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44920发布日期:2022-08-16 23:1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生物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是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而有机蔬菜经济效益高、营养价值高,其背后更是蕴含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肥料是保证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尤为明显,但化肥施用过量会造成一系列土壤问题,因而减少化肥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政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3.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资源丰富。有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土壤酸化。但有机肥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分,长期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中部分酸性离子累积;同时有机肥具有肥效长、肥效缓慢的特性,且各地区土壤环境差异较大,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不同,因而有机肥的具体用量没有固定的要求。现有的商品有机肥肥效缓慢,满足不了当季蔬菜生产的需要,而且异味重,环境友好性差强人意,因而在蔬菜实际生产当中现有商品有机肥难以全部或大量替代化肥施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有机肥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蔬菜使用的生物有机肥,解决传统有机肥肥效差、功能单一,活性差的问题,提升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最大程度的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50-80份、豆粕30-60份、发酵菌肥20-60份、纳米纤维素5-15份、尿素1-5份、硫酸钾3-7份、磷酸一铵1-5份、葡萄糖1-5份、蔗糖1-4份、中微量元素0.5-3份。
7.进一步的,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者高粱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8.进一步的,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3-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1-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05-0.15%的壳聚糖和0.1-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和保藏编号为
10.cctcc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
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11.本发明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12.进一步的,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5-10:1-3:0.6-1:0.8-1:0.05-0.1:0.06-0.1。
13.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5-10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0%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1-5g明胶、0.5-1g氧化石墨烯和5-10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14.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3-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1-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05-0.15%的壳聚糖和0.1-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16.(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17.本发明各原料均市售可得。
18.本发明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按质量比为0.3~0.5%的比例与土壤搅拌均匀施用;或大田栽培时,使用量为100-200kg/666.7m2。
19.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种代谢产物及未被充分利用的营养物质,有机质含量高,是较好的堆肥原料。经堆肥处理形成的菌渣肥料比用其它有机物堆沤的肥料有更多的可给态养分和更好的增产效果。
20.因此,本发明以菌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巨大栓孔菌和黑曲霉菌进行混合发酵,黑曲霉菌可以高效分解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发酵过程会产生柠檬酸等有机酸和糖类,这些物质能作为蔬菜营养运输的信号,促进蔬菜对有机肥中营养养分的吸收;而巨大栓孔菌,具有产iaa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能力,促进黑曲霉的发酵,同时具有促生作用,提高植株的品质,加强抗病能力;两者相互协同作用,实现对于菌渣的高效发酵,以最终实现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21.同时为保证肥效,本发明还少量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等成分,作为补充为蔬菜的快速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
22.为延长肥效,本发明还加入了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经过复合改性,形成高度分散的互穿网络结构,一方面可以吸附并固定微生物菌剂,保护微生物持续发挥作用,提升作物品质;其次,可以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水平,保护有益菌,活化土壤;最后其互穿网络的交叉结构可以实现营养物质的缓释,延长肥效,整体上提升有机肥的使用寿命,减少化肥的施用。
23.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生物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满足大多数蔬菜的生长需求。不仅能够促进蔬菜生根,提高蔬菜的生物量,还能提升蔬菜的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效达到提高
蔬菜的品质的目的;
25.2、本发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提升土壤酶活性,提高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生物活性,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给土壤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各种原料安全环保无异味,绿色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态肥料,值得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对比例1-3所得肥料颗粒内部电镜图,其中,a为实施例4;b为对比例1;c为对比例2;d为对比例3。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28.实施例1
29.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50份、豆粕30份、发酵菌肥20份、纳米纤维素5份、尿素1份、硫酸钾3份、磷酸一铵1份、葡萄糖1份、蔗糖1份、中微量元素0.5份。
30.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31.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3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1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05%的壳聚糖和0.1%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3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33.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34.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5:1:0.6:0.8:0.05:0.06。
35.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5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1g明胶、0.5g氧化石墨烯和5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36.本实施例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5-20nm,长度200-300nm),购自上海闪思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37.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3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1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05%的壳聚糖和0.1%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39.(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
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40.实施例2
41.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60份、豆粕40份、发酵菌肥30份、纳米纤维素8份、尿素2份、硫酸钾4份、磷酸一铵2份、葡萄糖3份、蔗糖2份、中微量元素1份。
42.所述农作物秸秆为小麦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43.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4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2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的壳聚糖和0.2%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44.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45.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46.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5:1:0.6:0.8:0.05:0.06。
47.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7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7%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2g明胶、0.7g氧化石墨烯和6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48.本实施例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5-20nm,长度200-300nm),购自上海闪思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49.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2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4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2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的壳聚糖和0.2%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51.(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52.实施例3
53.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70份、豆粕50份、发酵菌肥40份、纳米纤维素11份、尿素3份、硫酸钾5份、磷酸一铵3份、葡萄糖2份、蔗糖3份、中微量元素2份。
54.所述农作物秸秆为高粱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55.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
℃下发酵1-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56.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57.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58.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10:3:1:1:0.1:0.1。
59.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5g明胶、1g氧化石墨烯和10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60.本实施例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5-20nm,长度200-300nm),购自上海闪思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61.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63.(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64.实施例4
65.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80份、豆粕60份、发酵菌肥60份、纳米纤维素15份、尿素5份、硫酸钾7份、磷酸一铵5份、葡萄糖5份、蔗糖4份、中微量元素3份。
66.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67.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68.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69.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70.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10:3:1:1:0.1:
0.1。
71.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5g明胶、1g氧化石墨烯和10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72.本实施例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5-20nm,长度200-300nm),购自上海闪思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73.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4.(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75.(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76.对比例1
77.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80份、豆粕60份、发酵菌肥60份、纳米纤维素15份、尿素5份、硫酸钾7份、磷酸一铵5份、葡萄糖5份、蔗糖4份、中微量元素3份。
78.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后使用。
79.所述发酵菌肥的制备方法为: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80.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保藏编号为cgmcc5.932的巨大栓孔菌;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即得。
81.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10:3:1:1:0.1:0.1。
82.所述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壳聚糖溶液50ml中,再加入5g明胶、1g氧化石墨烯和10g的抗坏血酸,20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反应30min后,悬浮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纤维素。
83.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4.(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85.(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cf2008691的黑曲霉菌组成;制备方法为:将巨大栓孔菌、黑曲霉分别接种至lb培养基中,25-30℃振荡培养至菌浓为od600≈2.0,然后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104.巨大栓孔菌为商品化菌株,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5.932,保藏日期为2005年8月8日。黑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ctcc cf2008691,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04年4月10号。
105.所述中微量元素含ca、mg、zn、b、fe和mn金属元素的重量配比为10:3:1:1:0.1:0.1。
106.所述纳米纤维素为纤维素纳米晶,商品化产品,不进行任何改性。本对比例纤维素纳米晶(直径为5-20nm,长度200-300nm),购自上海闪思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107.一种蔬菜种植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8.(1)制备发酵菌肥:将菌渣置于发酵容器中,高温蒸汽处理30min,调节含水量为40-50%,按照0.5g/ml的比例向菌渣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20-30℃下发酵3天;发酵完成后再加入发酵物质量0.15%的壳聚糖和0.3%的聚天门冬氨酸,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筛,得到发酵菌肥;
109.(2)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发酵菌肥、纳米纤维素、尿素、硫酸钾、磷酸一铵、葡萄糖、蔗糖、中微量元素、农作物秸秆、豆粕进行搅拌混合,自然风干至水分小于10%,再粉碎为颗粒,得到终产品有机肥。
110.性能测试
111.采用温室大棚,每棚试验单元面积为200m2,每棚蔬菜的播种密度相同,均按照100kg/667m2施入本发明实施例1-4、对比例1-3所得肥料,所有肥料均作基肥施用。
112.试验作物为番茄、大蒜、西兰花、大白菜、黄瓜、辣椒、白萝卜。在收获期统计不同蔬菜的产量及病株数(病株包括所有发病的植株,不分病害种类)。
113.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114.表1种植试验结果
[0115][0116]
选大白菜做产量及品质相关指标测定:
[0117]
收获时,每个小区随机选取5株进行大白菜品质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粗蛋白质含量,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水杨酸硝化比色法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粗纤维含量。
[0118]
表2大大白菜品质测定
[0119][0120]
土壤酶活性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0121]
在结球紧实期,每个小区采用w多点法(选取9个样点),在大白菜根系周围采集0~20cm耕层土壤进行相关指标分析。所采的土样充分混匀后分成2份,一份通风处自然风干,用于测定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另一份放于4℃冰箱冷藏保存,并尽快进行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测定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其菌落进行计数,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脉琼脂培养基分类培养;真菌用马丁氏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
[0122]
表3土壤测试结果
[0123][0124]
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有机肥,大幅改善了土壤脲酶活性和生物多样性,这是由于本发明发酵菌渣以及纳米纤维素的加入,发酵菌渣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酶活性。而纳米纤维素的加入,改善土壤结构,为土壤真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栖息地,有效吸附土壤真菌等微生物,为其提供载体。从实施例肥料颗粒的电镜图也可以看出,其复杂的互穿网络的结构,可以为土壤为微生物提供有效的保护,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012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显然,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