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347发布日期:2020-05-20 02:2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沸腾炉气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



背景技术:

沸腾炉是一种燃煤锅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燃烧技术之一。现代沸腾炉是利用“聚式流态化床”技术的热工设备。流体从下而上流过静止的粒状物料层时,若流速超过一定限度,则散料层开始膨胀、蠕动而具有流动性,变成假流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散料层的流化。流化后的粒料上下翻动与流体的沸腾相似,故又称沸腾层,用此方法处理物料的热工设备称为沸腾炉。

如申请号为:cn201420088308.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硫酸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沸腾炉气室。为了解决现有的沸腾炉气室中侧面进风,经常造成塌灰、塌料等事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装置安全性差的缺陷而发明。所述沸腾炉气室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炉气管,所述腔体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孔和排渣孔,所述腔体底端设置有主送风管、蒸发管组一和蒸发管组二,所述主送风管上设置有总开关阀,所述蒸发管组一和蒸发管组二与主送风管连通,所述蒸发管组一和蒸发管组二均含有至少一个蒸发管。本实用新型改为柱状下部进风,使分风更加均平,运行周期长,装置安全性更高,生产成本更低。

现有沸腾炉气室设计为侧面进风,经常造成塌灰,塌料等,残硫也高于标准值,严重塌料引起死炉,必须重新点火,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沸腾炉气室的寿命,且内部进风装置往往会导致风室分风不均匀,中部风速过快冲击大,集中在中心位置,导致发生吹穿沸腾层,发生死炉现象。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以解决现有沸腾炉气室侧面进风容易造成塌灰死炉现象、进风装置分风不均匀容易击穿沸腾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包括炉体,主进气管,辅进气管,安装块和分流帽;所述炉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渣口,且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固定连接在炉体底部;所述辅进气管固定连接在散流板的底面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散流板的顶面中部;所述散流板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内部;所述分流帽活动连接在安装块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部为漏斗形状,所述散流板的板体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内设有气槽a,且气槽a的内径与辅进气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分流帽内部设有气槽b,且气槽b的内径是气槽a内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帽的外侧设有动力分流孔,且动力分流孔在分流帽的帽体外侧为横向45°倾斜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帽的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相对于传统沸腾炉气室侧面进风的设计,该装置采用底部进风,防止了进风对炉体内部原料的冲击,避免造成塌灰,塌料等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耐用性和实用性,解决了沸腾炉气室侧面进风容易造成塌灰死炉现象。

其次,散流板设有散流孔,能够将进风均匀的分流,使得进入炉体的风能够更为均匀的充满炉体内部,且安装块顶部的分流帽会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动,分流帽在转动的同时改变了气流横向吹入炉体内部的位置和角度,缓和了底部散流板吹出的风力,使得该装置不会出现中部风速过快冲击大,集中在中心位置,导致发生吹穿沸腾层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解决了现有沸腾炉气室进风装置分风不均匀容易击穿沸腾层的问题。

再者,气槽a和气槽b的设计,使得从辅进气管进入的气流在进入气槽b时,压力会增大,从而使得从分流帽的动力分流孔吹出的气流动力更强,能够推动分流帽延限位块转动,改变从辅进气管吹入炉体气流的位置和角度,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帽和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炉体;2、进料口;3、出渣口;4、主进气管;5、辅进气管;6、安装块;7、散流板;8、分流帽;9、出气管;701、散流孔;601、气槽a;602、限位块;801、气槽b;802、动力分流孔;803、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高纯硫酸用的沸腾炉气室,包括炉体1,主进气管4,辅进气管5,安装块6和分流帽8;炉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料口2和出渣口3,且炉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主进气管4固定连接在炉体1底部;辅进气管5固定连接在散流板7的底面中间位置;安装块6固定连接在散流板7的顶面中部;散流板7固定连接在炉体1的内部;分流帽8活动连接在安装块6的顶部。

其中,炉体1的底部为漏斗形状,散流板7的板体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流孔701,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采用底部进风,防止了进风对炉体1内部原料的冲击,避免造成塌灰,塌料等现象发生,解决了沸腾炉气室侧面进风容易造成塌灰死炉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其中,安装块6内设有气槽a601,且气槽a601的内径与辅进气管5的内径相同,分流帽8内部设有气槽b801,且气槽b801的内径是气槽a601内径的一半,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使得从辅进气管5进入的气流在进入气槽b801时,压力会增大,从而使得从分流帽8的动力分流孔802吹出的气流动力更强,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分流帽8的外侧设有动力分流孔802,且动力分流孔802在分流帽8的帽体外侧为横向45°倾斜设计,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使得从动力分流孔802吹出的气体能够推动分流帽8延限位块602转动,改变从辅进气管5吹入炉体1内部气流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也缓和了底部散流板7吹出的风力,解决了现有沸腾炉气室进风装置分风不均匀容易击穿沸腾层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其中,分流帽8的底部设有滑动槽803,安装块6的顶部设有限位块602,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使得分流帽8能够不脱离安装块6的同时,分流帽8可以沿着限位块602在安装块6的顶部转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料通过进料口2放入到炉体1的内部,接通沸腾炉的电源,并打开主进气管4和辅进气管5的阀门,此时散流板7的散流孔701能够将进风均匀的分流,使得进入炉体1的风能够更为均匀的充满炉体1内部,且安装块6顶部的分流帽8会在动力分流孔802吹出的气流作用下转动,分流帽8在转动的同时改变了气流横向吹入炉体1内部的的位置和角度,并且缓和了底部散流板7吹出的风力,使得该装置不会出现中部风速过快冲击大,集中在中心位置,导致发生吹穿沸腾层的现象发生,待到完成所需工作量时,断开电源关闭主进气管4和辅进气管5的阀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