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2583发布日期:2020-04-21 2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水泥150-280份,水90-130份,改性再生粗骨料800-950份,细骨料400-530份,粉煤灰40-85份,矿粉80-100份,沸石粉50-140份,环氧树脂30-60份,减水剂4-10份,引气剂2-6份;改性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废旧混凝土,将其经过破碎处理,筛分后得到粒径为10-25mm的再生粗骨料;

s2:将步骤s1中的再生粗骨料浸入质量浓度为2-7%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2h后,晾干;

s3:按重量份计,将80-110份聚乙烯醇、60-110份硅灰、40-80份硅酸钠和800-1000份的水混合后进行充分搅拌得改性液,备用;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浸泡至步骤s3中得到的改性液中,浸泡1-2h,取出后,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烤1-2h,得到改性再生粗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硅灰、硅酸钠的重量比为1.0:(1.0-1.2):(0.6-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原料中还包括6-15份的钢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采用表面粗糙型钢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钢丝表面进行除油后用清水冲洗至冲洗液呈中性;

b、将步骤a中的钢丝放入含铜的电镀浴槽中,对钢丝进行镀铜,镀铜完成后对钢丝进行干燥,得粗糙度大于20μm的钢丝;

c、对步骤b中获得的钢丝进行压制成型并切断,得到表面粗糙型钢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粗糙型钢纤维的长径比为4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前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范围为2300-2400kg/m3,吸水率为6-12%,压碎指标数值为15-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采用天然砂,细度模数为3.0-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采用聚羧酸减水剂。

9.一种权利要求1-2中任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

s1:将改性再生粗骨料、细骨料、重量份数一半的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得骨料混合物;

s2:将水泥、粉煤灰、矿粉、沸石粉、环氧树脂、减水剂、引气剂和余量的水,加入至步骤s1中制备的骨料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再生混凝土。

10.一种权利要求3-8中任一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

s1:将改性再生粗骨料、细骨料、钢纤维和重量份数一半的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得骨料混合物;

s2:将水泥、粉煤灰、矿粉、沸石粉、环氧树脂、减水剂、引气剂和余量的水,加入至步骤s1中制备的骨料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再生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再生混凝土包含有水泥150‑280份,水90‑130份,改性再生粗骨料800‑950份,细骨料400‑530份,粉煤灰40‑85份,矿粉80‑100份,沸石粉50‑140份,环氧树脂30‑60份,减水剂4‑10份,引气剂2‑6份;改性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废旧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得到再生粗骨料;S2:将步骤S1中的再生粗骨料浸入质量浓度为2‑7%的醋酸溶液中浸泡后,晾干;S3:将80‑110份聚乙烯醇、60‑110份硅灰、40‑80份硅酸钠和800‑1000份的水进行搅拌得改性液;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再生粗骨料浸泡至步骤S3中的改性液中浸泡后,取出烘烤,得到改性再生粗骨料。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杨;邓小飞;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泸州临港思源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