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的AG+AR+AF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16795发布日期:2020-03-31 12:01阅读:4654来源:国知局
耐磨的AG+AR+AF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的ag+ar+af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户外和车载显示的发展,同时具备抗眩光、高透光及防指纹的ag+ar+af盖板备受人们青睐。但不耐磨的特点制约着ag+ar+af的应用范围。

目前ag+ar+af膜系结构中,采用新科隆ras溅射镀膜机在ag玻璃上叠加多层si3n4和sio2的ar膜系结构,表层sio2,如图1所示,再真空蒸发镀af。但是sio2膜层硬度不如玻璃,导致ag+ar+af耐磨性能不如ag+af。ras镀膜技术的核心是,镀膜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被控制在玻璃基板表面,能大幅提升膜层与基板的附着力、膜层与膜层的附着力,并能使膜层处于微结晶状态,膜层拥有蒸发镀膜和普通磁控溅射镀膜无法比拟的硬度。将氧化还原反应控制基板上发生,当前只有batch式单腔体非连续镀膜设备上能够实现。单腔镀膜机如图2所示,玻璃基板随着转筒高速旋转,每转一圈镀在基板上的si材料不超过一个分子层,n+或o+离子可以将其完全氮/氧化。而连续镀膜机,玻璃在多腔室里面传送,每经过一个阴极镀制的材料有数个分子层(如果控制一个分子层以内,生产效率极低),无法再被完全n+或o+离子氮/氧化。故采用ras技术产能很低,无法应用到高效率的连续式镀膜线。

另外,还有一种方案是通过在ar的表层sio2表面增镀金刚石膜dlc或石墨,膜系结构如图3所示,实现ar表层超硬目的。但类金刚石膜dlc和石墨成分为碳,碳与af无法用化学键结合,两者只能物理吸附,摩擦测试时af极易脱落。af与ar中间附着力很差,耐磨测试出现af脱落和ar层无损伤的现象。故虽然ar耐磨,但af脱落后造成玻璃表面抗污能力下降和颜色变化,至今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的ag+ar+af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ar表面增加si3n4膜层,利用si3n4兼具硬度高和与af易结合的优点,大幅提升ag+ar+af玻璃的耐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的ag+ar+af玻璃,包括玻璃基材,其上依次设有防眩光膜、增透膜和防指纹膜,增透膜层包括sio2和si3n4层,si3n4层位于sio2与防指纹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si3n4层的厚度为5nm以上。

进一步地,增透膜层靠防眩光膜侧为sio2层,靠防指纹膜侧为si3n4,中间依次叠加si3n4层和sio2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除与防指纹膜接触的si3n4层外,其余的si3n4层替换为nb2o5、tio2、al2o3或zro2。

另外,所述的si3n4层可以替换为sic层。进一步提供硬度。但由于sic吸光率大不透明,半透明的产品无法应用于显示屏的显示区。而且sic不导电,镀膜很困难,需要射频溅射得到。

所述的除与防指纹膜接触的si3n4层外,其余的si3n4层替换为nb2o5、tio2、al2o3或zro2。

进一步地,其中sio2层替换为mgf2、caf2或折射率低于玻璃基材的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玻璃基材上设置防眩光膜;

2)在防眩光膜上设置增透膜,其中增透膜中的si3n4层采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进行沉积;

3)在增透膜的上方设置防指纹膜,得到耐磨的ag+ar+af玻璃。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增透膜ar的表面设置si3n4层,使其与防指纹膜af接触,af与si3n4是化学键结合,si3n4兼具硬度高和与af易结合的优点,大幅提升ag+ar+af玻璃的耐磨性能。

2、采用现有的ras镀膜技术生产ar表层为sio2层的ag+ar+af玻璃时,由于单腔体非连续镀膜设备产能低,无法实现连续式镀膜。本发明中采用反应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以在高产能的连续式镀膜设备上使用。具体镀膜时,磁控溅射辉光的作用下,ar气电离为ar+离子,加速撞击负电位的靶材,如si靶;si靶表面在辉光的作用下,与所通入的反应气体(如n2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i3n4;ar+离子撞击si靶表面的si3n4,使si3n4逃逸出靶表面,沉积到玻璃上。

3、同等镀膜条件下,si3n4硬度优于sio2,si3n4与af在化学键结合下附着力优异;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可以用于高产能的连续镀膜线,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ar表层为sio2层的ag+ar+af玻璃膜系结构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ras镀膜技术涉及的单腔镀膜机工作示意图。

图3是ar表面增加超硬层的ag+ar+af玻璃膜系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ag+ar+af玻璃膜系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af与si3n4层结合的原理图。

图6是连续镀膜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对比例1:

常见的ag+ar+af玻璃膜系结构中ar的表层为sio2层。

以5层ar为例,具体结构依次为玻璃基板、ag膜(光泽度为110)、sio2层(56.07nm)、nb2o5(13.31nm)、sio2层(32.8nm)、nb2o5(110.97nm)sio2层(75.21nm)、af膜10nm。

得到玻璃的反射颜色y值为0.23,l*为2.12,a*为-0.10,b*为-0.38。

实施例1:

ag+ar+af玻璃膜系中,ar表层设置sio2层和si3n4层,si3n4层外设置af层,结构如图4所示。

如果直接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增加si3n4层,势必造成ag+ar+af成品颜色的变化,因此膜系内每层厚度需要重新计算,ag+ar+af成品反射颜色以无色为目标。

其具体的结构及膜层设置为:玻璃基板、ag膜(光泽度为110)、sio2层(23.72nm)、nb2o5(14.22nm)、sio2层(31.57nm)、nb2o5(111.18nm)sio2层(58.34nm)、si3n4(7nm)、af膜10nm。

具体制备时:

1)在玻璃基材上设置防眩光膜;

2)在防眩光膜上设置增透膜,其中增透膜中的si3n4层采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进行沉积;

3)在增透膜的上方设置防指纹膜,得到耐磨的ag+ar+af玻璃。

制备时采用反应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采用连续磁控溅射镀膜线(如图6所示)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采用设备简单廉价的真空蒸发镀膜设备与相应工艺,si3n4颗粒在高热的电子作用下气化,自由扩散沉积到玻璃上。

得到玻璃的反射颜色y值为0.38,l*为3.42,a*为-0.23,b*为-0.63。

本发明af与si3n4层结合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其中硅基材料si3n4提供si+键,af分子提供o-键,两者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对比文件1和实施例1中的玻璃进行水滴角测试。

对比文件1初始角度为114.7°,摩擦200次即出现af层脱落;实施例1中的玻璃初始角度为113.3°,摩擦700次后水滴角为100.7°,摩擦800次后水滴角为96.3°,摩擦900次后水滴角为89.8°。耐磨性能大幅提高。

实施例2:

ag+ar+af玻璃膜系中,ar层结构依次设置为:nb2o5/sio2/nb2o5/sio2/si3n4;所得玻璃进行水滴角测试,初始角度为115°,摩擦800次后水滴角为93°。

实施例3:

ag+ar+af玻璃膜系中,ar层结构依次设置为:nb2o5/sio2/si3n4/sio2/si3n4;所得玻璃进行水滴角测试。初始角度为116°,摩擦800次后水滴角为99°。

实施例4:

ag+ar+af玻璃膜系中,ar层结构依次设置为:si3n4/sio2/si3n4/sio2/si3n4;所得玻璃进行水滴角测试。

上述水滴角测试时,磨头为2*2cm,砝码为1000g,速度为60cycle/min。初始角度为115°,摩擦800次后水滴角为9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7月28日 15:41
    我们早在2018以前就撰写了超硬AR之类的膜系,就是用氮化硅与二氧化硅实用于生产当中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