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专用制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5446发布日期:2020-06-23 22:1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干气密封专用制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领域,特别是干气密封专用制氮系统。



背景技术:

氮气作为一种惰性气体,常被用作机械、电子、化学和食品的保护气体。干气密封即“干运转气体密封”是将开槽密封技术用于气体密封的一种新型轴端密封,属于非接触密封。干气密封以其节能环保,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要保证干气密封正常使用和工况要求,现场需要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可靠氮气源。在中小企业中,需要进行干气密封的氮气通常是通过购买液氮的方式获得,而购买液氮使干气密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制造氮气的制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气密封专用制氮系统,包括管路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

所述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台空压机、冷干机、过滤单元、空气缓冲罐、氮氧分离单元、氮气缓冲单元和流量监控出气管,所述空压机与冷干机连接,冷干机与过滤单元连接,所述过滤单元与空气缓冲罐连接,所述空气缓冲罐与氮氧分离单元连接,所述氮氧分离单元与氮气缓冲单元连接,所述氮气缓冲单元与流量监控出气管连接。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空压机和冷干机电连接,所述空压机与冷干机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空气缓冲罐与氮氧分离单元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氮氧分离单元与氮气缓冲单元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有的气动阀的驱动气缸分别与控制支管连接,所述控制支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氮气缓冲单元与流量监控出气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减压阀,电磁减压阀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管路和第二过滤管路,第一过滤管路与冷干机的干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管路与冷干机的湿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管路上设置有精滤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精滤a与冷干机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空气缓冲罐连接,所述精滤a的进气管与活性炭过滤器的排气管上均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二过滤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滤灰网、滤水网、粗滤、精滤b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滤灰网与冷干机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空气缓冲罐连接,所述滤灰网的进气管与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滤灰网、滤水网、粗滤、精滤b底端均设置有排污管。

所述氮氧分离单元包括多个吸附器,所述多个吸附器均通过进气支管与空气缓冲罐的出气管连接,所述多个吸附器通过出气支管与氮气缓冲单元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上均设置有气动阀,使多个吸附器可以进行交替工作,所述进气支管均通过第一支管与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上均设置有气动阀,当一个吸附器工作时,其余的吸附器通过消声器将吸附的氧气排出,所述出气支管上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多根出气支管通过第二支管互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所述氮气缓冲单元的进气管上设置有精滤c。精滤c为氧气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掉氮气中的残余氧气。

还包括至少一个气缸,所述气缸与空气缓冲罐的出气管连接,气缸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空气缓冲罐的出气管上还设置有控制主管,所述控制主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减压阀,所述控制主管的末端与多根控制支管连接,所述控制支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支管分别与系统中的气动阀的驱动气缸连接。气缸在系统启动时,plc控制系统驱动气缸工作,为气动阀提供动力。

所述流量监控出气管上依次连接有减压阀、截止阀、球阀和流量计,所述截止阀与球阀之间设置有放空管和氮气出口管,所述放空管和氮气出口管上均设置有球阀。

所述plc控制系统与触摸屏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对冷干机分离出的两种空气分别进行过滤利用,提高了空气利用率,变相提高了空压机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通过系统本身的压缩空气为气动阀提供动力,利用小功率的电磁阀控制气动阀的开关来推动大功率的气动阀;

3、利用plc控制系统和触摸屏对整个制氮系统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压机,2-冷干机,3-第二过滤管路,4-第一过滤管路,5-活性炭过滤器,6-空气缓冲罐,7-气缸,8-吸附器,9-消声器,10-氮气缓冲单元,11-泄压管,12-精滤c,13-触摸屏,14-控制主管,15-plc控制系统,16-控制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干气密封专用制氮系统,包括管路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

所述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一台空压机1、冷干机2、过滤单元、空气缓冲罐6、氮氧分离单元、氮气缓冲单元10和流量监控出气管,所述空压机1与冷干机2连接,冷干机2与过滤单元连接,所述过滤单元与空气缓冲罐6连接,所述空气缓冲罐6与氮氧分离单元连接,所述氮氧分离单元与氮气缓冲单元10连接,所述氮气缓冲单元10与流量监控出气管连接。

所述电路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15,所述plc控制系统15分别与空压机1和冷干机2电连接,所述空压机1与冷干机2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空气缓冲罐与氮氧分离单元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氮氧分离单元与氮气缓冲单元10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动阀,所有的气动阀的驱动气缸分别与控制支管16连接,所述控制支管16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15电连接,所述氮气缓冲单元10与流量监控出气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泄压管11,所述泄压管11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减压阀,电磁减压阀与plc控制系统15电连接。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管路4和第二过滤管路3,第一过滤管路4与冷干机2的干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管路3与冷干机2的湿气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管路4上设置有精滤和活性炭过滤器5,所述精滤a与冷干机2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与空气缓冲罐6连接,所述精滤a的进气管与活性炭过滤器5的排气管上均设置有球阀;所述第二过滤管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滤灰网、滤水网、粗滤、精滤b和活性炭过滤器5,所述滤灰网与冷干机2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5与空气缓冲罐6连接,所述滤灰网的进气管与活性炭过滤器5的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滤灰网、滤水网、粗滤、精滤b底端均设置有排污管。

所述氮氧分离单元包括多个吸附器8,所述多个吸附器8均通过进气支管与空气缓冲罐6的出气管连接,所述多个吸附器8通过出气支管与氮气缓冲单元10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上均设置有气动阀,使多个吸附器8可以进行交替工作,所述进气支管均通过第一支管与消声器9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上均设置有气动阀,当一个吸附器8工作时,其余的吸附器8通过消声器9将吸附的氧气排出,所述出气支管上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多根出气支管通过第二支管互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所述氮气缓冲单元10的进气管上设置有精滤c12。精滤c12为氧气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掉氮气中的残余氧气。

还包括至少一个气缸7,所述气缸7与空气缓冲罐6的出气管连接,气缸7与plc控制系统15电连接,空气缓冲罐6的出气管上还设置有控制主管14,所述控制主管14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减压阀,所述控制主管14的末端与多根控制支管16连接,所述控制支管16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plc控制系统15电连接,所述控制支管16分别与系统中的气动阀的驱动气缸连接。气缸7在系统启动时,plc控制系统15驱动气缸工作,为气动阀提供动力。

所述流量监控出气管上依次连接有减压阀、截止阀、球阀和流量计,所述截止阀与球阀之间设置有放空管和氮气出口管,所述放空管和氮气出口管上均设置有球阀。

所述plc控制系统15与触摸屏1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系统启动时,plc控制系统15控制气缸7工作,再通过控制控制支管16上的电磁阀开启,从而控制空压机1与冷干机2之间的气动阀开启。

plc控制系统15启动空压机1和冷干机2,空压机1将空气压入冷干机2内进行处理,冷干机2排出的干燥气体进入第一过滤管路4通过精密空气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5过滤,进入空气缓冲罐6,湿润气体进入第二过滤管路3依次通过滤灰网、滤水网、粗滤、精滤b和活性炭过滤器5过滤,分别通过物理过滤来过滤掉空气中的粗颗粒、水分和粉尘,活性炭过滤器5进行化学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空气缓冲罐6,空气缓冲罐6中的空气压力随时间增加,到达需要的压力后开启空气缓冲罐6排气管上的球阀,一部分空气进入控制管路为气动阀提供动力,在plc控制系统15打开吸附器8进气管路的气动阀后,另一部分空气进入吸附器8中,吸附器8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将剩余的气体从出气支管排入氮气缓冲单元10,氮气缓冲单元10的进气管上还设置有氧气过滤器,过滤掉残余的氧气,氮气缓冲单元10中的氮气压力上升到需要压力时,从排气管中排出,通过排气管上的泄压管11的电磁减压阀可以控制排气管中的氮气压力,需要控制氮气充入量的产品从流量监控出气管上接收氮气,不需要控制氮气充入量的产品从氮气出口接收氮气,多余氮气可以从放空出口排出。

吸附器8在工作一个周期后,plc控制系统15关闭该吸附器8的进气支管上的气动阀,打开第一支管上的气动阀,将吸附器8内吸附的氧气排从消声器9排出;同时plc控制系统15打开另一个吸附器8进气支管上的气动阀,完成吸附器8的交替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