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84819发布日期:2023-08-09 23:3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普通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和骨料胶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常用于桥梁修建、房屋建设、道路施工等,一般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骨料,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搅拌、密实成型以及养护硬化得到成品。

2、随着现在对混泥土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领域的混泥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现有的混凝土存在耐久性较差,抗拉强度低,受拉时变形能力差,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成份:水泥450-510份、碎石160-200份、粉煤灰150-180份、石英粉120-180份、聚羧酸减水剂30-45份、钢纤维55-90份、吸水树脂13-20份、稻壳灰80-130份、碳纳米管30-52份、水280-400份、胶凝材料60-70份、硫酸钠15-20份、减水剂10-15份、改性外加剂50-80份、木质素10-15份。

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成份如下:水泥450份、碎石160份、粉煤灰150份、石英粉120份、聚羧酸减水剂30份、钢纤维55份、吸水树脂13份、稻壳灰80份、碳纳米管30份、水280份、胶凝材料60份、硫酸钠15份、减水剂10份、改性外加剂50份、木质素10份。

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成份如下:水泥480份、碎石180份、粉煤灰165份、石英粉150份、聚羧酸减水剂37.5份、钢纤维72.5份、吸水树脂16.5份、稻壳灰105份、碳纳米管41份、水340份、胶凝材料65份、硫酸钠17.5份、减水剂12.5份、改性外加剂65份、木质素12.5份。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成份如下:水泥510份、碎石200份、粉煤灰180份、石英粉180份、聚羧酸减水剂45份、钢纤维90份、吸水树脂20份、稻壳灰130份、碳纳米管52份、水400份、胶凝材料70份、硫酸钠20份、减水剂15份、改性外加剂80份、木质素15份。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按照合适的份数添加物料进行均匀混合,以300-800r/min的转速搅拌20-35min;

8、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物,并添加电石渣,在温度为80-120℃搅拌,搅拌速率900-1500r/min,搅拌时间为30-50min,得到高强混凝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发明水泥、碎石和水混合后产生胶凝作用,水泥包裹碎石使碎石相互粘结,从而形成具有连续空隙的透水结构。在混凝土中加入石英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且早期强度高。粉煤灰的加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11、2、本发明以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锌和纳米二氧化硅一同作为改性外加剂使用,甲基纤维素具有热胶凝性质,而硬脂酸锌则是具有很好的吸水性,且可作为润滑剂使用,增强体系中各成分的分散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份:水泥450-510份、碎石160-200份、粉煤灰150-180份、石英粉120-180份、聚羧酸减水剂30-45份、钢纤维55-90份、吸水树脂13-20份、稻壳灰80-130份、碳纳米管30-52份、水280-400份、胶凝材料60-70份、硫酸钠15-20份、减水剂10-15份、改性外加剂50-80份、木质素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份如下:水泥450份、碎石160份、粉煤灰150份、石英粉120份、聚羧酸减水剂30份、钢纤维55份、吸水树脂13份、稻壳灰80份、碳纳米管30份、水280份、胶凝材料60份、硫酸钠15份、减水剂10份、改性外加剂50份、木质素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份如下:水泥480份、碎石180份、粉煤灰165份、石英粉150份、聚羧酸减水剂37.5份、钢纤维72.5份、吸水树脂16.5份、稻壳灰105份、碳纳米管41份、水340份、胶凝材料65份、硫酸钠17.5份、减水剂12.5份、改性外加剂65份、木质素12.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份如下:水泥510份、碎石200份、粉煤灰180份、石英粉180份、聚羧酸减水剂45份、钢纤维90份、吸水树脂20份、稻壳灰130份、碳纳米管52份、水400份、胶凝材料70份、硫酸钠20份、减水剂15份、改性外加剂80份、木质素15份。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成份:水泥450‑510份、碎石160‑200份、粉煤灰150‑180份、石英粉120‑180份、聚羧酸减水剂30‑45份、钢纤维55‑90份、吸水树脂13‑20份、稻壳灰80‑130份、碳纳米管30‑52份、水280‑400份、胶凝材料60‑70份、硫酸钠15‑20份、减水剂10‑15份、改性外加剂50‑80份、木质素10‑15份。该发明通过水泥、碎石和水混合后产生胶凝作用,水泥包裹碎石使碎石相互粘结,从而形成具有连续空隙的透水结构。在混凝土中加入石英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且早期强度高。粉煤灰的加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郑玉刚,韩晓东,刘震,赵展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高新区环湾商砼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