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9806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的生长程序包含低温升温-保温、中温升温-保温、高温升温-保温生长以及自然降温过程,所述低温升温-保温的温度为200-250℃,时间为15-45min;所述中温升温-保温的温度为500-650℃,时间为15-45min;所述高温升温-保温的温度为800-850℃,时间为15-60min。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程序中需全程 通入还原气体与惰性气体,所述还原气体与惰性气体的体积比为1∶1-1∶4。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气体在高温升温-保温过程中通入,所述碳源气体与所述还原气体的体积比为1∶10-5∶1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镍、氯化钴、氯化镍、硝酸钴以及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混合液放入烘箱进行反应前,还需加入盐酸溶液,所述步骤s1和s2中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10mol/l。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球前驱体的添加质量为石墨烯添加质量的5-20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添加质量占石墨烯添加质量的1-20%,优选为5-10%。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添加剂的质量为烘干后碳球-石墨烯结合体的1-5倍。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成的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锂硫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屏蔽材料、电/化学催化材料上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催化剂、碳球前驱体混合于盐酸中完成反应溶液的配置;S2.将反应溶液与石墨烯粉体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并将混合液放入烘箱进行反应,得到碳球‑石墨烯结合体;S3.将反应后的结合体用去离子水进行抽滤清洗,直至pH值为7‑7.5后进行烘干;S4.取烘干后的碳球‑石墨烯结合体与添加剂加入溶液混合搅拌成絮状后装于坩埚中;S5.将坩埚推入到管式炉中按照设定好的生长程序通入还原气体、碳源气体与惰性气体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程序结束降至室温取出得到目标三维架构烯碳复合粉体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效果明显,且能实现一定规模的生产,是一种新的制备烯碳架构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明,王杰,郝振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