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培养基以及其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9365156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袋料培养基以及其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栽培方法,具体涉及的是袋料培养基以及其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桑黄,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类真菌。学名Phellinus Linteus,中文名裂蹄针层孔菌,俗称桑臣、桑黄菇等;是寄生于桑树等阔叶树的一种药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据《药性论》记载:味甘辛,无毒。《全国中草药汇编》则记载桑黄具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等功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有效率最佳的药用真菌。
[0003]桑黄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1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裙菌目(Aphyl 1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taceae)、木层孔菌属(Phel Iinsu),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
[0004]桑黄菌子实体多年生,硬木质,无柄,侧生。菌盖扁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厚1.5?10厘米。有黄色翻边,底部面亦颜色鲜黄。菌肉蛋黄色或浅咖啡色,木质。桑黄菌属于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据《药性论》记载:桑黄性甘平、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近年来,随着桑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报道,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
[0005]野生的桑黄生境非常特殊、复杂,导致其数量非常稀少,加上人工栽培难度大,这极大的限制了桑黄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人工的栽培方面的研究较少见。目前韩国学者采用室外荫棚木段埋畦栽培桑黄取得成功。日本也开展了桑黄栽培产业,并具有相当规模,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国内对桑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现在也有少量摸索性的试验,但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造成产量低,形成的子实体质量差(不成形),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国内尚不成熟,存在着技术要求高,培养条件苛刻、生长周期长等问题。
[0006]由于桑黄的抗癌机理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市场上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人们无节制地开采野生桑黄,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无法恢复,而人工生产技术又不成熟。因此,研究和发展桑黄的人工栽培新方法,这对于满足市场的需求非常重要。
[0007]目前人工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桑树、杨树、栎树的段木栽培为主,另一种是代料栽培。因而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段木栽培还是代料栽培的方式,其均不能有效保证生长出来的桑黄子实体达到质量和重量并存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栽培技术并不能有效使收获的桑黄子实体达到质量和重量并存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袋料培养基以及其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0009]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袋料培养基,包括柞树段木,设置在柞树段木两端的培养基,以及包裹该柞树段木和培养基的聚丙烯通袋;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份:
70?85份的桑枝木肩,5?15份的麦麸,0.5?1.5份的葡萄糖,I?3份的生石灰,I?2份的过磷酸钙;所述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0?65% ;所述柞树段木两端培养基的添加量均为柞树段木体积的5?10%。
[0010]桑黄以桑树长出来的子实体为佳,因此代料栽培中利用桑枝木肩基材进行培养,能够提供最佳生长条件,提高其品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大量的蚕桑废弃资源,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0011]同时,虽然桑树枝木段培养基上的桑黄菌丝生长良好、菌蕾出现时间早,具有常规段木栽培的栽培方式简单、不需要灭菌、品质好等优点,但桑黄生长也同时具有段木栽培的周期比较长、产量低等缺点;同时段木栽培需要大量的木段、木材,成材的桑木资源有限,都用桑树段木的话,不仅无法形规模化生产,并且不环保。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有效达到质量和重量并存的效果,本发明采用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组合培育的方式。
[0012]又因菌丝的生长具有向营养丰富且易吸收地方生长的趋势,因而,如果组合培育方式中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之间的比例不合理会影响桑黄子实体的质量或重量。即当比例过大时,容易导致代料栽培处生长出的桑黄子实体过多,进而导致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染杂菌等问题,进而影响质量;当比例过小时,容易导致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菌丝生长不能达到饱和,进而影响重量;综上可知,桑黄栽培技术容易出现前期污染率高、后期生长营养不足的问题,因而合适的代料栽培与椴木栽培比例是获得高质量和高重量桑黄子实体的重要因素。
[0013]本发明中采用上述培养基作为代料,选择为柞树作为段木栽培所用木料,设置两端培养基体积分别为柞树段木体积的5?10%。上述设置后,有效解决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染杂菌等问题,培养基的设置有效促进桑黄菌丝的生长,促使菌丝大量萌发,提高产量;同时,通过柞树段木的设置,有效使萌发的菌丝较为均匀的生长出子实体原基,避免子实体原基部分密集导致质量不高的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的检测结果如实施例1?实施例3所示,通过实施例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能有效达到质量和重量并存的效果。
[0014]进一步,为了有效达到子实体原基分布均匀的目的,同时有效提高柞树段木内菌丝可吸收的碳源含量,所述柞树段木长度在16?18cm之间且直径为12?16cm,该柞树段木通过干燥后用1%的白糖水浸泡直至完全渗透。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柞树段木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后,再用1%的白糖水浸泡直至完全渗透。
[0016]通常来说,柞树段木越干燥,能够吸收白糖水的含量越多,即柞树段木中可吸收的碳源物质越多,进而越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提高产量及质量。但经过多次实验探讨可知,该柞树段木水含量为15?20%时用1%的白糖水浸泡,其生产出的桑黄子实体的质量和产量均能明显提尚。
[0017]优选地,所述聚丙烯通袋的规格为25*45cm,聚丙烯通袋的两端用塑料绳扎紧,同时在聚丙烯通袋的中间再扎一次。
[0018]袋料培养基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袋料培养基
(11)分别制成柞树段木、含水率为60?65%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70?85份的桑枝木肩,5?15份的麦麸,0.5?1.5份的葡萄糖,I?3份的生石灰,I?2份的过磷酸I丐;
(12)将培养基添加到柞树段木两端,并采用聚丙烯通袋对培养基和柞树段木进行包裹;该柞树段木两端培养基的添加量均为柞树段木体积的5?10% ;
(2)将桑黄原种接种到袋料培养基内进行培养;
(3)当袋料培养基内的桑黄原种的菌丝长满栽培袋,且菌丝呈金黄色或者栽培袋内开始出现突起的瘤状桑黄子实体原基时,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转移至出菇棚进行出菇培养。
[0019]本发明人探索出了最适合于桑黄各个生长阶段最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子,通过人工精确控制出菇室内的相对湿度(采用加湿器控制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子,在保证桑黄子实体质量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桑黄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具有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省时省力等优点。
[0020]作为最优地设置方式,所述栽培袋在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85?90%的出菇棚中培育长出耳芽,当耳芽的生长时间达到15?25天后,再将出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由85?90%调整到95?98%培育即可;该出菇棚中的温度控制为22?26°C,0)2浓度低于1500ppm,光照度控制在200?3501x。
[0021]S卩,当桑黄菌丝在出菇棚里长出耳芽后,且耳芽的生长时间达到15?25天后,此时将出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由85?90%调整到95?98%,更加有利于桑黄耳芽的生长,所得到的桑黄菇的质量也达到最佳。同时将温度设置在22?26°C时,尽管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8%,桑黄子实体感染杂菌的现象也非常少见。
[0022]优选地,所述桑黄原种在袋料培养基内的培育条件为:24?28°C恒温培养,空气湿度50?70%,栽培袋内培养基湿度60?65%,光照强度10?30Lux,换气次数I?5次/天,每次换气的时间5?30min。
[0023]进一步,所述栽培袋的制备方法为:将选取柞树段木,干燥后由1%的白糖水浸泡渗透完全后装入聚丙烯通袋中,在聚丙烯通袋两端分别添加培养基后扎紧即可。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柞树段木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后,再用1%的白糖水浸泡直至完全渗透。
[00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培养基的设置有效促进桑黄菌丝的生长,促使菌丝大量萌发,提高产量;同时,通过柞树段木的设置,有效使萌发的菌丝较为均匀的生长出子实体原基,避免子实体原基部分密集导致质量不尚的冋题,进而有效提尚广品质量;
2、本发明具有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技术完善、具备可重复性、经济效益佳等优点;且本发明培养出的桑黄子实体近似野生桑黄,质量稳定,培养方式简单,非常适用于具有药用价值的桑黄子实体规模化栽培;
3、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桑枝、柞树等资源,能够有效减少段木资源的浪费,利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7]实施例1
袋料培养基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