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62374发布日期:2022-10-19 06: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17-25份、矿渣粉10-15份、粉煤灰3-7份、重晶石150-160份、重晶砂110-130份、混合纤维0.1-1份、减水剂0.5-1份、镁质抗裂剂0.1-0.3份和水15-20份;所述混合纤维选自改性聚乙烯醇纤维、改性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改性碳纤维由次氯酸钠溶液对碳纤维表面改性制得;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纤维由改性剂对聚乙烯醇纤维表面改性制得,所述改性剂选自聚丙烯酸酯、有机硅乳液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混合纤维与镁质抗裂剂的重量份数之比为(7-8.4):(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为改性聚乙烯醇纤维和改性碳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纤维、改性碳纤维和镁质抗裂剂的质量比为(1-2.5):(3.2-6.6):(1.2-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8%-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还包括微硅粉,所述微硅粉的质量是改性碳纤维质量的3.3-5.6倍。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有机硅乳液,所述有机硅乳液的浓度为0.8-1.5g/ml。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纤维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将聚乙烯醇纤维完全浸渍在浓度为0.8-1.5g/ml的有机硅乳液中,浸润8-12h,随后在60-80℃下烘干,得到改性聚乙烯醇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纤维的长度为3-6mm,改性碳纤维的长度为6-9 mm,所述重晶石的粒径范围为5-16mm连续级配,所述重晶砂的粒径范围为0-4.75mm连续级配。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30%-40%的水和混合纤维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物ⅰ;将60%-70%的水、减水剂和镁质抗裂剂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搅拌均匀,再加入重晶石和重晶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ⅱ;将混合物ⅰ加入混合物ⅱ中,搅拌均匀,得到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体系中存在微硅粉,且混合纤维为改性聚乙烯醇纤维和改性碳纤维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30%-40%的水和微硅粉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改性碳纤维,分散均匀;再加入改性聚乙烯醇纤维,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物ⅰ;将60%-70%的水、减水剂和镁质抗裂剂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搅拌均匀,再加入重晶石和重晶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ⅱ;将混合物ⅰ加入混合物ⅱ中,搅拌均匀,得到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防辐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17-25份、矿渣粉10-15份、粉煤灰3-7份、重晶石150-160份、重晶砂110-130份、混合纤维0.1-1份、减水剂0.5-1份、镁质抗裂剂0.1-0.3份和水15-20份;混合纤维选自改性聚乙烯醇纤维、改性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两种;改性碳纤维由次氯酸钠溶液对碳纤维表面改性制得;改性聚乙烯醇纤维由改性剂对聚乙烯醇纤维表面改性制得,改性剂选自聚丙烯酸酯、有机硅乳液和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中各组分相互配合可制得具有密度高、防辐射且抗裂效果好混凝土。辐射且抗裂效果好混凝土。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中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1
技术公布日:2022/10/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