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939发布日期:2019-01-15 23:3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弯钢化玻璃出片装置。属于钢化玻璃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单曲面弯钢化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电和汽车等领域。目前,在一些常用家电(例如:家用抽油烟机)上应用的弯钢化玻璃,需要在该弯钢化玻璃的外弧面上印刷油墨层,该油墨层通常在玻璃板钢化前印刷完成,然后再对玻璃板进行弯曲钢化。如果利用常规的硬轴弯钢化设备进行钢化成型,则需要将玻璃板上的油墨层朝下放置,也就是油墨层会在加工过程中与输送辊道相接处。这种加工方法存在下列问题:1、玻璃板输送过程中,输送辊道会破坏油墨层;2、油墨层会污染输送辊道,尤其是加热炉中的陶瓷辊道,大大降低辊道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常规的硬轴弯钢化设备无法完成上述弯钢化玻璃的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研人员研制出了硬轴反向弯钢化设备,例如,申请号为:201120141977.7和201410353605.9的两项中国专利均公开了反向弯钢化设备。如图1所示,反向弯钢化设备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片台1、加热炉2、硬轴成型段3和下片台4等;其中,硬轴成型段3包括由上成型辊道51和上风栅22组成的上成型机构,和由下成型辊道61和下风栅62构成的下成型机构(图1中未显示,请参见图2)。按照箭头F所示方向,玻璃板A经过上片台1进入到加热炉2中进行加热,当玻璃板加热到设定温度后,进入到硬轴成型段3进行弯曲和钢化冷却,最后,弯钢化玻璃通过下片台4进入后续工序中。虽然,上述申请中的反向弯钢化设备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但是,由于硬轴弯是相对玻璃运行方向向下成弧,玻璃在钢化后,其端部容易与辊道发生碰撞而破碎,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弯钢化玻璃的棱边掉入下成型辊道缝中卡住而带来的出片困难等问题。

所以,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反弯钢化玻璃生产设备进行钢化玻璃的生产,必须为其配备一种能够将反向弯玻璃简单快速运送出硬轴成型段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反向弯钢化玻璃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能够在出片过程中防止弯钢化玻璃的端部与下成型辊道碰撞而破碎,还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出片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反向弯钢化玻璃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反向弯钢化玻璃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用于将在硬轴成型段完成弯曲、钢化的弯钢化玻璃由硬轴成型段输送到下片台,硬轴成型段包括上成型机构和下成型机构,上成型机构由上成型辊道和上风栅构成,下成型机构由下成型辊道和下风栅构成;所述出片装置包括:

安装在上成型机构上的抓取机构,其包括:用于吸附固定所述弯钢化玻璃的吸盘,与吸盘通过管路连接、为吸盘吸附所述弯钢化玻璃提供真空条件的真空发生器,和用于驱动所述吸盘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

用于承载所述弯钢化玻璃的接片小车,所述接片小车在硬轴成型段和下片台之间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和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上的支架,所述吸盘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座板安装在上成型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支架设置在气缸或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丝杠螺母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电机,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丝杠的端部。

进一步,述接片小车为平板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硬轴成型段的下成型辊道和下片台的输送辊道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接片小车包括驱动机构、导向装置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导向装置上并由驱动机构驱动在硬轴成型段和下片台之间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和电机,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所述支撑板通过卡扣与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垫片,所述垫片由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垫片有多个并呈带状,所述垫片在所述底板上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垫片与弯钢化玻璃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进一步,所述防滑凸起为三角形凸起或点状凸起。

进一步,所述垫片的材质为聚氨酯或橡胶。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材质为铝、铝合金或木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通过使用出片装置将弯钢化玻璃抬起,随后将其再放置到接片小车上,使其顺利出片。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出片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下成型辊道之间存在的间距会导致弯钢化玻璃掉入缝隙的问题;使弯钢化玻璃可以安全可靠地输送到下片台完成出片。解决了使经过硬轴反弯成型的玻璃板无法直接出片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设备上:即将出片装置固定在硬轴成型段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出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向弯钢化玻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至2-6为本实用新型出片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接片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1至4-2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1和2-6所示,通常,硬轴成型段3包括由上成型辊道51和上风栅52构成的上成型机构5,以及由下成型辊道61和下风栅62构成的下成型机构6。本实用新型的反弯钢化玻璃生产线的出片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向弯钢化设备中的硬轴成型段3处的抓取机构和能够在硬轴成型段3和下片台4之间往复运动的接片小车;优选的,抓取机构设置在硬轴成型段3的正中间位置。为了满足弯钢化玻璃a的顺利出片,下成型辊道61在展平时的玻璃输送平面与下片台的玻璃输送平面共面。

如图2-1和2-6所示,抓取机构通常设置在上成型机构5的上方,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下成型机构6的下方。抓取机构包括:吸盘7、升降机构8和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为吸盘7提供真空条件,其通过管路与吸盘连接。其中,吸盘7用于吸附固定弯钢化玻璃a。优选的,吸盘7由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柔性材料制作吸盘7可以使其与弯钢化玻璃a之间接触更加稳固,并且在顶推过程中不会划伤、撞伤弯钢化玻璃a。如图5所示,升降机构8包括升降驱动装置81和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81上的支架82,吸盘7固定在支架82上,吸盘7的数量根据弯钢化玻璃a的尺寸确定,本实施例中,吸盘7的数量为2个;升降驱动装置81通过座板83安装在上成型机构5上,更具具体地,升降驱动装置81有2个并通过座板83分别安装在上成型机构5两侧的变弧机构53上。升降驱动装置81用于驱动吸盘7在垂直方向往复运动,具体地,升降驱动装置81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则支架82设置在气缸或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另外,升降驱动装置81可以由丝杠螺母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电机组成,则支架82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丝杠的端部。

如图2-1至2-6所示,接片小车为平板状的支撑板,该支撑板放置在下片台的输送辊道上并具有承载弯钢化玻璃a的上表面,工作时,支撑板可以在硬轴成型段的下成型辊道和下片台的输送辊道上往复运动。支撑板11包括底板12和固定设置在底板12上表面的垫片13,底板12采用形状为矩形的镂空或实心的薄板,其材质优选铝、铝合金或木料。垫片13由柔性材料制成。垫片13为若干个,优选的,为带状;垫片在底板12上相互平行地间隔设置。垫片13与弯钢化玻璃a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三角形凸起或点状凸起。垫片13的材质优选为聚氨酯或橡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片小车。如图3、4-1、4-2所示,接片小车包括驱动机构9、导向装置10和支撑板11。其中,支撑板11安装在导向装置10上并由驱动机构9驱动在硬轴成型段3和下片台4之间往复运动。驱动机构9可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和驱动同步带的电机,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丝杠、链轮链条等结构代替同步带传动机构。支撑板11通过卡扣等固定结构与同步带连接。本实施例支撑板11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以设置在上成型机构5处的抓取机构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出片装置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玻璃板A经过上片台1进入到加热炉2中进行加热,当玻璃板加热到设定温度后,进入到硬轴成型段3进行弯曲和钢化冷却。如图2-1至2-3所示,当钢化冷却工序完成后,弯钢化玻璃a依旧夹持在上成型机构5的上成型辊道51和下成型机构6的下成型辊道61之间。抓取机构的升降机构8驱动吸盘7向下,并从上成型机构5的上成型辊道51的缝隙中伸出,直至吸盘7接触到弯钢化玻璃a,吸盘7停止下降。开启真空发生器,吸盘7吸附弯钢化玻璃a,吸盘7将弯钢化玻璃a吸附固定。随后,上成型机构5向上抬起到设定高度,为弯钢化玻璃a的出片提供足够的空间;此时吸盘7与其吸附的弯钢化玻璃a随上成型机构5上升,使弯钢化玻璃a与下成型机构6完全分离。如2-1至2-3所示,在抬起过程中和抬起后,上成型机构5形状不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上成型机构5的抬起高度要大于弯钢化玻璃a的拱高。另外,上成型机构5可以通过抬高的过程中其两个端部同时向上弯曲的形式,来为弯钢化玻璃a的出片提供足够的空间。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上成型机构5在抬起的同时或抬起后展平,形成与下成型机构6类似形状。在两端向上弯曲和展平的状态下,对上成型机构抬起的高度没有特殊限定,只要不妨碍弯钢化玻璃a出片即可。

如图2-3至2-6所示,在上成型机构5和弯钢化玻璃板a上升的同时,下成型机构6展平,成为平直状,使得下成型辊道61在展平时的玻璃输送平面与下片台的玻璃输送平面共面。此时,弯钢化玻璃a由吸盘7固定在上成型机构5与下成型机构6之间,优选的,弯钢化玻璃a与两者之间均具有设定的距离。与此同时,电机驱动同步带传动机构运动,支撑板11在驱动机构9的驱动下,以及导向机构10的导向作用下,到达弯钢化玻璃a的下方。随后,升降机构8驱动吸盘7继续下降,直至将弯钢化玻璃a放置在支撑板11上,待放置平稳后,真空发生器关闭,吸盘7松开,升降机构8带动吸盘7回缩、复位。弯钢化玻璃a则随着接片小车到达下片台4上,完成出片。如果接片小车采用可以在硬轴成型段的下成型辊道61和下片台的输送辊道上往复运动的平板状的支撑板,则支撑板11通过下片台的输送辊道和下成型辊道61输送至弯钢化玻璃a的下方。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