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79551发布日期:2024-02-02 20:5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改良盐渍化土壤领域,具体涉及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中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总面积高达9913万h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每年造成经济损失30亿元。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具有农业开发价值、近期具备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为1亿亩,其中有3500万亩经改良后可实现较大幅度增产,有6500万亩尚未农业利用的盐碱地改良后可转变为耕地。

2、盐碱地本质上是盐分在集盐地区土壤表层聚集形成的。气候情况、水文条件、地形地质和人为活动都是盐碱地形成的重要因素。盐碱地土壤的盐(碱)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差,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旨在土壤健康培育,除了不能造成“二次污染”、有效地进行控盐、抑盐以外,还要重点提升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生产。

3、目前,盐碱地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对盐胁迫响应、农田水肥管理、土壤改良、土壤微生物等热点问题,而未来研究热点可能会集中在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两大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农林废弃物和芽孢杆菌混合依次进行厌氧堆肥和有氧堆肥,其中,所述农林废弃物为玉米芯、菌菇渣、花生壳和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与甜高粱渣的混合物。

3、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的方法制备的土壤改良剂。

4、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的应用。

5、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的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改良剂具有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的作用,不仅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提升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降低土壤的盐碱性(全盐量、ph值、碱化度、电导率、钠离子交换量);另外,还可以有效降低由重金属土壤种出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并且组合物中原材料来源广、生产和使用过程无二次污染,能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成本低,模式可复制推广,其中的农林废弃物的废物利用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农林废弃物和芽孢杆菌混合依次进行厌氧堆肥和有氧堆肥,其中,所述农林废弃物为玉米芯、菌菇渣、花生壳和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与甜高粱渣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g的农林废弃物,所述芽孢杆菌的活菌数103-105,所述农林废弃物的重量以干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农林废弃物的粒径低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混合体系中还包括氨基酸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混合体系中还包括硫酸盐;

6.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土壤改良剂。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的应用。

8.一种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为1000-3000kg/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土壤后对土壤进行翻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领域,公开了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农林废弃物和芽孢杆菌混合依次进行厌氧堆肥和有氧堆肥,其中,所述农林废弃物为玉米芯、菌菇渣、花生壳和农作物秸秆中的至少一种与甜高粱渣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不仅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提升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降低土壤的全盐量、pH值、碱化度、电导率、钠离子交换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伟,刘春燕,朱继云,张言,曲风臣,万德山,李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