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3722发布日期:2019-03-22 21:0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砖是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分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俗称砖头。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

随着科技的发展,娱乐设施的普及,近年来,噪音扰民事件频繁发生,而建设方在墙面主体施工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隔音砖,从而加强墙体的隔音效果。现有的隔音砖大多只注重隔音需求,而忽略了较为重要的强度需求,从而导致墙体的整体强度得不到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5-47份、海泡石23-36份、剑麻鲜叶8-14份、发泡剂5-12份、粉煤灰13-21份、硅酸铝纤维3-9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8-44份、海泡石27-32份、剑麻鲜叶10-12份、发泡剂7-10份、粉煤灰16-19份、硅酸铝纤维5-8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41份、海泡石30份、剑麻鲜叶11份、发泡剂9份、粉煤灰18份、硅酸铝纤维7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混合而成。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2:3混合而成。

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3-7倍的无水乙醇,在67-81℃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30%,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96-113℃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3-5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1-3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800-1100rpm。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400-700rpm。

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在制备建筑用墙砖上的应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合理配比的原理,充分利用剑麻提取液和剑麻纤维的物理特性,在保证了成品砖隔音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加强成品砖的强度,保证了墙体的质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5份、海泡石23份、剑麻鲜叶8份、发泡剂5份、粉煤灰13份、硅酸铝纤维3份。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1: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3倍的无水乙醇,在67℃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0%,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96℃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3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1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其中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800rpm;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400rpm。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38份、海泡石27份、剑麻鲜叶10份、发泡剂7份、粉煤灰16份、硅酸铝纤维5份。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2: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5倍的无水乙醇,在72℃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105℃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3.5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2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其中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1000rpm;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500rpm。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41份、海泡石30份、剑麻鲜叶11份、发泡剂9份、粉煤灰18份、硅酸铝纤维7份。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2:3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6倍的无水乙醇,在74℃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105℃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4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3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其中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900rpm;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600rpm。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44份、海泡石32份、剑麻鲜叶12份、发泡剂10份、粉煤灰19份、硅酸铝纤维8份。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4:3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6倍的无水乙醇,在77℃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102℃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5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2.5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其中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1000rpm;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600rpm。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强度的隔音砖,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粘土47份、海泡石36份、剑麻鲜叶14份、发泡剂12份、粉煤灰21份、硅酸铝纤维9份。

其中所述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重量比2: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强度的隔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剑麻鲜叶,洗净后将表面擦干,然后进行打浆,得滤液和滤渣;

2)在滤液中加入质量倍是其7倍的无水乙醇,在81℃的环境下浸提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得到剑麻提取液;

3)在滤渣中加入蛋白酶溶液,在113℃的环境下充分混合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剑麻纤维;

4)将粘土风干,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纯土;

5)将海泡石粉碎,过100目筛,然后与纯土以及粉煤灰混合,得到粉料;

6)在粉料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然后加入剑麻纤维和硅酸铝纤维,混合搅拌5h,得到稠状物;

7)在稠状物中加入剑麻提取液和发泡剂,继续混合搅拌3h,得到母料;

8)将母料置于耐火模具中,送入加热炉内加热,然后退火、冷却、切割即得。

其中步骤5)中的搅拌速率为1100rpm;步骤6)中的搅拌速率为700rpm。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