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72209发布日期:2023-01-07 05: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填缝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填缝剂主要是指用于填充建筑各部位的陶瓷墙面砖砖缝和地面砖接缝间产生的接缝,材料一般是选用在填缝剂填充后的表面涂覆各种憎水剂,以对填缝剂填充缝进行各种保护,并且不对填缝剂填充壁面的整体外观产生影响。填缝剂是建筑施工环节中一个必需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细节品质。填缝剂的基本功能是要将陶瓷砖之间的缝隙充分填实,所以在选择填缝剂时特别要考虑设计的缝宽:越窄的缝对填缝剂的和易性要求越高,越宽的缝对填缝剂的收缩量限制越严。
3.现有技术制备的填缝剂,其中固含量较低,耐水性差,填缝剂中部分成分易浸水析出,会导致瓷砖开裂渗水,甚至瓷砖脱落,缩短瓷砖使用寿命,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通过使用废砖粉作为填缝剂填料,减少了骨料的消耗,通过白水泥的早强作用,提高填缝剂早期强度,满足施工工序要求;废砖粉经过高温烧结,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体积稳定,与砖粉膨胀收缩系数接近,采用同样膨胀收缩系数的材料作为填料,可以进一步减少瓷砖填缝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白色水泥70-85份、纳米丁苯乳胶45-55份、环氧丙烯酸酯35-45份、骨料45-50份、改性淀粉30-35份、废砖粉15-20份、环氧树脂15-25份、木质素纤维2-3份、聚乙烯醇15-25份、驱虫组分15-25份、抗裂剂10-15份、石英粉5-7份、绿原酸4-7份、葡萄糖酸钠3-5份、助剂10-15份和水80-90份。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砖粉为从砖块生产工艺中直接获得或将废砖块进行破碎、球磨制粉而得,且其粒径小于0.81mm。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分散剂、颜料、憎水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级原料:淀粉4-6份、环氧氯丙烷0.5-1.5份、硫酸铁0.3-0.8份、高锰酸钾0.2-0.4份、氯乙酸钠0.1-0.3份和70-80%乙醇溶液4-6份,且其制备方法为:
9.(1)、按照配比称取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钠,加入至乙醇溶液中,分散搅拌,然后加入淀粉,继续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a;
10.(2)、将悬浊液a加热至60-65℃,然后按照配比加入硫酸铁和高锰酸钾,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1-5h,得到混合物料b,干燥处理,即可得。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骨料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玻化微珠15-20份、石英砂15-17份、河砂10-13份和硅藻土5-7份。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白色水泥为42.5号白色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或氧化铝含量在70%以上的白色铝酸盐水泥。
13.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制备方法,包括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14.s1:按照配比称取白色硅酸盐水泥、纳米丁苯乳胶和骨料放入搅拌机,搅拌分散均匀后,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备用;
15.s2:按照配比称取剩余原料,依次加入至s1步骤得到的混合粉体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s1步骤中以500-600r/min搅拌,且控制出粒粒度为20-30微米。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s2步骤中以500-700r/min搅拌2-3h。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方法中,通过设置通过使用废砖粉作为填缝剂填料,减少了骨料的消耗,通过白水泥的早强作用,提高填缝剂早期强度,满足施工工序要求;废砖粉经过高温烧结,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体积稳定,与砖粉膨胀收缩系数接近,采用同样膨胀收缩系数的材料作为填料,可以进一步减少瓷砖填缝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20.2、本发明用改性淀粉和聚乙烯醇制备增韧纤维,增韧补强,与其他原料粘结牢固,不易在粘结面处发生开裂,用于辅助抗开裂性和抗收缩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一:
23.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白色水泥70份、纳米丁苯乳胶45份、环氧丙烯酸酯35份、骨料45份、改性淀粉30份、废砖粉15份、环氧树脂15份、木质素纤维2份、聚乙烯醇15份、驱虫组分15份、抗裂剂10份、石英粉5份、绿原酸4份、葡萄糖酸钠3份、助剂10份和水80份。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砖粉为从砖块生产工艺中直接获得或将废砖块进行破碎、球磨制粉而得,且其粒径小于0.81mm。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分散剂、颜料、憎水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级原料:淀粉4份、环氧氯丙烷0.5份、硫酸铁0.3份、高锰酸钾0.2份、氯乙酸钠0.1份和70-80%乙醇溶液4份,且其制备方法为:
27.(1)、按照配比称取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钠,加入至乙醇溶液中,分散搅拌,然后加
入淀粉,继续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a;
28.(2)、将悬浊液a加热至62℃,然后按照配比加入硫酸铁和高锰酸钾,以25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3h,得到混合物料b,干燥处理,即可得。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料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玻化微珠15份、石英砂15份、河砂12份和硅藻土5份。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白色水泥为42.5号白色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或氧化铝含量在70%以上的白色铝酸盐水泥。
31.本方法中,通过设置通过使用废砖粉作为填缝剂填料,减少了骨料的消耗,通过白水泥的早强作用,提高填缝剂早期强度,满足施工工序要求;废砖粉经过高温烧结,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体积稳定,与砖粉膨胀收缩系数接近,采用同样膨胀收缩系数的材料作为填料,可以进一步减少瓷砖填缝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32.实施例二:
33.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制备方法,包括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34.s1:按照配比称取白色硅酸盐水泥、纳米丁苯乳胶和骨料放入搅拌机,搅拌分散均匀后,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备用;
35.s2:按照配比称取剩余原料,依次加入至s1步骤得到的混合粉体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36.在本实施例中,在s1步骤中以500r/min搅拌,且控制出粒粒度为20微米。
37.在本实施例中,在s2步骤中以500r/min搅拌2h。
38.本发明用改性淀粉和聚乙烯醇制备增韧纤维,增韧补强,与其他原料粘结牢固,不易在粘结面处发生开裂,用于辅助抗开裂性和抗收缩性。
39.实施例三:
40.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白色水泥85份、纳米丁苯乳胶55份、环氧丙烯酸酯45份、骨料50份、改性淀粉35份、废砖粉20份、环氧树脂125份、木质素纤维3份、聚乙烯醇25份、驱虫组分25份、抗裂剂15份、石英粉7份、绿原酸7份、葡萄糖酸钠5份、助剂15份和水90份。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砖粉为从砖块生产工艺中直接获得或将废砖块进行破碎、球磨制粉而得,且其粒径小于0.81mm。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分散剂、颜料、憎水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淀粉包括以下重量级原料:淀粉6份、环氧氯丙烷1.5份、硫酸铁0.8份、高锰酸钾0.4份、氯乙酸钠0.3份和70-80%乙醇溶液6份,且其制备方法为:
44.(1)、按照配比称取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钠,加入至乙醇溶液中,分散搅拌,然后加入淀粉,继续分散均匀,得到悬浊液a;
45.(2)、将悬浊液a加热至60-65℃,然后按照配比加入硫酸铁和高锰酸钾,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5h,得到混合物料b,干燥处理,即可得。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料包括以下份计的原料:玻化微珠15-20份、石英砂17份、河砂13份和硅藻土7份。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白色水泥为42.5号白色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或氧化铝含量在70%以上的白色铝酸盐水泥。
48.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制备方法,包括一种透水多彩水磨地砖填缝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49.s1:按照配比称取白色硅酸盐水泥、纳米丁苯乳胶和骨料放入搅拌机,搅拌分散均匀后,装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备用;
50.s2:按照配比称取剩余原料,依次加入至s1步骤得到的混合粉体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51.在本实施例中,在s1步骤中以600r/min搅拌,且控制出粒粒度为30微米。
52.在本实施例中,在s2步骤中以700r/min搅拌3h。
5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