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9640发布日期:2024-03-18 18: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玻璃盖板,尤其涉及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


背景技术:

1、随着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玻璃盖板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与独特的耐磨性而应用于车载显示屏等领域。但是玻璃盖板在应用于车载显示屏时,若周围有强光源如太阳、日光灯等存在,屏幕上会形成强烈的眩光,使得屏幕图像的可视性降低,在影响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视觉感官带来冲击。

2、为了避免玻璃盖板产生眩光,工业上通常会进行防眩光处理。传统的防眩光处理工艺是用玻璃蒙砂粉配成的溶液或其他化学原料对表面进行处理,再经过抛光,使产品与原基材相比,对可见光具有较低的反射比,从而降低环境干扰,提升视觉效果。但该工艺操作复杂,已逐渐被淘汰。现有常用的防眩光处理工艺是通过化学药剂蚀刻基材,将基材表面可控地刻蚀成均匀的凹凸结构,制成的防眩光基材表面,并保证屏幕图像的清晰性。但是该工艺良率低下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3、由此可知,目前需要加紧对车载显示屏等电子设备的抗眩光工艺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考虑到车载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常被频繁的触摸操控,极易形成指纹等玷污,既降低屏幕图像的清晰性,又影响外观。工业上为了同时达到防眩和防污的目的,通常是先在基材上形成防眩涂层,再在防眩涂层上镀防污涂层。但这种二次涂布方法形成的涂层之间没有附着力,并且所得涂层性能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通过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以及氟端基基团的涂层,赋予玻璃盖板防眩以及抗污功能,使其有效应用于车载显示屏。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玻璃盖板的表面,以在玻璃盖板的表面形成基底涂层;

4、(2)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以在基底涂层的表面形成sio2颗粒涂层,即得到所述防眩光涂层。

5、优选地,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以及溶剂;

6、优选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剂为正己烷。

7、优选地,所述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玻璃盖板的表面,具体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旋涂于玻璃盖板的表面,在20-40℃下固化3-5h,即在玻璃盖板的表面形成基底涂层。

8、优选地,所述硅氧烷的组合物包括四烷氧基硅烷以及氨基硅烷偶联剂;

9、优选地,四烷氧基硅烷为四甲氧基硅烷或四乙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0、优选地,所述四烷氧基硅烷以及氨基硅烷偶联剂的体积比为4-6:1。

11、优选地,所述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具体包括: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旋涂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浸入稀盐酸中5-10min,再在80-100℃下固化30-60min,即在基底涂层的表面形成sio2颗粒涂层;

12、优选地,所述稀盐酸的ph为3-4。

13、优选地,所述硅氧烷的组合物还包括氟代烷基硅烷;

14、优选地,所述四烷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以及氟代烷基硅烷的体积比为4-6:1:1-2。

15、优选地,所述氟代烷基硅烷为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16、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眩光涂层,其是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1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显示屏,其包括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表面具有上述防眩光涂层。

1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通过在玻璃盖板上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基底涂层,再通过在该基底涂层上涂覆硅氧烷的组合物,当与盐酸反应后,即可在上述聚二甲基硅氧的基底涂层表面上形成sio2的颗粒涂层。上述制备方法,由于可以使硅氧烷酸化后形成的sio2颗粒类似镶嵌在pdms(聚二甲基硅氧)表面上,因而构建出了一种具有特定微观凹凸结构的表面,提高了最终所得涂层的防眩光性能;而且进一步地,考虑到sio2颗粒层表面存在大量的si-oh活性表面位点,当在上述底涂层上涂覆硅氧烷以及氟代烷基硅烷的组合物,那么氟代烷基硅烷就可以在sio2颗粒避免形成键合,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含氟杂化的sio2颗粒涂层。由于含氟基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疏油性,因此对于指纹带来的油脂和碎屑,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粘附,提高了最终所得涂层的抗指纹性能。

19、本发明中,通过在聚二甲基硅氧基底表面上构建sio2颗粒涂层,其可以促使sio2颗粒在pdms表面形成镶嵌,相比于传统直接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基材表面形成sio2颗粒涂层,前者可以有效构建出一种均匀的粗糙微结构,从而发挥更加稳定的防眩光效果;与此同时,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构建该sio2颗粒为含氟杂化结构,获得防污特性,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二次涂布工艺造成的防眩和抗指纹涂层之间附着力不强的缺陷,又可以在手指接触时不会在表面留下痕迹或留下痕迹很容易被清除掉。



技术特征:

1.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催化剂以及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玻璃盖板的表面具体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旋涂于玻璃盖板的表面,在20-40℃下固化3-5h,即在玻璃盖板的表面形成基底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的组合物包括四烷氧基硅烷以及氨基硅烷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具体包括: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旋涂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浸入稀盐酸中5-10min,再在80-100℃下固化30-60min,即在基底涂层的表面形成sio2颗粒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的组合物还包括氟代烷基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代烷基硅烷为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8.一种防眩光涂层,其特征在于,其是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9.一种车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表面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防眩光涂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所述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玻璃盖板的表面,以在玻璃盖板的表面形成基底涂层;将硅氧烷的组合物涂覆于上述基底涂层的表面,以在基底涂层的表面形成SiO2颗粒涂层,即得到所述防眩光玻璃盖板涂层。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防眩光涂层的方法及车载显示屏,通过在玻璃盖板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以及氟端基基团的涂层,赋予玻璃盖板防眩以及抗污功能,使其有效应用于车载显示屏。

技术研发人员:向中华,向阳,赵建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简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