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硅铁尾矿泥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加工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14132发布日期:2022-09-03 11:5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利用高硅铁尾矿泥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加工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硅铁尾矿泥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3.高硅铁尾矿是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尾矿制备的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使用后农药残留小,能使得作物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可满足作物对各种元素的需求,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4.酸雨是如今全球重大问题之一,其具有极强渗透性,会进入到土壤内部,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与化学成份,从而间接的影响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6.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按重量计算,包括
[0008][0009][0010]
作为一种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的优选方案,所述营养液包括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4):(3~8):(2~6):
[0011]
(10~30)。
[0012]
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3]
s1.向15至20份的秸秆和10至20份的畜禽粪便中,混入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其
中,本步骤中含水量控制在35~45wt%,生物发酵剂重量控制在2

~4


[0014]
s2.将步骤s1中的物料温度上升至50℃时,需要及时翻堆,并通入氧气,发酵10~20天,直至物料温度不再上升;
[0015]
s3.步骤s2中的物料经过好养发酵产生大量的菌丝后,并将其中剩余的氧气,实施厌氧发酵持续10至15天直至物料腐蚀;
[0016]
s4.将20至30份的高硅铁尾矿泥和步骤s3腐熟的物料倒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筛选,得到的物料的粒径小于9mm;
[0017]
s5.配置营养液,将营养液和步骤s4中的物料混合成浆料;
[0018]
s6.再将5至10份的生石灰和2至5份的粘合剂加入到步骤 s5中的浆料中混合均匀;
[0019]
s7.将步骤s6中的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造粒,然后通过除湿设备进行低温干燥,制备成有机肥料。
[0020]
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顶壁的一边配置有上料通道,上料通道顶壁的进料口可转动的连接于卡合板,壳体的顶壁远离卡合板的一边配置有方形腔室,壳体靠近卡合板的一边部汽化灶,气化灶的输出端安装有灶头,灶头连接于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里面,壳体的顶壁配置有若干个竖直通路,且壳体的顶壁配置有水平通路,竖直通路连通于水平通路,水平通路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弯状通路一,弯状通路一头部设置到壳体的内部,弯状通路一的头部连通有莲蓬状开口,方形腔室中安装有若干电阻丝,弯状通路一连通至方形腔室的里面,方形腔室的远离弯状通路一的侧面设有与其连通的弯状通路二,弯状通路二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0021]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卡合板上的一边通过销钉销接于进料口的一边,卡合板靠近进料口的一边面固连有橡胶片,卡合板的顶壁安装有矩形框件。
[0022]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配置有与环形圈匹配的弧形跑道,弧形跑道通过弧形安装块安装在壳体的内部,环形圈可转动连接于弧形跑道。
[0023]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弯状通路一头部设置到壳体的内部,弯状通路一的头部连通有莲蓬状开口,方形腔室中安装有若干电阻丝。
[0024]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与气化灶相对的一边面固连有转轴,转轴上套接有螺伞盘一,马达通过连接块安装在壳体一边面,其输出轴通过螺伞盘二连接于螺伞盘一,螺伞盘是一种有锥度的圆盘,其锥面上设有相互啮合的牙槽。
[0025]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壳体上远离卡合板的一边部配置有通气通道,壳体的下端面靠近通气通道的一边设有卸料通道,卸料通道上安装有截门,壳体的正面安装有触摸显示屏。
[0026]
作为一种用于有机肥料的除湿设备的优选方案,壳体的下端面靠近通气通道一边销接于支撑柱的上部,支撑柱的下部固连于支撑块,支撑块的顶壁固定配置有竖直的安装柱,安装柱的一边侧配置有气缸部件,气缸部件的输出端固连有竖直安装块,竖直安装块通过至少两个上下并列的长条形棒体固连于可活动的棒体,壳体的下端面靠近可活动棒体的一边安装有三角形安装块,可活动的棒体的上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牵引盘,且牵引盘可旋转
的配置在三角形安装块的下斜面,支撑块的顶壁固定配置有跑道,可活动的棒体的下端通过牵引块可在跑道上来回移动。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8]
1、生石灰可以有效改良酸性土壤,中和土壤的h
+
,活化k、 mg等元素,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具有显著作用,营养液含有n、p、k等元素,为幼苗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基础;
[0029]
2、制备的有机肥通过除湿装置进行干燥,壳体靠近卡合板的一边部汽化灶,气化灶的输出端安装有灶头,灶头连接于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里面,壳体上与气化灶相对的一边面固连有转轴,转轴的头部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环形圈和圆形块呈相对设置在壳体中,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安装在环形圈和圆形块之间,转轴的延伸端固连于圆形块,环形圈设置在靠近灶头一边,壳体的顶壁配置有若干个竖直通路,且壳体的顶壁配置有水平通路,竖直通路连通于水平通路,水平通路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弯状通路一,弯状通路一头部设置到壳体的内部,弯状通路一的头部连通有莲蓬状开口,方形腔室中安装有若干电阻丝,将流入到方形腔室中热气继续升温,然后,将升温的热气在输送到排湿装置中,从而利于能量的再利用,节约资源;
[0030]
3、壳体的下端面靠近通气通道一边销接于支撑柱的上部,支撑柱的下部固连于支撑块,支撑块的顶壁固定配置有竖直的安装柱,安装柱的一边侧配置有气缸部件,当卸载有机肥料时,使除湿设备翻转一个合适的角度,从而可以有利于将有机肥料全部卸载。
附图说明
[003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
图1是制备有机肥的流程示意图;
[0033]
图2是除湿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除湿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是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是上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标记为:11、壳体;12、方形腔室;13、气化灶;14、灶头;15、转轴;16、圆形块;17、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18、环形圈;19、竖直通路;20、水平通路;21、弯状通路一;22、弯状通路二;23、弧形跑道;24、弧形安装块;25、莲蓬状开口; 26、电阻丝;27、螺伞盘一;28、连接块;29、马达;30、螺伞盘二;31、上料通道;32、卡合板;33、橡胶片;34、矩形框件; 35、通气通道;36、卸料通道;37、截门;38、触摸显示屏;39、支撑柱;40、支撑块;41、三角形安装块;42、牵引盘;43、可活动棒体;44、牵引块;45、跑道;46、安装柱;47、气缸部件; 48、竖直安装块;49、长条形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
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40]
实施例一:
[0041]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按重量计算,包括
[0042][0043]
所述营养液包括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1:3:2:10。
[0044]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步骤包括:
[0045]
s1.向15份的秸秆和10份的畜禽粪便中,混入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其中,本步骤中含水量控制在35wt%,生物发酵剂重量控制在2


[0046]
s2.将步骤s1中的物料温度上升至50℃时,需要及时翻堆,并通入氧气,发酵10天,直至物料温度不再上升;
[0047]
s3.步骤s2中的物料经过好养发酵产生大量的菌丝后,并将其中剩余的氧气,实施厌氧发酵持续10天直至物料腐蚀;
[0048]
s4.将20份的高硅铁尾矿泥和步骤s3腐熟的物料倒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筛选,得到的物料的粒径小于9mm;
[0049]
s5.配置营养液,将营养液和步骤s4中的物料混合成浆料;
[0050]
s6.再将5份的生石灰和2份的粘合剂加入到步骤s5中的浆料中混合均匀;
[0051]
s7.将步骤s6中的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造粒,然后通过除湿设备进行低温干燥,制备成有机肥料。
[0052]
对照例一:
[0053]
本对照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一中对比,制备的有机肥没有采用生石灰。
[0054]
随机选取大小一样的100株幼苗作为实验对象,栽入实验基地的大棚中,对50株的幼苗施实施例一的有机肥,对另外50柱的幼苗施对照例一的有机肥,大棚中湿度和温度保持恒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游标卡尺测定100株幼苗的高度,统计完成之后,算出平均高度,如表1所示。
[0055]
表1
[0056] 实施例一对照例一
平均高度/cm25.0218.32
[0057]
实施例二:
[0058]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按重量计算,包括
[0059][0060]
所述营养液包括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3:5:4:20。
[0061]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步骤包括:
[0062]
s1.向17份的秸秆和15份的畜禽粪便中,混入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其中,本步骤中含水量控制在40wt%,生物发酵剂重量控制在3


[0063]
s2.将步骤s1中的物料温度上升至50℃时,需要及时翻堆,并通入氧气,发酵15天,直至物料温度不再上升;
[0064]
s3.步骤s2中的物料经过好养发酵产生大量的菌丝后,并将其中剩余的氧气,实施厌氧发酵持续13天直至物料腐蚀;
[0065]
s4.将25份的高硅铁尾矿泥和步骤s3腐熟的物料倒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筛选,得到的物料的粒径小于9mm;
[0066]
s5.配置营养液,将营养液和步骤s4中的物料混合成浆料;
[0067]
s6.再将8份的生石灰和3份的粘合剂加入到步骤s5中的浆料中混合均匀;
[0068]
s7.将步骤s6中的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造粒,然后通过除湿设备进行低温干燥,制备成有机肥料。
[0069]
对照例二:
[0070]
本对照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二中对比,制备的有机肥没有采用营养液。
[0071]
随机选取大小一样的100株幼苗作为实验对象,栽入实验基地的大棚中,对50株的幼苗施实施例二的有机肥,对另外50柱的幼苗施对照例二的有机肥,大棚中湿度和温度保持恒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游标卡尺测定100株幼苗的高度,统计完成之后,算出平均高度,如表2所示。
[0072]
表2
[0073] 实施例二对照例二平均高度/cm23.8119.20
[0074]
实施例三:
[0075]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按重量计算,包括
[0076][0077][0078]
所述营养液包括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以及水之间的重量比为4:8:6:30。
[0079]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的有机肥,制备步骤包括:
[0080]
s1.向20份的秸秆和10份的畜禽粪便中,混入生物发酵剂,混合均匀;其中,本步骤中含水量控制在45wt%,生物发酵剂重量控制在4


[0081]
s2.将步骤s1中的物料温度上升至50℃时,需要及时翻堆,并通入氧气,发酵20天,直至物料温度不再上升;
[0082]
s3.步骤s2中的物料经过好养发酵产生大量的菌丝后,并将其中剩余的氧气,实施厌氧发酵持续15天直至物料腐蚀;
[0083]
s4.将20份的高硅铁尾矿泥和步骤s3腐熟的物料倒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筛选,得到的物料的粒径小于9mm;
[0084]
s5.配置营养液,将营养液和步骤s4中的物料混合成浆料;
[0085]
s6.再将10份的生石灰和5份的粘合剂加入到步骤s5中的浆料中混合均匀;
[0086]
s7.将步骤s6中的混合均匀的浆料进行喷雾造粒,然后通过除湿设备进行低温干燥,制备成有机肥料。
[0087]
对照例三:
[0088]
本对照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三中对比,制备的有机肥没有采用生石灰和营养液。
[0089]
随机选取大小一样的100株幼苗作为实验对象,栽入实验基地的大棚中,对50株的幼苗施实施例三的有机肥,对另外50柱的幼苗施对照例三的有机肥,大棚中湿度和温度保持恒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游标卡尺测定100株幼苗的高度,统计完成之后,算出平均高度,如表3所示。
[0090]
表3
[0091] 实施例三对照例三平均高度/cm26.2615.46
[0092]
生石灰可以有效改良酸性土壤,中和土壤的h
+
,活化k、 mg等元素,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具有显著作用。营养液含有n、p、k等元素,为幼苗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基础。
[0093]
喷雾造粒之后形成的有机肥含有一定的湿度,需要干燥装置对其进行除湿,以便于更长时间的保存。目前,对有机肥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没有重复实
用,直接传递到大气环境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将除湿之后的有机肥导出时,无法将有机肥完全的卸载干净,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0094]
如图2至6所示,所述除湿设备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里面的零件是由耐火物质加工而成,壳体11的顶壁的一边配置有上料通道31,上料通道31顶壁的进料口可转动的连接于卡合板32,卡合板32上的一边通过销钉销接于进料口的一边,当卡合板32转动至将上料通道31上的进料口覆盖住,避免灰尘进入,卡合板32靠近进料口的一边面固连有橡胶片33,卡合板32的顶壁安装有矩形框件34,便于将卡合板打开或关闭,壳体11上远离卡合板32的一边部配置有通气通道35,壳体11的下端面靠近通气通道35的一边设有卸料通道36,卸料通道36上安装有截门37,壳体11的正面安装有触摸显示屏38,壳体11的下端面靠近通气通道35一边销接于支撑柱39的上部,支撑柱39的下部固连于支撑块40,支撑块40的顶壁固定配置有竖直的安装柱46,安装柱46的一边侧配置有气缸部件47,当卸载有机肥料时,使除湿设备翻转一个合适的角度,从而可以有利于将有机肥料全部卸载,气缸部件47的输出端固连有竖直安装块48,竖直安装块48通过至少两个上下并列的长条形棒体4 9固连于可活动棒体43,壳体11的下端面靠近可活动棒体43的一边安装有三角形安装块41,可活动棒体的43上端安装有可旋转的牵引盘42,且牵引盘42可旋转的配置在三角形安装块41的下斜面,支撑块40的顶壁固定配置有跑道45,可活动的棒体的下端通过牵引块44可在跑道45上来回移动,壳体11的顶壁远离卡合板32 的一边配置有方形腔室12,壳体11靠近卡合板的一边部汽化灶,气化灶13的输出端安装有灶头14,灶头14连接于壳体11并延伸至壳体11的里面,壳体11上与气化灶13相对的一边面固连有转轴 15,转轴15上套接有螺伞盘一27,马达29通过连接块28安装在壳体11一边面,其输出轴通过螺伞盘二30连接于螺伞盘一27,转轴15的头部延伸至壳体11的内部,环形圈18和圆形块16呈相对设置在壳体11中,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17安装在环形圈18和圆形块16之间,转轴15的延伸端固连于圆形块16,环形圈18设置在靠近灶头14一边,避免阻挡气化灶13产生的热气流入,壳体 11的内部配置有于环形圈18匹配的弧形跑道23,弧形跑道23通过弧形安装块24安装在壳体11的内部,环形圈18可转动连接于弧形跑道23,壳体11的顶壁配置有若干个竖直通路19,且壳体11的顶壁配置有水平通路20,竖直通路19连通于水平通路20,水平通路 20的上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弯状通路一21,弯状通路一21头部设置到壳体11的内部,弯状通路一21的头部连通有莲蓬状开口25,方形腔室12中安装有若干电阻丝26,将流入到方形腔室12中热气继续升温,然后,将升温的热气在输送到排湿装置中,从而利于能量的再利用,节约资源,弯状通路一21连通至方形腔室12的里面,方形腔室12的远离弯状通路一21的侧面设有与其连通的弯状通路二22,弯状通路二22延伸至壳体11的内部。
[0095]
工作时,经过上料通道31将有机肥输送到壳体11中,工作人员人员使用触摸显示屏38输入控制参数,使整个装置里的部件按照程序执行,气化灶13产热的热量由灶头14输送至壳体11的里面,马达29驱使螺伞盘二30工作,通过螺伞盘一27驱使转轴15转动,从而转轴15驱使着若干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17运动,两头贯穿环柱状铜制腔体17将汲取的能量传输给有机肥料,通过通气通道35将废气泄出,从而卸载壳体11里面的气压,热气经过竖直通路19流通到水平通路20中,再经过弯状通路一21流通至方形腔室 12的里,电阻丝26工作对流入的气体进行升温,再通过弯状通路二22将加热的气体输送至壳体11里,对有机肥除湿之后,通过触摸显示屏38控制本装置停止工作,截门37打开,除湿之后的有机肥料从卸
料通道36卸出,气缸部件47工作,气缸部件47驱动可活动的棒体沿着跑道45来回移动,牵引盘42沿着三角形安装块41的斜面移动,让壳体11以支撑柱39为旋转中心来旋转,让除湿之后的有机肥料从卸料通道36卸出。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