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5036发布日期:2021-03-23 11:0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属于制氮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是通过向氮气罐内输送高压空气进行制氮,氮气罐的规格一般决定了空气流量的需求值,氮气罐规格改变,对应空气流量也需要改变,因而进气管和氮气罐之间往往会额外设置一个流量阀,以改变空气流量,适应不同氮气罐规格。但是由于设置了流量阀,而非氮气罐和进气管直接相连,因此高压空气进入氮气罐的通路中漏气的风险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流量可调且气密性更好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包括氮气罐、设置于氮气罐顶部的封盖以及安装在封盖上的进气管,封盖上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中间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堵住部分进气口,第一挡板与进气口的侧壁围拢形成第一调节孔,进气管的的端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堵住进气管端孔的一部分,第二挡板和进气管端孔侧壁围拢形成第二调节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贴合,进气管的端部可调式安装在封盖上,以改变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之间的导通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进气管通过进气口向氮气罐内输送高压空气。其中高压空气需要依次经过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才能够进入氮气罐内,同时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贴合,因此高压空气是由第二调节孔直接进入第一调节孔内的,因此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之间的导通面积改变空气流量。第二挡板能够遮挡一部分第一调节孔,第一挡板也能遮挡一部分第二调节孔,因此进气管在封盖上活动,改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相对位置,就能改变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之间的导通面积,达到调节空气流量的问题。此外由于进气管直接和进气口连通,省去了流量阀,因此进气管和导气管之间的气密性得到了有效增加。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口和进气管端孔均为圆孔,且进气口和进气管端孔同轴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半圆形板,第一挡板的直径与进气口内壁的直径相同,且第一挡板的弧形侧壁与进气口的内壁贴合固定,第二挡板的直径与进气管端孔内壁直径相同,且第二挡板的弧形侧壁与进气管端孔的内壁贴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挡板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管转动设置在封盖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封盖的外壁内凹形成若干个定位槽,所有定位槽沿进气口的周向分布,进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槽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块,定位块插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槽的边缘设置有指示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之间导通面积的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每个定位槽的旁边均设置有卡扣,卡扣将定位块锁紧在定位槽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挡板位于进气口的端部,第二挡板位于进气管端孔中间部分侧壁,进气管的内壁贴合在导气管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包括氮气罐1、设置于氮气罐1顶部的封盖2以及安装在封盖2上的进气管7。

具体的,封盖2上设有导气管3,导气管3的中间设置有进气口4,进气口4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堵住部分进气口4,以减小进气口4的进气面积。第一挡板5与进气口4的侧壁围拢形成第一调节孔6,第一调节孔6即为进气口4经第一挡板5遮挡后残余的通气部分。

相似的,进气管7的的端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堵住进气管7端孔的一部分,第二挡板8减少了进气管7端孔的通气面积,第二挡板8和进气管7端孔侧壁围拢形成第二调节孔9,第二调节孔9即为进气管7的的端孔被第二挡板8遮挡后剩余的通气部分。

进气管7的端部可调式安装在封盖2上,以改变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8的相对位置,相应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压缩空气从第二调节孔9流向第一调节孔6。进气管7的端部在封盖2上位置不论如何调节,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8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因而压缩空气从第二调节孔9直接流向第一调节孔6,第二调节孔9在进气管7轴向上投影至第一调节孔6上的面积即为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之间的导通面积。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相对位置改变,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之间的导通面积也随之改变,压缩空气的流量也会变化。

氮气罐1规格固定的情况下,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之间所需的导通面积也为定值。直接改变进气管7和导气管3的相对位置以适应氮气罐1的进气流量规格,省去了连接进气管7和导气管3的流量阀,因此进气管7和导气管3之间的气密性得到了有效增加。

进气管7转动设置在封盖2上,即进气管7相对导气管3进行转动,从而改变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8的相对位置。

相应的,进气口4和进气管7端孔均为圆孔,且进气口4和进气管7端孔同轴设置,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8均为半圆形板,第一挡板5的直径与进气口4内壁的直径相同,且第一挡板5的弧形侧壁与进气口4的内壁贴合固定,第二挡板8的直径与进气管7端孔内壁直径相同,且第二挡板8的弧形侧壁与进气管7端孔的内壁贴合固定。因此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均为半圆形孔,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的导通部分为扇形孔。进气管7转动过程中扇形孔的面积和进气管7的转动角度之间为线性关系,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导通面积的可调性显著得到增加。

一般而言,第二挡板8的直径大于第一挡板5的直径,相应第二挡板8可以支撑在导气管3的端壁上,导气管3对进气管7起到支撑效果,以在导气管3轴向上对导气管3和进气管7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为了保持第二挡板8和第一挡板5之间的接触状态,第一挡板5位于进气口4的端部。

优选的,第二挡板8位于进气管7端孔中间部分侧壁,即第二挡板8与进气管7端壁之间在进气管7轴向上留有间隙。进气管7内壁直径等于导气管3的外壁直径,从而使进气管7的内壁贴合在导气管3的外壁上,有效进一步提升进气管7和导气管3之间的气密性。

由于在转动进气管7的过程中无法观测到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导通面积变化的,故而本实施例封盖2的外壁内凹形成若干个定位槽10,所有定位槽10沿进气口4的周向均匀分布,进气管7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0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块11,定位块11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10中,不同的定位槽10即对应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导通面积的不同数值。该特征实施基础为第二调节孔9和第一调节孔6导通面积与进气管7转动角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定位槽的边缘设置有指示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之间导通面积的刻度线,便于用户控制调节进气管。

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气管和导气管之间是不能相对转动的,故而每个定位槽旁边均设置有卡扣,定位块插接在对应定位槽处后,卡扣将定位块锁紧在定位槽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