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3226发布日期:2020-11-20 11:5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具体是指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专指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包括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清扫、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及相关管理活动。

现有的生活有机垃圾在发酵制肥上采用的方法,在步骤设计和实施上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发酵制肥效率低下,原料使用多,人力投入大,增加了成本,不适用于现有的有机垃圾在发酵制肥上的需求。

因此,设计出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生活有机垃圾在发酵制肥方式,步骤繁琐,原料使用多,人力投入大,增加了成本,且发酵制肥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生活有机垃圾经固液分离后投入碾压装置,生成混合物质;

s2、对s1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质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添加液态发酵菌液,搅拌混合均匀,调控含水率50%左右即可,生成混合物;

s3、对s2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进行堆置发酵,堆置在一定的池体内,厚度约1米左右,堆置发酵达到60℃即可,进行翻堆1-3次/天,翻堆时喷洒6%液态发酵菌液,连续翻堆十五天完成生物有机发酵肥质;

s4、向s3步骤生成的有机发酵肥质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0%的厨余液体、质量百分比为58%的液态发酵菌液、质量百分比为2%的综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装进桶密封盖子发酵,每24小时查看放气管理,十五天制备获得液态发酵肥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步骤简单明了,通过加入相关添加液进行搅拌混合后翻堆发酵,并融合液体进行搅拌,制得液态发酵肥质,原料选用和配比合理,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发酵制肥效率,适用性更广。

作为改进,s1步骤中的混合物质质量百分比如下:固态有机物35%,农业有机废弃物50%,麸皮5%,腐质材质3%,综合矿物质1一2%。

作为改进,麸皮可换用米糠,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5%;

腐质材质可换用饼肥,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3%。

作为改进,s3步骤中翻堆方式采用机械翻堆或人工翻堆两种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生活有机垃圾经固液分离后投入碾压装置,生成混合物质;

s2、对s1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质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添加液态发酵菌液,搅拌混合均匀,调控含水率50%左右即可,生成混合物;

s3、对s2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进行堆置发酵,堆置在一定的池体内,厚度约1米左右,堆置发酵达到60℃即可,进行翻堆1-3次/天,翻堆时喷洒6%液态发酵菌液,连续翻堆十五天完成生物有机发酵肥质;

s4、向s3步骤生成的有机发酵肥质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0%的厨余液体、质量百分比为58%的液态发酵菌液、质量百分比为2%的综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装进桶密封盖子发酵,每24小时查看放气管理,十五天制备获得液态发酵肥质。

所述s1步骤中的混合物质质量百分比如下:固态有机物35%,农业有机废弃物50%,麸皮5%,腐质材质3%,综合矿物质1一2%。

所述麸皮可换用米糠,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5%;

所述腐质材质可换用饼肥,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3%。

所述s3步骤中翻堆方式采用机械翻堆或人工翻堆两种之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生活有机垃圾经固液分离,碾压装置后生成包含固态有机物35%、农业有机废弃物50%、麸皮5%(或米糠)、腐质材质3%(饼肥)、综合矿物质占1一2%的混合物,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添加液态发酵菌液,搅拌混合均匀,调控含水率50%左右即可;然后进行堆置发酵,堆置在一定的池体内,厚度约1米左右,堆置发酵达到摄氏60度左右即可,进行翻堆1-3次/天,翻堆时喷洒6%液态发酵菌液,机械翻堆或人工翻堆均可,连续翻堆十五天左右完成生物有机发酵肥质。

向生物有机发酵肥质加入厨余液体40%、液态发酵菌液58%、综合矿物质2%的液体,混合搅拌均匀装进桶密封盖子发酵,每24小时查看放气管理,十五天左右完成液态发酵肥质的制备。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生活有机垃圾经固液分离后投入碾压装置,生成混合物质;

s2、对s1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质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添加液态发酵菌液,搅拌混合均匀,调控含水率50%左右即可,生成混合物;

s3、对s2步骤生成的混合物进行堆置发酵,堆置在一定的池体内,厚度约1米左右,堆置发酵达到60℃即可,进行翻堆1-3次/天,翻堆时喷洒6%液态发酵菌液,连续翻堆十五天完成生物有机发酵肥质;

s4、向s3步骤生成的有机发酵肥质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0%的厨余液体、质量百分比为58%的液态发酵菌液、质量百分比为2%的综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装进桶密封盖子发酵,每24小时查看放气管理,十五天制备获得液态发酵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混合物质质量百分比如下:固态有机物35%,农业有机废弃物50%,麸皮5%,腐质材质3%,综合矿物质1一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麸皮可换用米糠,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5%;

所述腐质材质可换用饼肥,其质量百分比不变,仍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翻堆方式采用机械翻堆或人工翻堆两种之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有机垃圾发酵制肥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生活有机垃圾经固液分离后投入碾压装置,生成混合物质;对混合物质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添加液态发酵菌液,搅拌混合均匀,调控含水率50%左右即可,生成混合物;对混合物进行堆置发酵,堆置在一定的池体内,连续翻堆十五天完成生物有机发酵肥质;向有机发酵肥质加入40%的厨余液体、58%的液态发酵菌液、2%的综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装进桶密封盖子发酵,十五天制备获得液态发酵肥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加入相关添加液进行搅拌混合后翻堆发酵,并融合液体进行搅拌,制得液态发酵肥质,原料选用和配比合理,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提高了发酵制肥效率,适用性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许恩瑞;崔显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汇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