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574发布日期:2024-04-08 13:4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施工中,跳仓法是利用混凝土在没有彻底凝固前容易将内应力释放出来的“抗与放”特性原理,将建筑物地基或大面积砼平面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隔一段浇一段。

2、跳仓法对于减少超长、超厚、超薄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效果显著。底板分段长度不宜大于40m,侧墙和顶板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6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天,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3、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表面整平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所需强度,若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短时间温度变化过大,则会导致混凝土开裂,从而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混凝土养护过程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用温度调控装置,包括:

4、定位板,固定连接待养护混凝土的侧壁,所述定位板的顶端超出待养护混凝土的顶端;

5、保温件,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顶端,所述保温件盖合于待养护混凝土并与待养护混凝土之间形成控温间隙,所述保温件能够延缓混凝土热量的丧失;

6、控温件,连接所述保温件,所述控温件能够感受并控制所述控温间隙内的温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通过将定位板放置于待冷凝的混凝土侧壁并固定于地面,然后将保温件放置于相对的两块定位板之上,通过将保温件与定位板的顶端滑动连接,使得保温件盖合待养护的混凝土表面,从而减少待养护的混凝土表面的空气流通,并通过保温件减缓待养护的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流失速度,通过设置于控温间隙内的控温件感受并调控控温间隙内的温度,从而控制待养护的混凝土的温度下降速度,使得混凝土的冷却速度按照合理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降低了混凝土养护过程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概率。

8、可选的,所述保温件包括保温膜和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正对待养护混凝土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顶端,所述保温膜盖设于所述支撑杆背离待养护混凝土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滑动连接定位板,为保温膜提供支撑,从而使得将支撑杆从定位板一端滑动至另一端的时候能够将保温膜盖合在待养护的混凝土上方。

10、可选的,所述保温膜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保温膜的另一端连接有卷收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保温膜的一端连接卷收器,从而使得支撑杆还未从定位板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时,连接支撑杆的保温膜不会掉落至待养护的混凝土上,从而降低了保温膜与待养护的混凝土抵接时导致混凝土表面形状发生改变,或保温膜被混凝土划破的概率。

12、可选的,所述卷收器包括卷收杆和卷收电机,所述保温膜固定连接所述卷收杆,所述卷收电机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卷收杆的两端,所述卷收杆的两端与所述卷收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卷收杆与保温膜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卷收电机转动卷收杆能够实现收拢保温膜或放开保温膜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控温件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压力阀,所述温度感应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压力阀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并连通所述通水孔,所述压力阀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正对所述控温间隙,所述压力阀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雾化盖,所述温度感应器能够控制所述压力阀的开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支撑杆内通入水,从而影响控温间隙内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感受控温间隙内的温度,当控温间隙内的温度过高时,通过控制压力阀打开,使得支撑杆内的水从雾化盖雾化喷出,从而实现迅速吸收控温间隙内的热量,降低控温间隙内的温度,从而通过热传递效应降低待养护混凝土的目的。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间隔布设有升温器,所述升温器用于升高通向所述支撑杆内的水的温度,所述温度感应器能够控制所述升温器的启停。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温度感应器感受到控温间隙内的温度下将过快时,温度感应器控制升温器升温,使得支撑杆内的水温度上升,支撑杆内的水流经控温间隙内时,支撑杆内的水能够将水中的热量传递到控温间隙中,提高控温间隙内的温度,进而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降低混凝土因温度下降过快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概率。

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通水管,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通水管,所述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升温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水管和/或第二通水管的外壁,所述第一通水管和/或第二通水管内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促进支撑杆内的水的流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连通,使用循环泵促进支撑杆内水的循环流动,从而降低了支撑杆内各部分水温不同,从而影响混凝土个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概率。

20、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水管和/或所述第二通水管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定位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水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入水管能够给及时向第一通水管或第二通水管内通水对支撑杆内循环的水进行补充,从而降低支撑杆内的水流失从而起不到调控控温间隙内温度作用的概率,排水孔能够降低待养护混凝土表面被水覆盖影响混凝土养护的概率。

22、可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外套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定位板可拆卸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槽的外面套设防护壳,防止在未安装保温件之前外界的杂物进入滑槽内从而影响滑槽与保温件的配合。在将保温将安装在定位板上时将防护壳去除,从而实现保温件的安装。

24、可选的,所述保温膜的材料为不透光的软薄膜。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膜不透光,降低了待养护混凝土在养护时受太阳光照的影响,软薄膜方便了保温膜的收卷,从而方便了温度调控装置的存储和运输。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通过在待养护的混凝土侧壁放置定位板,在定位板的顶端滑动连接保温件,通过保温件将待养护混凝土盖合,由控温件控制控温间隙内的温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最终实现独一混凝土温度下降速度的控制,降低了混凝土养护过程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概率;

28、2.将保温件设置成保温膜和支撑杆,通过卷收器控制保温膜,使得保温膜能够随支撑杆的滑动而展开,进而降低了保温膜与待养护的混凝土接触的概率,降低了保温膜在盖合待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被混凝土划破或影响混凝土定型的概率;

29、3.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受控温间隙内的温度,当控温间隙内温度下降速度过快时,温度传感器控制升温器工作,从而提高支撑杆内水的温度,达到提高控温间隙内温度的效果。当控温间隙内温度上升过快时,温度传感器控制压力阀开启,从而使得支撑杆内的水从雾化盖内喷出,达到降低控温间隙内温度的效果,最终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变化速度的调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