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402发布日期:2023-03-29 01:3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2.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浇筑后,无需涂装、贴瓷砖、贴石材,只需在其表面涂抹一层保护涂层即可,具有表面整洁、色泽自然、施工方便的特点。
3.现有技术中的清水混凝土流动性较差,进而在搅拌混合时更加吃力,容易将注浆管道堵塞,并且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难以将模板有效填充,抹面较为困难,导致成型后质量较差、不够美观的问题。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该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7][0008]
现有技术中的清水混凝土流动性较差,进而在搅拌混合时更加吃力,容易将注浆管道堵塞,并且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难以将模板有效填充,抹面较为困难,导致成型后质量较差、不够美观的问题;此时本发明通过在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通过三者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减小注浆管道堵塞的问题,并且在振捣时能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使得混凝土将模板有效填充,降低抹面成型难度,提高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和美观度。
[0009]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所述引气剂为烷基苯磺酸盐;所述缓
凝剂为木质磺酸盐;通过合理设置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的材料,使得三者之间混合使用时更加适配,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且不会增大清水混凝土的泌水率,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0010]
一种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该工艺采用上述清水混凝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
s1:将模板依次拼接,然后将密封胶条塞入凹槽内部,握住橡胶块并将其内部的空气挤入弹性管内部,促使弹性管膨胀伸长,采用夹子将软管夹紧;
[0012]
s2:将搅拌完成的清水混凝土注入模板内部,采用振捣设备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之后对混凝土顶部进行抹匀收面;
[0013]
s3:养护一端时间后,将夹子从软管上取下,进而弹性管内部的空气返回至橡胶块内部,之后将模板依次拆卸,并将密封胶条从凹槽内部取出。
[0014]
优选的,所述模板设置有一组,且模板内侧两两相邻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截面形状为l形,且密封胶条与凹槽之间互相配合;所述凹槽内部镶嵌有一组均匀分布的磁性片一;所述密封胶条靠近凹槽的两侧镶嵌有一组均匀分布的磁性片二,且磁性片二与磁性片一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磁性片一与磁性片二互相吸引;由于本发明中的清水混凝土流动性较高,故而对模板的密封性要求更加严苛,模板拼接完成后,将多个密封胶条塞入凹槽内部,使得密封胶条能够将模板之间的缝隙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模板的密封性能,避免浇灌后混凝土通过模板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磁性片一和磁性片二,使得密封胶条塞入凹槽时磁性片一与磁性片二能够互相吸附,方便操作,提高密封胶条与凹槽之间的贴合程度。
[0015]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条内部边缘位置均匀开设有一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所述密封胶条顶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密封胶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设置为空心结构,且橡胶块内部储存有空气;所述软管一端与橡胶块连通,另一端与多个弹性管连通;将密封胶条塞入凹槽内部后,可以握住并挤压橡胶块,将橡胶块内部的空气通过软管挤入多个弹性管内部,促使弹性管膨胀伸长,并采用夹子将软管夹紧,进而弹性管挤压空腔的两端侧壁,将密封胶条端部压紧在凹槽的侧壁上,提高密封胶条与凹槽之间的挤压力道,从而进一步对缝隙的封堵效果,避免混凝土通过模板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
[0016]
优选的,所述弹性管设置为波纹折叠结构;通过将弹性管设置为波纹结构,使得弹性管在收缩时能够折叠,进而其充气膨胀时可以提高伸长效率,避免弹性管伸长时发生扭曲的问题。
[0017]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收纳壳;所述收纳壳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收纳壳内部转动连接有卷柱,且卷柱与收纳壳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卷柱外侧固定连接并缠绕有薄膜;所述薄膜延伸至开口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条;与所述收纳壳相对的一个模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开设有插槽,且插槽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将混凝土顶部表面抹匀收面后,通过插条将薄膜从收纳壳内部拉出,进而薄膜带动卷柱转动并将发条弹簧扭紧蓄能,之后将插条插入插槽内部并通过固定组件将插条固定,使得薄膜能够平铺覆盖在混凝土表面,进而通过外部设备将薄膜压紧在混凝土表面,使得薄膜与混凝土贴合均匀,排出薄膜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从而避免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
水分向外散失的问题,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将插条从插槽中拔出,朝收纳壳的方向拉动插条并使得薄膜与混凝土分离,进而缓慢放松插条,卷柱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转动并将薄膜重新收卷,使得薄膜可以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0018]
优选的,所述收纳壳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收纳壳靠近开口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对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压辊;一对所述压辊位于薄膜的两侧并与薄膜贴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薄膜表面容易粘附形成较多硬块及其他杂物,卷柱将薄膜收卷的过程中,薄膜能够带动一对压辊转动,进而压辊将薄膜表面残留的硬块挤压碾碎,对薄膜进行清理,避免薄膜表面残留较多杂物而导致卷柱对薄膜收卷困难的问题,提高薄膜的重复利用率,碾碎后的碎渣能够通过通槽向外排出。
[0019]
优选的,所述转轴斜下方的开口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转轴外侧套设有皮带,且皮带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转杆表面圆周均布有一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球;所述转杆转动过程中,小球能够与薄膜接触;压辊带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转轴通过皮带带动转杆同步转动,进而小球能够间歇式的敲击薄膜表面,促使薄膜抖动,从而将薄膜表面的杂物进一步抖落,提高碾碎后的碎渣与薄膜之间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对薄膜的清理效率。
[0020]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转杆正上方的开口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设置有倒角;所述转杆转动过程中,小球能够与挡板接触;通过设置挡板,当小球转动至挡板的位置时,小球会受到挡板的阻碍,进而随着转杆的继续转动,能够将连接条折弯变形,之后连接条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促使小球越过挡板,此时小球还受到连接条的反弹作用力,从而提高小球对薄膜的敲击力道,进一步提高薄膜的抖动幅度。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通过在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通过三者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减小注浆管道堵塞的问题,并且在振捣时能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使得混凝土将模板有效填充,降低抹面成型难度,提高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和美观度。
[0023]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及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模板拼接完成后,将多个密封胶条塞入凹槽内部,使得密封胶条能够将模板之间的缝隙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模板的密封性能,避免浇灌后混凝土通过模板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磁性片一和磁性片二,使得密封胶条塞入凹槽时磁性片一与磁性片二能够互相吸附,方便操作,提高密封胶条与凹槽之间的贴合程度。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中模板的立体图;
[0027]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中密封胶条的立体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中模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0]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7是图6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中:模板1、凹槽2、密封胶条3、磁性片一4、磁性片二5、空腔6、弹性管7、软管8、橡胶块9、收纳壳10、开口11、卷柱12、薄膜13、插条14、固定座15、插槽16、通槽17、转轴18、压辊19、转杆20、皮带21、连接条22、小球23、挡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4]
一种清水混凝土,该混凝土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35][0036]
现有技术中的清水混凝土流动性较差,进而在搅拌混合时更加吃力,容易将注浆管道堵塞,并且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难以将模板1有效填充,抹面较为困难,导致成型后质量较差、不够美观的问题;此时本发明通过在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通过三者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减小注浆管道堵塞的问题,并且在振捣时能够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使得混凝土将模板1有效填充,降低抹面成型难度,提高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和美观度。
[0037]
所述减水剂为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所述引气剂为烷基苯磺酸盐;所述缓凝剂为木质磺酸盐;通过合理设置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的材料,使得三者之间混合使用时更加适配,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且不会增大清水混凝土的泌水率,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0038]
如图1所示,一种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该工艺采用上述清水混凝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9]
s1:将模板1依次拼接,然后将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内部,握住橡胶块9并将其内部的空气挤入弹性管7内部,促使弹性管7膨胀伸长,采用夹子将软管8夹紧;
[0040]
s2:将搅拌完成的清水混凝土注入模板1内部,采用振捣设备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之后对混凝土顶部进行抹匀收面;
[0041]
s3:养护一端时间后,将夹子从软管8上取下,进而弹性管7内部的空气返回至橡胶
块9内部,之后将模板1依次拆卸,并将密封胶条3从凹槽2内部取出。
[0042]
实施例一
[0043]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所述模板1设置有一组,且模板1内侧两两相邻的位置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设置有密封胶条3;所述密封胶条3的截面形状为l形,且密封胶条3与凹槽2之间互相配合;所述凹槽2内部镶嵌有一组均匀分布的磁性片一4;所述密封胶条3靠近凹槽2的两侧镶嵌有一组均匀分布的磁性片二5,且磁性片二5与磁性片一4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磁性片一4与磁性片二5互相吸引;由于本发明中的清水混凝土流动性较高,故而对模板1的密封性要求更加严苛,模板1拼接完成后,将多个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内部,使得密封胶条3能够将模板1之间的缝隙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模板1的密封性能,避免浇灌后混凝土通过模板1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磁性片一4和磁性片二5,使得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时磁性片一4与磁性片二5能够互相吸附,方便操作,提高密封胶条3与凹槽2之间的贴合程度。
[0044]
所述密封胶条3内部边缘位置均匀开设有一组空腔6;所述空腔6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管7;所述密封胶条3顶部固定连接有软管8;所述软管8远离密封胶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9;所述橡胶块9设置为空心结构,且橡胶块9内部储存有空气;所述软管8一端与橡胶块9连通,另一端与多个弹性管7连通;将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内部后,可以握住并挤压橡胶块9,将橡胶块9内部的空气通过软管8挤入多个弹性管7内部,促使弹性管7膨胀伸长,并采用夹子将软管8夹紧,进而弹性管7挤压空腔6的两端侧壁,将密封胶条3端部压紧在凹槽2的侧壁上,提高密封胶条3与凹槽2之间的挤压力道,从而进一步对缝隙的封堵效果,避免混凝土通过模板1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
[0045]
所述弹性管7设置为波纹折叠结构;通过将弹性管7设置为波纹结构,使得弹性管7在收缩时能够折叠,进而其充气膨胀时可以提高伸长效率,避免弹性管7伸长时发生扭曲的问题。
[0046]
实施例二
[0047]
如图5至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其中一个所述模板1外侧固定连接有收纳壳10;所述收纳壳10顶部设置有开口11;所述收纳壳10内部转动连接有卷柱12,且卷柱12与收纳壳10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卷柱12外侧固定连接并缠绕有薄膜13;所述薄膜13延伸至开口1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条14;与所述收纳壳10相对的一个模板1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上侧开设有插槽16,且插槽16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将混凝土顶部表面抹匀收面后,通过插条14将薄膜13从收纳壳10内部拉出,进而薄膜13带动卷柱12转动并将发条弹簧扭紧蓄能,之后将插条14插入插槽16内部并通过固定组件将插条14固定,使得薄膜13能够平铺覆盖在混凝土表面,进而通过外部设备将薄膜13压紧在混凝土表面,使得薄膜13与混凝土贴合均匀,排出薄膜13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从而避免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向外散失的问题,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将插条14从插槽16中拔出,朝收纳壳10的方向拉动插条14并使得薄膜13与混凝土分离,进而缓慢放松插条14,卷柱12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转动并将薄膜13重新收卷,使得薄膜13可以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率。
[0048]
所述收纳壳10底部开设有通槽17;所述收纳壳10靠近开口11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对转轴18;所述转轴18外侧固定连接有压辊19;一对所述压辊19位于薄膜13的两侧并与薄
膜13贴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薄膜13表面容易粘附形成较多硬块及其他杂物,卷柱12将薄膜13收卷的过程中,薄膜13能够带动一对压辊19转动,进而压辊19将薄膜13表面残留的硬块挤压碾碎,对薄膜13进行清理,避免薄膜13表面残留较多杂物而导致卷柱12对薄膜13收卷困难的问题,提高薄膜13的重复利用率,碾碎后的碎渣能够通过通槽17向外排出。
[0049]
所述转轴18斜下方的开口1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0;所述转杆20与转轴18外侧套设有皮带21,且皮带21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转杆20表面圆周均布有一组连接条22;所述连接条22远离转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球23;所述转杆20转动过程中,小球23能够与薄膜13接触;压辊19带动转轴18转动的过程中,转轴18通过皮带21带动转杆20同步转动,进而小球23能够间歇式的敲击薄膜13表面,促使薄膜13抖动,从而将薄膜13表面的杂物进一步抖落,提高碾碎后的碎渣与薄膜13之间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对薄膜13的清理效率。
[0050]
所述连接条2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转杆20正上方的开口11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下侧设置有倒角;所述转杆20转动过程中,小球23能够与挡板24接触;通过设置挡板24,当小球23转动至挡板24的位置时,小球23会受到挡板24的阻碍,进而随着转杆20的继续转动,能够将连接条22折弯变形,之后连接条22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促使小球23越过挡板24,此时小球23还受到连接条22的反弹作用力,从而提高小球23对薄膜13的敲击力道,进一步提高薄膜13的抖动幅度。
[0051]
工作原理:模板1拼接完成后,将多个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内部,使得密封胶条3能够将模板1之间的缝隙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模板1的密封性能,避免浇灌后混凝土通过模板1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磁性片一4和磁性片二5,使得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时磁性片一4与磁性片二5能够互相吸附,方便操作,提高密封胶条3与凹槽2之间的贴合程度;将密封胶条3塞入凹槽2内部后,可以握住并挤压橡胶块9,将橡胶块9内部的空气通过软管8挤入多个弹性管7内部,促使弹性管7膨胀伸长,并采用夹子将软管8夹紧,进而弹性管7挤压空腔6的两端侧壁,将密封胶条3端部压紧在凹槽2的侧壁上,提高密封胶条3与凹槽2之间的挤压力道,从而进一步对缝隙的封堵效果,避免混凝土通过模板1之间的缝隙向外渗漏的问题;通过将弹性管7设置为波纹结构,使得弹性管7在收缩时能够折叠,进而其充气膨胀时可以提高伸长效率,避免弹性管7伸长时发生扭曲的问题;将混凝土顶部表面抹匀收面后,通过插条14将薄膜13从收纳壳10内部拉出,进而薄膜13带动卷柱12转动并将发条弹簧扭紧蓄能,之后将插条14插入插槽16内部并通过固定组件将插条14固定,使得薄膜13能够平铺覆盖在混凝土表面,进而通过外部设备将薄膜13压紧在混凝土表面,使得薄膜13与混凝土贴合均匀,排出薄膜13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从而避免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向外散失的问题,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将插条14从插槽16中拔出,朝收纳壳10的方向拉动插条14并使得薄膜13与混凝土分离,进而缓慢放松插条14,卷柱12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转动并将薄膜13重新收卷,使得薄膜13可以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薄膜13表面容易粘附形成较多硬块及其他杂物,卷柱12将薄膜13收卷的过程中,薄膜13能够带动一对压辊19转动,进而压辊19将薄膜13表面残留的硬块挤压碾碎,对薄膜13进行清理,避免薄膜13表面残留较多杂物而导致卷柱12对薄膜13收卷困难的问题,提高薄膜13的重复利用率,碾碎后的碎渣能够通过通槽17向外排出;压辊19带动转轴18转动的过程中,转轴18通过皮带21带动转杆20同步转动,进而小球23能够间歇式的敲击薄膜13表面,促使薄膜13抖动,从而将薄膜13表面的杂物进一步抖落,提高
碾碎后的碎渣与薄膜13之间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对薄膜13的清理效率;通过设置挡板24,当小球23转动至挡板24的位置时,小球23会受到挡板24的阻碍,进而随着转杆20的继续转动,能够将连接条22折弯变形,之后连接条22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促使小球23越过挡板24,此时小球23还受到连接条22的反弹作用力,从而提高小球23对薄膜13的敲击力道,进一步提高薄膜13的抖动幅度。
[0052]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005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