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769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技术背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等动植物营养成分,有机质含量6%9%,是一种极具利用价值的废弃资源。目前,我国为治理水域水体水质恶化而采取的疏浚清淤工程产生的疏浚淤泥量日益增加。例如,上海仅苏州河治理就需疏浚淤泥数10万m太湖淤泥的蓄积总量为19.12亿m3。由于疏浚淤泥具有泥量大,含水率较高,组成成分复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若处置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对疏浚淤泥的处理和处置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疏浚淤泥常规的处置方式主要有堆放,吹填和海洋抛泥等方法,这些处置方法在解决了淤泥出路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单纯堆放而不采取其它控制措施,一方面会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会由于雨水的冲刷又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其中有益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吹填处理的最大问题就是吹填用地问题,吹填地基一般非常软弱,在后期开发使用时需要花费昂贵的地基处理费用。此外,吹填施工往往出现泥水向围堰外部扩散,引起二次污染。海洋抛泥会直接造成渔场破坏,对海洋环境产生极大的直接和潜在影响,很多国家已经立法禁止。与其他技术相比,淤泥堆肥具有独特的优点,如节省费用、不破坏原有生态、去污效率高、减少堆场节约用地、减轻二次污染等,其最关键还是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利用淤泥制作成肥料来改良土壤,如公开号为CN1262242A的一种"淤泥处理方法",公开号为CN1393427A的一种"处理淤泥成复合机肥生产线",公开号为CN1562904A的一种"污淤泥转为有机肥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1081716A的"一种淤泥处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用淤泥直接与辅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立即高温出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未经过高温发酵,其安全利用问题堪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pH值适合大多数农作物、蛔虫卵死亡率高、大肠菌含量少、发芽指数高、无植物毒性的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淤泥4份、农业废弃物12份、木屑12份和猪粪12份准备原料,单位为体积份;将淤泥、稻壳和猪粪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堆制于铺设有通风管道的平台上,形成堆料;控制堆料的含水率为60%70%,在所述堆料的外表面用木屑铺被保温,形成堆肥;b、形成堆肥后,启动通风管道,向堆肥通入空气,通风管道的通风量控制在每立方米堆料每分钟通入0.050.2m3的空气,通风管道每23h启动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40min;c、堆肥通气后,使堆肥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在此阶段,每隔57天翻堆一次,把堆肥搅拌均匀,2528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让堆肥自然通风,即制得有机肥。所述的农业废弃物为稻壳、麦壳或者废菇渣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所述堆肥的纵切面呈等腰梯形,堆底宽为2.53.0米,堆顶宽为11.5米,堆高为1.21.5米。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有机肥pH值为6.97.43,蛔虫卵死亡率为96%98%,大肠菌值为10—110—2,总镉值为0.7mg/kg,总荥值为0.030.07mg/kg,总铅值为57mg/kg,总镉值为0.760.87mg/kg,总砷值为7.38.lmg/kg,而且该有机肥发芽指数为70%75%,即无植物毒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淤泥、稻壳、猪粪和木屑的基本理化性质见下表原料容重(g/cm3)含水率(%)有机质(g/kg)全氮(g/kg)全磷淤泥1.117.500.2339.231.901.20稻壳0.106.130.12424.203.801.20木屑0.236.800.39476.401.902.30猪粪0.227.590.78383.0019.008.90(i)混合料配制将干化淤泥、稻壳、猪粪和木屑按体积比4:2:i:i进行人工混合均匀,测定原料含水率达到68%。通风管网上铺设10cm厚稻草,将混合好的物料均匀铺于通风管道上,堆肥纵切面呈梯形,堆底宽3米,上表面宽1.5米,堆高1.2米,堆肥外层用木屑铺被保温。控制通风量0.lmVm3堆料.min,隔2h通风30min。(2)堆肥2天后温度升至6(TC,高温期保持8天,后堆肥温度逐渐下降,进入后熟阶段。堆肥堆置25天,测定发芽指数达70%,表明上述发酵产物已无植物毒性。产品外观呈茶褐色、结构疏松、没有恶臭、不吸引蚊蝇,堆肥可见较多白色的菌斑。分析堆肥各项指标pH值7.18,蛔虫卵死亡率98%、大肠菌值10—110—2、总镉0.4mg/kg,总汞0.04mg/kg,总铅5mg/kg,总镉0.87mg/kg,总砷8.lmg/kg。(3)堆肥大田试验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供试作物小麦,试验设两个处理,A为无肥对照,B施淤泥堆肥38t/hm2。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与处理A相比,有效穗增加2.3万穗/亩,穗粒数增加5.4粒,千粒重增加3.9g,亩产增加84.88kg,说明施用淤泥堆肥可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为小麦增产打下良好基础。[0021]表1小麦田间调查记载及产量情况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0023]实施例2(i)混合料配制将干化淤泥、稻壳、猪粪和木屑按体积比4:i:2:i进行人工混合均匀,测定原料含水率达到60%。通风管网上铺设10cm厚稻草,将混合好的物料均匀铺于通风管道上,堆肥纵切面呈梯形,堆底宽3米,上表面宽1.5米,堆高1.2米,堆肥外层用木屑铺被保温。控制通风量0.05m3/m3堆料.min,隔2h通风30min。(2)肥堆2天后温度升至55t:,高温期保持10天,后堆温逐渐下降,进入后熟阶段。堆肥堆置25天,测定发芽指数达75%,表明上述发酵产物已无植物毒性。产品外观呈茶褐色、结构疏松、没有恶臭、不吸引蚊蝇,堆肥可见较多白色的菌斑。分析堆肥各项指标pH值6.90,蛔虫卵死亡率96%、大肠菌值10—110—2、总镉0.5mg/kg,总汞0.03mg/kg,总铅7mg/kg,总镉0.82mg/kg,总石申7.3mg/kg。(3)堆肥大田试验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供试作物玉米,试验设两个处理,具体见表2,其中A为无肥对照,B施淤泥堆肥32t/hm2。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B与处理A相比,穗长增加4.3cm,穗粒数增加117.1粒,千粒重增加43.3g,亩产增加146.60kg,说明施用淤泥堆肥可改善玉米的生物学性状,为玉米增产打下良好基础。表2玉米田间调查记载及产量情况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0029]实施例3(i)混合料配制将干化淤泥、稻壳、猪粪和木屑按体积比4:i:i:2进行人工混合均匀,测定原料含水率达到63%。通风管网上铺设10cm厚稻草,将混合好的物料均匀铺于通风管道上,堆肥纵切面呈梯形,堆底宽3米,上表面宽1.5米,堆高1.2米,堆肥外层用木屑铺被保温。控制通风量0.lmVm3堆料.min,隔2h通风30min。(2)肥堆温度2天后升至5(TC,高温期保持7天,后堆温逐渐下降,进入后熟阶段。堆肥堆置25天,测定发芽指数达71%,表明上述发酵产物已无植物毒性。产品外观呈茶褐色、结构疏松、没有恶臭、不吸引蚊蝇,堆肥可见较多白色的菌斑。分析堆肥各项指标PH值7.43,蛔虫卵死亡率97%、大肠菌值10—110—2、总镉0.7mg/kg,总汞0.07mg/kg,总铅6.2mg/kg,总镉0.76mg/kg,总石申7.6mg/kg。(3)堆肥大田试验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供试作物黄瓜,试验设两个处理,A为无肥对照,B施淤泥堆肥37t/hm2。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B与处理A相比,黄瓜雌花数、雌花节率、座瓜率和亩产都有显著提高,说明施用淤泥堆肥可增加黄瓜的产量。表3不同处理黄瓜生育指标及产量的调查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淤泥与辅料混合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得结构疏松、外观茶褐色的堆肥,其蛔虫卵死亡率、大肠菌值、重金属等各项指标符合有机肥标准。将本发明淤泥堆肥施用于蔬菜及大田作物,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表现出种苗齐壮、茎叶粗壮、开花早、座瓜率与产量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等现象。此外我们还在花卉、林木、草坪等经济作物上做堆肥施用效果试验,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权利要求一种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淤泥4份、农业废弃物1~2份、木屑1~2份和猪粪1~2份准备原料,单位为体积份;将淤泥、稻壳和猪粪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堆制于铺设有通风管道的平台上,形成堆料;控制堆料的含水率为60%~70%,在所述堆料的外表面用木屑铺被保温,形成堆肥;b、形成堆肥后,启动通风管道,向堆肥通入空气,通风管道的通风量控制在每立方米堆料每分钟通入0.05~0.2m3的空气,通风管道每2~3h启动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40min;c、堆肥通气后,使堆肥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在此阶段,每隔5~7天翻堆一次,把堆肥搅拌均匀,25~28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让堆肥自然通风,即制得有机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废弃物为稻壳、麦壳或者废菇渣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的纵切面呈等腰梯形,堆底宽为2.53.0米,堆顶宽为11.5米,堆高为1.21.5米。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疏浚淤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淤泥、稻壳和猪粪搅拌均匀后进行混合堆制,堆肥外层用木屑铺被保温,启动通风管道,向堆肥通入空气,堆肥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后,每隔5~7天翻堆一次,把堆肥搅拌均匀,25~28天后关闭通风管道,让堆肥自然通风,即制得有机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有机肥pH值为6.9~7.43,蛔虫卵死亡率为96%~98%,大肠菌值为10-1~10-2,总镉值为0.7mg/kg,总汞值为0.03~0.07mg/kg,总铅值为5~7mg/kg,总镉值为0.76~0.87mg/kg,总砷值为7.3~8.1mg/kg,而且该有机肥发芽指数为70%~75%,即无植物毒性。文档编号C05F17/00GKCN101698619SQ200910213176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发明者杨艳丽申请人: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EndNote,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