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5630发布日期:2023-12-28 14:1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泥制品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电厂的燃煤锅炉在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炉渣,炉渣不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也会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将电厂炉渣应用到建筑材料领域中,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对炉渣在建材领域中应用比较多的有隔墙板、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掺合料、水泥混合材等产品。利用电场炉渣作为原料制备水泥制品,能够降低炉渣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再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及其生产工艺,解决的现阶段水泥制品的强度不够,受到外力作用下易出现断裂。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水泥1200-1500份、水360-400份、改性填料15-20份、电厂炉渣200-220份和石英砂400-600份,将原料混合均匀,加入模具中,在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养护72-75h后,再在温度为21-23℃的条件下,浸没在水中养护21天,烘干,制得水泥制品。

5、进一步,所述的改性填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6、步骤a1:将聚乙烯醇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加入丙烯酸、对甲基苯磺酸和甲苯,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1;

7、步骤a2:将中间体1、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过硫酸钾,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2;

8、步骤a3:将全氨基-β-环糊精溶于dmf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3-5℃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改性添加剂,进行反应3-5h,制得改性环糊精,将改性环糊精溶于dmf中,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加入中间体2,进行反应4-6h后,减压蒸馏去除dmf,制得改性填料。

9、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丙烯酸的用量为聚乙烯醇质量3-5%,对甲基苯磺酸的用量为丙烯酸质量6%。

10、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1、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5:1:0.2,过硫酸钾的用量为中间体1、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质量和的0.2-0.3%。

11、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全氨基-β-环糊精上的氨基和改性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1,改性环糊精和中间体2的质量比为1:5。

12、进一步,所述的改性添加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13、步骤b1: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四甲基氢氧化铵和二甲亚砜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4h,制得中间体3,将对羟基苯甲醛溶于无水乙醇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中间体3,进行反应4-6h,制得中间体4;

14、步骤b2:将中间体4、碳酸乙烯酯、碳酸钾和dmf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155-16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3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5、ε-己内酯和异辛酸亚锡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35-14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0-25h,制得中间体6;

15、步骤b3:将中间体6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1.5h后,加入1,4-丁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n,n-二甲基乙酰胺,继续反应10-15min,制得改性添加剂。

16、进一步,步骤b1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的摩尔比为1.5:1,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用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质量和0.4-0.6%,对羟基苯甲醛和中间体3的摩尔比为2:1。

17、进一步,步骤b2所述的中间体4、碳酸乙烯酯、碳酸钾和dmf的用量比为15g:6.5g:1.82g:100ml,中间体5和ε-己内酯的质量比为5:8-10,异辛酸亚锡的用量为中间体5和ε-己内酯质量和的0.3-0.5%。

18、进一步,步骤b3所述的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85:0.7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为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质量和的0.005%,n,n-二甲基乙酰胺的用量为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质量和的5-10%。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包括如下原料水泥、水、改性填料、电厂炉渣和石英砂,改性填料以聚乙烯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在对甲基苯磺酸的作用下,聚乙烯醇上的羟基和丙烯酸上的羧基酯化,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聚合,形成聚丙烯酰胺链段,制得中间体2,将全氨基-β-环糊精与改性添加剂在低温条件下,全氨基-β-环糊精上的氨基和改性添加剂上的一个异氰酸酯基反应,再加入中间体2,使得中间体2上的羟基和另一个异氰酸酯基反应,形成核壳结构,内核为环糊精空腔,环糊精空腔的外部包覆有弹性体结构,但形体结构表面包覆有聚乙烯醇结构,有效的避免的弹性体在受到水浸泡时出现水解,导致水泥制品强度下降,表面含有阳离子聚酰胺结构能够增加改性填料与水泥的配合效果,改性添加剂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为原料进行反应,形成双氨基封端聚硅氧烷,制得中间体3,将对羟基苯甲醛和中间体3反应,使得对羟基苯甲醛上的醛基和中间体3上的氨基反应,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和碳酸乙烯酯反应,形成醇封端,制得中间体5,将中间体5和ε-己内酯反应,以中间体5为反应端形成聚己内酯,制得中间体6,将中间体6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预聚体,制得改性添加剂,该改性添加剂为弹性体结构,能够增加水泥制品的韧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填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丙烯酸的用量为聚乙烯醇质量3-5%,对甲基苯磺酸的用量为丙烯酸质量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中间体1、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5:1:0.2,过硫酸钾的用量为中间体1、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质量和的0.2-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3所述的全氨基-β-环糊精上的氨基和改性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1,改性环糊精和中间体2的质量比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添加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1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的摩尔比为1.5:1,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用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质量和0.4-0.6%,对羟基苯甲醛和中间体3的摩尔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2所述的中间体4、碳酸乙烯酯、碳酸钾和dmf的用量比为15g:6.5g:1.82g:100ml,中间体5和ε-己内酯的质量比为5:8-10,异辛酸亚锡的用量为中间体5和ε-己内酯质量和的0.3-0.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3所述的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85:0.7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为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质量和的0.005%,n,n-二甲基乙酰胺的用量为中间体6、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质量和的5-10%。

10.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生产工艺生产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厂炉渣的水泥制品及其生产工艺,该水泥制品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水泥1200‑1500份、水360‑400份、改性填料15‑20份、电厂炉渣200‑220份和石英砂400‑600份,改性填料为核壳结构,内核为环糊精空腔,环糊精空腔的外部包覆有弹性体结构,弹性体结构表面包覆有聚乙烯醇结构,有效的避免的弹性体在受到水浸泡时出现水解,导致水泥制品强度下降,表面含有阳离子聚酰胺结构能够增加改性填料与水泥的配合效果,改性添加剂为弹性体结构,能够增加水泥制品的韧性,使得水泥的机械性能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温彦博,温隆,张欣,温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龙湘科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