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6282发布日期:2020-10-09 18:3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



背景技术:

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是指凭借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分解、腐熟、转换成稳定的类似腐殖质土的方法。堆肥处理的原理大致可分为厌氧性发酵和好氧性发酵两种。厌氧性发酵是使垃圾减少或者完全隔绝与空气接触,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质,产生二氧化碳、水、甲烷和腐殖质土的过程。好氧性发酵是用翻堆、强制送抽风,以好氧菌分解有机质使其稳定的方法,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土等。

在垃圾堆肥过程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微生物菌种的活性水平,从而影响发酵的速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种活性降低,发酵速度变慢,且出肥品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维持温度稳定、发酵速度快出肥品质高的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包括用于盛装垃圾的桶体,可开合的连接于桶体顶部用于垃圾堆肥进料的桶盖,位于桶体底部用于堆肥出料的出料仓,设置于桶体下方靠近底部处用于渗滤液排出的出液口,设置于桶体上的进气阀和出气阀,还包括设置于桶体上且伸入桶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桶体和桶盖均包括塑料保护外层和保温泡棉注芯内层,所述桶体的保温泡棉注芯内层的内表面为波浪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桶体对应进气阀处设有进气口,桶体对应出气阀处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阀包括进气阀体、位于进气阀体一端外表面且与进气口相匹配的第一进气螺纹、位于进气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进气螺纹、螺接于第二进气螺纹的进气调节螺母,开设于进气阀体上的若干个第一进气孔;还包括设置于进气阀体外部的进气保护套,所述进气保护套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出气阀包括出气阀体、位于出气阀体一端外表面且与出气口相匹配的第一出气螺纹、位于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出气螺纹、螺接于第二出气螺纹的出气调节螺母,开设于出气阀体上的若干个第一出气孔;还包括设置于出气阀体外部的出气保护套,所述出气保护套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孔径沿进气阀体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进气孔的孔径与第二进气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孔径沿出气阀体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出气孔的孔径与第二出气孔的孔径相匹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桶体底部呈向出液口一侧倾斜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堆肥桶的桶体和桶盖均包括塑料保护外层和保温泡棉注芯内层,双层结构保温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桶体内部的温度,降低热损耗,保证冬天-20℃菌种反应堆扔有活性,区别于普通的单层堆肥桶,温度上升的快下降的快,堆肥更高效,温控效果好。第二方面,桶体的内表面为波浪状,空气与内表面接触面积大,能更好的促进内部空气的流通和冷热交换,从而更好的实现控温效果。第三方面,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桶体内部的温度,温度过高时,增大进气速度和出气速度,以让桶体内部反应后的温度高的气体排出,外界温度低的新鲜空气进入,加快内部气体流动以降温,温度过低时,减小进气速度和出气速度,以让桶体内部反应后的温度高的气体更多的留在内部,外界温度低的新鲜空气更少的进入,减小内部气体流动以升温,从而维持桶体内部温度的稳定,便于微生物发酵的顺利进行,堆肥更高效,温控效果好。

2、桶体对应进气阀处设有进气口,桶体对应出气阀处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阀包括进气阀体、位于进气阀体一端外表面且与进气口相匹配的第一进气螺纹、位于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进气螺纹、螺接于第二进气螺纹的进气调节螺母,开设于进气阀体上的若干个第一进气孔;还包括设置于进气阀体外部的进气保护套,所述进气保护套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出气阀包括出气阀体、位于出气阀体一端外表面且与出气口相匹配的第一出气螺纹、位于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出气螺纹、螺接于第二出气螺纹的出气调节螺母,开设于出气阀体上的若干个第一出气孔;还包括设置于出气阀体外部的出气保护套,所述出气保护套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孔。一方面,进气阀和出气阀均采用双螺纹结构,密封效果好,调节范围大,通过对进气和出气速度的调节,从而维持桶体内部温度的稳定,温控效果好。第二方面,进气阀体和出气阀体外设有进气保护套和出气保护套,进气阀和出气阀采用双层结构,实现对通气量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准确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3、第一进气孔的孔径沿进气阀体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进气孔的孔径与第二进气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孔径沿出气阀体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出气孔的孔径与第二出气孔的孔径相匹配。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有大有小,大小不一,通过扭动进气调节螺母和出气调节螺母改变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的重合面积,从而实现通气流量的调节,调节范围广,使得通气量的大小调节范围大,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4、桶体底部呈向出液口一侧倾斜的倾斜状,垃圾处理后产生的渗滤液,能及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液口排出,防止液体混在垃圾内造成垃圾堆肥温度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桶盖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阀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阀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阀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阀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视角的立体图、打开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有温控功能的垃圾堆肥桶100,包括用于盛装垃圾的桶体110,可开合的连接于桶体110顶部用于垃圾堆肥进料的桶盖120,位于桶体110底部用于堆肥出料的出料仓130,设置于桶体110下方靠近底部处用于渗滤液排出的出液口140,设置于桶体110上的进气阀150和出气阀160,还包括设置于桶体110上且伸入桶体110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70;所述桶体110和桶盖120均包括塑料保护外层110a和保温泡棉注芯内层110b,所述桶体110的保温泡棉注芯内层110b的内表面为波浪状。

如图5-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阀、进气阀体、出气阀和出气阀体的立体图。

桶体110对应进气阀150处设有进气口,桶体110对应出气阀160处设有出气口。

进气阀150包括进气阀体151、位于进气阀体151一端外表面且与进气口相匹配的第一进气螺纹152、位于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进气螺纹153、螺接于第二进气螺纹153的进气调节螺母154,开设于进气阀体151上的若干个第一进气孔155;还包括设置于进气阀体151外部的进气保护套156,所述进气保护套156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157。

出气阀160包括出气阀体161、位于出气阀体161一端外表面且与出气口相匹配的第一出气螺纹162、位于阀体另一端内表面的第二出气螺纹163、螺接于第二出气螺纹163的出气调节螺母164,开设于出气阀体161上的若干个第一出气孔165;还包括设置于出气阀体161外部的出气保护套166,所述出气保护套166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孔167。

一方面,进气阀150和出气阀160均采用双螺纹结构,密封效果好,调节范围大,通过对进气和出气速度的调节,从而维持桶体110内部温度的稳定,温控效果好。第二方面,进气阀体151和出气阀体161外设有进气保护套156和出气保护套166,进气阀150和出气阀160采用双层结构,实现对通气量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准确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第一进气孔155的孔径沿进气阀体151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进气孔155的孔径与第二进气孔157的孔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出气孔165的孔径沿出气阀体161圆周方向依次增大,最大的第一出气孔165的孔径与第二出气孔167的孔径相匹配。第一进气孔155和第一出气孔165有大有小,大小不一,通过扭动进气调节螺母154和出气调节螺母164改变第一进气孔155和第一出气孔165的重合面积,从而实现通气流量的调节,调节范围广,使得通气量的大小调节范围大,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桶体110底部呈向出液口140一侧倾斜的倾斜状,垃圾处理后产生的渗滤液,能及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液口140排出,防止液体混在垃圾内造成垃圾堆肥温度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堆肥桶100的桶体110和桶盖120均包括塑料保护外层110a和保温泡棉注芯内层110b,双层结构保温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桶体110内部的温度,降低热损耗,保证冬天-20℃菌种反应堆扔有活性,区别于普通的单层堆肥桶100,温度上升的快下降的快,堆肥更高效,温控效果好。第二方面,桶体110的内表面为波浪状,空气与内表面接触面积大,能更好的促进内部空气的流通和冷热交换,从而更好的实现控温效果。第三方面,设有进气阀150、出气阀160和温度传感器170,通过温度传感器170实时监测桶体110内部的温度,温度过高时,增大进气速度和出气速度,以让桶体110内部反应后的温度高的气体排出,外界温度低的新鲜空气进入,加快内部气体流动以降温,温度过低时,减小进气速度和出气速度,以让桶体110内部反应后的温度高的气体更多的留在内部,外界温度低的新鲜空气更少的进入,减小内部气体流动以升温,从而维持桶体110内部温度的稳定,便于微生物发酵的顺利进行,堆肥更高效,温控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