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4377发布日期:2020-04-28 21:0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化炉内串炉是超大功率石墨电极的生产电阻炉设备,通过送电小车连接铜铝导电排串连两台炉对炉内制品进行焙烧,在经过大电流通电后,利用炉内制品本身的电阻使电能转为热能,将炉内制品石墨化;送电小车是连接左右两边石墨化炉的串连导电设备,利用液压系统对小车上的铜软连接进行伸缩控制,当收缩时完成左右炉断电,当伸张时完成左右炉串连达到送电状态。

石墨化内串炉在国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很大生产能力,其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日趋成熟。电单耗保持在2800~3200kw·h,送电时间14~18h,石墨化内串炉运行14-18小时后需断电更换第二台炉,在更换第二台炉的时候,需要通过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进行下一步操作,现在的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通过导轨安装在地面或者吊装在空中;针对安装吊装的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其挂体装置由于结构上去缺陷,导致其不能够减震,并且安装后不能够进行调节,导致使用状态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两排相对称的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有承力杆,所述承力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和减震油缸,所述减震器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连接有承力板,所述螺纹杆连接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上螺母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下螺母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螺纹杆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环形槽,所述承力板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滚珠。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使用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的时候,通过安装孔将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进行安装;通过减震器的设计,使得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在运行的时候能够更佳平稳;当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由于运行磨损老化或在安装水平效果较差的时候,通过旋转下螺母,将承力板与安装板解锁,旋转上螺母使其离开支撑板,然后通过旋转旋转盘调节螺纹杆的位置,从而微调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的高度;调整好后,通过下螺母将承力板与安装板锁紧,然后将上螺母锁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承力杆为l型结构、且相邻的两个承力杆之间的间距相等,单侧的所述承力杆的数量不少于五个。

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盘为六棱柱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滚轮外侧的宽度尺寸小于内侧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规格型号相同、且与旋转盘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减震器在支撑板上均匀对称设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滚轮1、承力杆2、连接板3、减震弹簧41、减震油缸42、支撑板5、螺纹杆51、旋转盘52、上螺母53、下螺母54、承力板55、安装板6、安装孔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两排相对称的滚轮1,滚轮1连接有承力杆2,承力杆2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连接有四个减震器,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41和减震油缸42,减震器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连接有螺纹杆51,螺纹杆51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盘52,螺纹杆51的下端连接有承力板55,螺纹杆51连接有上螺母53和下螺母54,上螺母53位于支撑板5上侧,下螺母54位于支撑板5的下侧,螺纹杆51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设有四个安装孔61,安装板6的下侧设有环形槽,承力板55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滚珠。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的时候,通过安装孔61将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进行安装;通过减震器的设计,使得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在运行的时候能够更佳平稳;当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由于运行磨损老化或在安装水平效果较差的时候,通过旋转下螺母54,将承力板55与安装板6解锁,旋转上螺母53使其离开支撑板5,然后通过旋转旋转盘52调节螺纹杆51的位置,从而微调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的高度;调整好后,通过下螺母54将承力板55与安装板6锁紧,然后将上螺母53锁在支撑板5上。

其中,承力杆2为l型结构、且相邻的两个承力杆2之间的间距相等,单侧的承力杆2的数量不少于五个。这样使得承力杆2的受力相对均匀,使用效果更好。

其中,旋转盘52为六棱柱结构。这样,使得旋转盘52的使用效果更佳。

其中,滚轮1外侧的宽度尺寸小于内侧的宽度尺寸。

其中,上螺母53和下螺母54的规格型号相同、且与旋转盘52的外径相等。这样使得上螺母53和下螺母54好能够替换使用。

其中,四个减震器在支撑板5上均匀对称设置。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两排相对称的滚轮(1),所述滚轮(1)连接有承力杆(2),所述承力杆(2)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连接有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41)和减震油缸(42),所述减震器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有螺纹杆(51),所述螺纹杆(51)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盘(52),所述螺纹杆(51)的下端连接有承力板(55),所述螺纹杆(51)连接有上螺母(53)和下螺母(54),所述上螺母(53)位于支撑板(5)上侧,所述下螺母(54)位于支撑板(5)的下侧,所述螺纹杆(51)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设有四个安装孔(61),所述安装板(6)的下侧设有环形槽,所述承力板(55)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滚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杆(2)为l型结构、且相邻的两个承力杆(2)之间的间距相等,单侧的所述承力杆(2)的数量不少于五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52)为六棱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外侧的宽度尺寸小于内侧的宽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母(53)和下螺母(54)的规格型号相同、且与旋转盘(52)的外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减震器在支撑板(5)上均匀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内串炉导电小车缓冲吊轮挂体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两排相对称的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有承力杆,所述承力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弹簧和减震油缸,所述减震器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连接有承力板,所述螺纹杆连接有上螺母和下螺母,所述上螺母位于支撑板上侧,所述下螺母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螺纹杆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环形槽,所述承力板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滚珠。

技术研发人员:谈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宜博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