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20197发布日期:2021-06-11 21:3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坭兴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和西泥取回后经过处理后,按合适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坭兴陶器皿按器皿型号分为大型器皿(高度≥35cm)和小型器皿(高度均<35cm),东泥为软质粘土,颜色为黄白色,含微量石英砂,西泥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颜色为紫红色,表面层有少量铁质浸染,为硬质粘土,窑变是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所造成的色泽及纹路的变化,日前窑变技术较成熟,一般是在烧制过程中往窑炉中投加窑变材料,如松脂、松枝等,通过窑变材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c0气体,在窑炉内部形成还原气氛,与胚体中氧化后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再加上燃料中不完全燃烧的烟雾,引进碳素沉着作用,使坯品变色更丰富,坭兴陶产品经窑变,表层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银白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随着器皿的高度的增加,窑变率越来越低,因此坭兴陶器皿的大型器皿的窑变率小于小型器皿的窑变率,使坭兴陶器皿窑变更加不稳定,而现有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中金属氧化物含量低,导致坭兴陶窑变率低,窑变率低导致制造成本高,直接影响坭兴陶的经济效益。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中金属氧化物含量低,导致坭兴陶窑变率低,窑变率低导致制造成本高,直接影响坭兴陶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东泥:将钦江东岸的白泥放置在避雨封闭场所,自然风干风化,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2)制备西泥:将钦江西岸的红泥放置在露天场所,经历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3)制备坯泥: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东泥和步骤(2)中处理后的西泥按比例4:6混合,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再经过研磨、过筛、陈腐、搅拌、抽浆压滤,再真空练泥压制成泥条、陈腐,以待备用;

(4)陶坯成型:采用手工成型工艺成型,将步骤(3)处理后的坯泥加工成大型器皿坯体;

(5)陶坯装饰:按照造型设计要求,用雕刻刀在步骤(4)中成型后的陶坯表面雕刻特定图案、文字;

(6)干燥坯体:将步骤(5)中修饰好的陶坯放置在通风处干燥,干燥4-6天;

(7)烧制坯体:将步骤(6)中干燥后的大型器皿坯体放置在窑炉中,将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以每小时升温30-40℃的升温速度升至600-700℃,在该温度下投放窑变材料并封闭窑炉的气孔,然后以每小时升温200-23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0-116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烧制0.5-1h,自然冷却,出窑,制成坭兴陶大型器皿成品;

(8)打磨和抛光:首先对步骤(7)中的烧成产品表面粗糙的表层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深加工,再进行精磨,打磨后的产品经烘热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蜡层,用布轮抛去产品表面多余的蜡层,使产品表面的纹理和色彩更加光润柔和。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东泥风化处理时间为120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西泥风化处理时间为180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研磨采用球磨机研磨,型号为mq750×1060,陈腐采用暗房陈腐,持续陈腐10-15天,泥的细度过250目筛余小于1%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金属氧化物为铁红粉、镁石、氧化钠或钛白粉中的一中或多种组合,东泥、西泥和催化剂的比例为4:6:1,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20-30μm。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的窑炉采用明火法烧制,窑变材料为松枝或松脂,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放4-6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

(1)在传统的陶坯中添加适量的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在还原火焰氛围的作用下,坭兴陶表面接受松枝油烟的等影响,产生颜色变异,出现窑变,在制作坯料时直接增加坯料中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从而增加陶坯在烧制中金属氧化物参加还原反应的数量,进一步提高产生颜色变异的概率,提高坭兴陶的窑变率;

(2)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还原后,会使窑变后的坭兴陶呈现不同的色彩或纹路,通过调整金属氧化的种类,增加坭兴陶窑变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坭兴陶的商业价值;

(3)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与泥料颗粒的相接触界面上形成边壁效应,形成一个良好的气体扩散通道,有利于陶体内的气体和水分的快速排出,增加陶体的整体强度,提高坭兴陶烧制的成本率,从而间接提高坭兴陶的窑变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东泥:将钦江东岸的白泥放置在避雨封闭场所,自然风干风化,风化处理时间为12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2)制备西泥:将钦江西岸的红泥放置在露天场所,经历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风化处理时间为18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3)制备坯泥: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东泥和步骤(2)中处理后的西泥按比例4:6混合,混合后泥土100重量份,加入10重量份的铁红粉,铁红粉粒径为20μm,再经过球磨机研磨、250目筛过筛,筛余小于1%的范围内、采用暗房陈腐,持续陈腐15天、搅拌、抽浆压滤,再真空练泥压制成泥条、陈腐15天,以待备用;

(4)陶坯成型:采用手工成型工艺成型,将步骤(3)处理后的坯泥加工成大型器皿坯体,器皿高度为45cm,器皿数量为100个;

(5)陶坯装饰:按照造型设计要求,用雕刻刀在步骤(4)中成型后的陶坯表面雕刻特定图案、文字;

(6)干燥坯体:将步骤(5)中修饰好的陶坯放置在通风处干燥,干燥5天;

(7)烧制坯体:将步骤(6)中干燥后的大型器皿坯体放置在窑炉中,将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以每小时升温30℃的升温速度升至600℃,在该温度下投放松枝并封闭窑炉的气孔,松枝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放6kg,然后以每小时升温20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烧制1h,自然冷却,出窑,制成坭兴陶大型器皿成品,挑选出其中发生窑变且成品完整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以待备用;

(8)打磨和抛光:首先对步骤(7)中的烧成产品表面粗糙的表层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深加工,再进行精磨,打磨后的产品经烘热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蜡层,用布轮抛去产品表面多余的蜡层,使产品表面的纹理和色彩更加光润柔和。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东泥:将钦江东岸的白泥放置在避雨封闭场所,自然风干风化,风化处理时间为12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2)制备西泥:将钦江西岸的红泥放置在露天场所,经历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风化处理时间为18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3)制备坯泥: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东泥和步骤(2)中处理后的西泥按比例4:6混合,混合后泥土100重量份,加入10重量份的镁石粉,镁石粉粒径为25μm,再经过球磨机研磨、250目筛过筛,筛余小于1%的范围内、采用暗房陈腐,持续陈腐10天、搅拌、抽浆压滤,再真空练泥压制成泥条、陈腐10天,以待备用;

(4)陶坯成型:采用手工成型工艺成型,将步骤(3)处理后的坯泥加工成大型器皿坯体,器皿高度为40cm,器皿数量为100个;

(5)陶坯装饰:按照造型设计要求,用雕刻刀在步骤(4)中成型后的陶坯表面雕刻特定图案、文字;

(6)干燥坯体:将步骤(5)中修饰好的陶坯放置在通风处干燥,干燥4天;

(7)烧制坯体:将步骤(6)中干燥后的大型器皿坯体放置在窑炉中,将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以每小时升温35℃的升温速度升至650℃,在该温度下投放松枝并封闭窑炉的气孔,松枝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放4kg,然后以每小时升温21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5℃,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烧制0.5h,自然冷却,出窑,制成坭兴陶大型器皿成品,挑选出其中发生窑变且成品完整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以待备用;

(8)打磨和抛光:首先对步骤(7)中的烧成产品表面粗糙的表层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深加工,再进行精磨,打磨后的产品经烘热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蜡层,用布轮抛去产品表面多余的蜡层,使产品表面的纹理和色彩更加光润柔和。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东泥:将钦江东岸的白泥放置在避雨封闭场所,自然风干风化,风化处理时间为12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2)制备西泥:将钦江西岸的红泥放置在露天场所,经历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风化处理时间为18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3)制备坯泥: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东泥和步骤(2)中处理后的西泥按比例4:6混合,混合后泥土100重量份,加入10重量份的氧化钠,氧化钠粒径为25μm,再经过球磨机研磨、250目筛过筛,筛余小于1%的范围内、采用暗房陈腐,持续陈腐14天、搅拌、抽浆压滤,再真空练泥压制成泥条、陈腐14天,以待备用;

(4)陶坯成型:采用手工成型工艺成型,将步骤(3)处理后的坯泥加工成大型器皿坯体,器皿高度为35cm,器皿数量为100个;

(5)陶坯装饰:按照造型设计要求,用雕刻刀在步骤(4)中成型后的陶坯表面雕刻特定图案、文字;

(6)干燥坯体:将步骤(5)中修饰好的陶坯放置在通风处干燥,干燥6天;

(7)烧制坯体:将步骤(6)中干燥后的大型器皿坯体放置在窑炉中,将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以每小时升温40℃的升温速度升至700℃,在该温度下投放松枝并封闭窑炉的气孔,松枝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放4.5kg,然后以每小时升温22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6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烧制0.5h,自然冷却,出窑,制成坭兴陶大型器皿成品,挑选出其中发生窑变且成品完整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以待备用;

(8)打磨和抛光:首先对步骤(7)中的烧成产品表面粗糙的表层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深加工,再进行精磨,打磨后的产品经烘热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蜡层,用布轮抛去产品表面多余的蜡层,使产品表面的纹理和色彩更加光润柔和。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坭兴陶大型器皿窑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东泥:将钦江东岸的白泥放置在避雨封闭场所,自然风干风化,风化处理时间为12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2)制备西泥:将钦江西岸的红泥放置在露天场所,经历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风化处理时间为180天,然后碎土处理,以待备用;

(3)制备坯泥: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东泥和步骤(2)中处理后的西泥按比例4:6混合,混合后泥土100重量份,加入10重量份的钛白粉,钛白粉粒径为25μm,再经过球磨机研磨、250目筛过筛,筛余小于1%的范围内、采用暗房陈腐,持续陈腐13天、搅拌、抽浆压滤,再真空练泥压制成泥条、陈腐13天,以待备用;

(4)陶坯成型:采用手工成型工艺成型,将步骤(3)处理后的坯泥加工成大型器皿坯体,器皿高度为45cm,器皿数量为100个;

(5)陶坯装饰:按照造型设计要求,用雕刻刀在步骤(4)中成型后的陶坯表面雕刻特定图案、文字;

(6)干燥坯体:将步骤(5)中修饰好的陶坯放置在通风处干燥,干燥6天;

(7)烧制坯体:将步骤(6)中干燥后的大型器皿坯体放置在窑炉中,将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以每小时升温36℃的升温速度升至660℃,在该温度下投放松枝并封闭窑炉的气孔,松枝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窑炉空间投放5kg,然后以每小时升温23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6℃,并在该温度下保温烧制40min,自然冷却,出窑,制成坭兴陶大型器皿成品,挑选出其中发生窑变且成品完整的坭兴陶大型器皿以待备用;

(8)打磨和抛光:首先对步骤(7)中的烧成产品表面粗糙的表层进行粗磨,然后细磨深加工,再进行精磨,打磨后的产品经烘热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蜡层,用布轮抛去产品表面多余的蜡层,使产品表面的纹理和色彩更加光润柔和。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