂时最高温度低于750℃;

s6,将脱脂后的陶瓷滤芯初坯保温2小时,之后使陶瓷滤芯初坯降温到室温并放入去高纯度去离子水中浸泡1小时;

s7,将浸泡后的陶瓷滤芯初坯取出、烘干,其后经二次高温烧结,得到陶瓷滤芯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陶瓷颗粒选用粒度为50um的氧化铝陶瓷颗粒、氧化锆陶瓷颗粒、碳化硅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氯化钠选用除了杂质的粒径100nm的纯净氯化钠固体颗粒;所述助剂包括组分为5-10份的粘合剂、10-15份的浸润剂和5-10份的增塑剂。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机选用酚醛树脂,所述浸润剂选用无水乙醇溶液,所述增塑剂选用甘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陶瓷滤芯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增塑剂和浸润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陶瓷浆料;

s12,向所述步骤s11所得陶瓷浆料中加入粘合剂并搅拌均匀,其后进行加热保温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干燥、球墨得到覆膜陶瓷粉末;

s13,将步骤s12所得覆膜陶瓷粉末与氯化钠混合均匀,其后经干燥制得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中,陶瓷滤芯原料中加入氯化钠,经3d打印成型和脱脂处理后,通过去离子水浸泡将氯化钠溶解,可以让陶瓷滤芯表面充满微孔,亦可以通过氯化钠的用量人为控制孔隙率,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不需要提前制造模具,滤芯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好后,就可以进行打印和生产,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向市场,可以充分实现柔性生产,满足小批量和多品种的生产需求;滤芯产品形状以及过滤孔的设置不受限制,能对滤芯产品进行更优的设计与制造。同时,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由于激光光斑聚焦和振镜运动控制都是高精度的,亦能使得滤芯的产品精度更高,可更好提升滤芯产品的过滤性能。另外,由于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的方式,陶瓷滤芯生产时可减少原料的浪费,材料使用更加节约和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中3d打印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制备。用重量组分为70-85份的纳米陶瓷颗粒、5-10份的氯化钠和20-25份的助剂制备陶瓷滤芯粉末材料。所述纳米陶瓷颗粒选用粒度为50um的氧化铝陶瓷颗粒、氧化锆陶瓷颗粒、碳化硅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氯化钠选用除了杂质的粒径100nm的纯净氯化钠固体颗粒;所述助剂包括组分为5-10份的粘合剂、10-15份的浸润剂和5-10份的增塑剂。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粘合机选用酚醛树脂,所述浸润剂选用无水乙醇溶液,所述增塑剂选用甘油。其具体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增塑剂和浸润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陶瓷浆料;其后向所述步骤s11所得陶瓷浆料中加入粘合剂并搅拌均匀,其后进行加热保温反应,反应完成后经干燥、球墨得到覆膜陶瓷粉末;之后将步骤s12所得覆膜陶瓷粉末与氯化钠混合均匀,其后经干燥制得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

s2,将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放置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的供粉缸内,所述供粉缸设有加热装置,使所述陶瓷滤芯粉末材料始终处于预热状态。具体实施时,供粉缸的加热装置使其缸壁的温度维持在100℃,通过供粉缸内部的热传导,维持陶瓷滤芯粉末材料的预热状态。

s3,3d建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陶瓷滤芯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将设计文件保持为stl格式,并经切片软件进行切片处理,确保图形设计正确以及生成的文件可以导入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

s4,进行3d打印。启动所述激光烧结3d打印机,将所述步骤s3中三维建模的stl文件导入到所述的激光烧结3d打印机中,先手动铺粉打底,使基底的厚度为10-15mm,再通过所述激光烧结3d打印机,打印制成陶瓷滤芯初坯。上述手动铺粉打底在正式打印之前,用于保证制件的温度均匀性,避免由于热量流失过快,造成初坯开裂的情况发生。

激光烧结3d打印机的打印过程为:

供粉缸1向上抬升预设好的一个高度,由铺粉辊3将陶瓷粉末平铺到打印台面,激光4根据设计好的模型,按软件制订的扫描路径,对陶瓷粉末进行烧灼。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台面维持150度的预热温度,铺粉辊3的转速设为2米/秒,确保在铺粉时,工作台面上的陶瓷粉末不仅可以铺平,还可以压实,以提升陶瓷滤芯制件的致密度。在激光4的扫描过程中,需要对其扫描路径进行参数设置,具体实施时扫描速度设定为3000mm/s,扫描的激光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的40%。

当完成一层打印后,激光烧结3d打印机的打印台面在其工作缸2的作用下下降一个固定高度,然后重复上述打印过程,直至完成整个陶瓷滤芯的打印。整个打印过程是通过激光快速升温烧结和冷却,得到陶瓷滤芯初坯,未被激光烧灼的原料粉末可返回供粉缸1内,用于下一件陶瓷滤芯初坯的打印,使材料使用更加节约和环保。

s5,脱脂。将所述步骤s4得到的陶瓷滤芯初坯进行脱脂,因氯化钠熔点为800度,为确保脱脂时氯化钠不被熔化,故脱脂时最高温度低于750℃。

s6,缓冷降温和浸泡。将脱脂后的陶瓷滤芯初坯保温2小时,之后使陶瓷滤芯初坯降温到室温,该降温过程为缓冷过程,防止陶瓷滤芯初坯炸裂。其后将降温后的陶瓷滤芯初坯放入高纯度去离子水中浸泡1小时,使其中所含的氯化钠充分溶解,使陶瓷滤芯形成微孔,并获得更高的孔隙率。

s7,将浸泡后的陶瓷滤芯初坯取出、烘干,其后经二次高温烧结,得到陶瓷滤芯成品。

本发明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不需要提前制造模具,滤芯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好后,就可以进行打印和生产,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向市场。同时因不需要开发模具,节约模具的开发时间和投入成本,生产效率更高。

本发明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可以让陶瓷滤芯表面具有更多的微孔结构,让整个滤芯的空气交换更加的容易,不宜滋生细菌,并增加过滤能力。在陶瓷粉末中增加了氯化钠,可以使得孔隙率大幅提高,另外由于氯化钠的含量可以人为控制,也实现了更加灵活的孔隙率调控,陶瓷滤芯的孔隙率最高可以达到80%,更利于优化陶瓷滤芯的过滤性能。

本发明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由于打印过程是在工作台面的粉床上进心,未受到激光照射的粉末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陶瓷滤芯的生产形状不受限制;同时陶瓷滤芯的过滤孔可自由设计,可制作双向不对称的过滤孔,更有利于优化陶瓷滤芯的性能。

本发明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激光通过扩束镜和f-theta透镜聚焦,可以在全工作幅面实现无畸变和小光斑,利用振镜控制激光的扫描路径,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陶瓷滤芯初坯。由于激光光斑聚焦和振镜运动控制都是高精度的,所以滤芯的产品精度更高。

本发明利用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滤芯,由于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的方式,激光未照射到的粉末还可以继续二次利用,不存在浪费。激光烧结的陶瓷材料为粉末状,不是模具制造的膏状,不需要用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为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