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三氟-2-氯乙烷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3637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1,1-三氟-2-氯乙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 1, 1-三氟-2-氯乙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 1, 1-三氟-2-氯乙烷的商品名称为HCFC-133a,是制备环保型制冷剂 HFC-134a(化学名称为1, 1, 1_三氟_2_氟乙烷)的中间体,也可制备三氟乙醇、HCFC-123 等,HCFC-133a的制备方法在国内外已有众多的报道,在已公开的众多合成路线中,只有以 三氯乙烯或四氯乙烯为原料的两条合成路线具有工业价值。其中,以三氯乙烯为原料的合 成路线具有反应步骤简短、副产物少的优点,此合成路线优于以四氯乙烯为原料的合成路 线。目前,在已形成1, 1, 1-三氟-2-氯乙烷工业化生产的厂家中,多数采用三氯乙烯路 线。1991年英国ICI公司建成全世界第一套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此后,美国杜邦公司、 法国阿托公司、日本大金公司、意大利奥斯蒙特公司、德国赫司特公司等相继建立5000吨/ 年-10000吨/年工业生产装置。在以上各公司中,除杜邦公司因与其它产品联产而采用四 氯乙烯路线外,其余均采用三氯乙烯工艺路线。由于三氯乙烯的应用范围较广、市场需求 量大,此原料十分紧张,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的市场价格在9000元/吨左右。三氯乙烯的 高昂价格是直接影响环保型制冷剂HFC-134a广泛推广应用主要原因,降低环保型制冷剂 HFC-134a的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其中低成本合成1, 1,
1- 三氟-2-氯乙烷是关键,申请人通过长期的试验探索出利用1, 1, 2, 2-四氯乙烷、1, 1, 1,
2- 四氯乙烷或它们的混合物为原料合成1, 1, 1-三氟-2-氯乙烷的方法,能大幅度降低1, l,l-三氟_2-氯乙烷的制备成本,每吨可降低3000元 3500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1, 1, 1, 2-四氯乙烷与无水氟化氢为原料制备1, 1, l-三氟-2-氯乙烷(HCFC-133a)的方法。
本发明的合成化学方程式为
7 H SbCI5 V H
a + 3HF^ 、、 +湖
CI I F I
CI F本发明所用原料如下 ①1,1,1,2-四氯乙烷;②无水氟化氢;③催化剂SbCls;④氯气;①l,l,l,2-四氯
乙烷为市购产品,北京金实开诚化工有限公司产销,1,1,1,2_四氯乙烷的物化性质为 国标编号61556 CAS号79-34-5 中文名称1,1,1,2_四氯乙烷
英文名称Tetrachloroethane 别名偏四氯乙烷;不对称四氯乙烷 分子式C2H2C14 ;C13CCH2C1 分子量167.85 蒸汽压0. 80kPa(25°C ) 熔点-68. 1°C 沸点138. 2°C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密度相对密度(水=1) 1. 60g/ml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似氯仿的气味的液体,性质稳定 结构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 ②无水氟化氢为强酸,为市购产品。
③催化剂SbCl5为市购产品;
氯气Cl2为市购产品; 制备方法为在高压反应釜内先加入催化剂五氯化锑,再加入无水氟化氢,无水 氟化氢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摩尔质量的1. 2 1. 8倍,边加入边缓慢升温到80°C 90°C, 然后将由1,1,1,2-四氯乙烷和无水氟化氢按1 : 3 1 : 6的摩尔比连续加入,其中1, 1,1,2-四氯乙烷每小时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质量的十分之一,通过控制反应釜的出气阀 控制反应产物的出料速度,确保反应釜内的压力在0. 8 1. OMpa之间,在反应进行5 8 小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每小时通入氯气的量为五氯化锑质量的0. 1% 0. 3% ;所 得反应产物为含有氟化氢、氯气、氯化氢和HCFC-133a的混合气体,此产物先经过水冷至 2(TC 3(TC,再用零下15t:的盐水进行深冷,然后通入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洗釜进行 碱洗得HCFC-133a气体,该气体经分子筛干燥,再经分馏塔分馏得到纯度在99. 6 %以上的 HCFC-133a成品,分馏压力为0. 7Mpa 1. 5Mpa,分馏塔釜温为60°C 9(TC,分馏塔顶温为 30°C 50°C,以1,1,1,2-四氯乙烷计算,其综合收率为92% 96%。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1, 1, 1,2_四氯乙烷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SbCl5作用下 生成HCFC-133a,催化剂SbCl5在反应开始加入时为五氯化锑,当通入无水氟化氢时则形成 Sb&Cl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中产生的大量氯化物会使催化剂中的锑转化为三价态从而 失去活性,为使催化剂保持活性,需要向反应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 在整个反应中,1, 1, 1, 2-四氯乙烷、无水氟化氢、氯气的通入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1, 1, 1, 2-四氯乙烷通入量过大会降低反应的选择性,反之则降低了反应的生产效率;无水 氟化氢的通入量过大可保持催化剂的高含氟量、抑制副反应的发生,但同样降低了反应的 生产效率,反之,则使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氯气通入量过大同样会增加副反应的发生,反 之则不能有效地保持催化剂的活性。所以,反应中各个物质量的加入都有严格的控制,这样 才能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由于本发明不使用价格较高的三氯乙烯而采用1,1,1,2-四氯乙烷,其价格只有CN 5000 6000元/吨,所用其它原料(无水氟化氢、氯气)和催化剂(五氯化锑)都与三氯 乙烯合成法中所用原料相同,制备工艺要求相似,制备成本相当,所得产物相同,经实际试 验测算,生产每吨HCFC-133a成品可直接降低成本3000 3500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阐述本发明方法,但本发明的内容完全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 例。 实施例1 在15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450g五氯化锑,再由反应釜底部加入36. 12g无 水氟化氢,即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摩尔质量的1. 2倍,边加入边慢慢升温,加完 无水氟化氢后温度控制在8(TC 9(TC,然后按每小时45g的量加入1,1,1,2-四氯乙烷, 同时加入无水氟化氢,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1, 1, 1, 2-四氯乙烷的3倍摩尔质量,即质量 为16. 07g/小时,通过调节出料速度将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0. 8 1. OMpa之间,反应进行 5小时后开始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通氯量为每小时0. 45g/小时,所得反应产物为含有氟 化氢、氯气、氯化氢和HCFC-133a的混合气体,此产物先经过水冷至20°C 3(TC,再用零下 15°C的盐水进行深冷,然后通入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洗釜进行碱洗得HCFC-133a气体, 该气体经分子筛干燥,再经分馏塔分馏得到纯度在99. 6%以上的HCFC-133a成品,分馏压 力为0. 7Mpa 1. 5Mpa,分馏塔釜温为60°C 90°C ,分馏塔顶温为30°C 50°C,以1, 1, 1, 2-四氯乙烷计算,其综合收率为92. 3% 。
实施例2 在15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450g五氯化锑,再由反应釜底部加入54. 18g无 水氟化氢,即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摩尔质量的1. 8倍,边加入边慢慢升温,加完 无水氟化氢后温度控制在8(TC 9(TC,然后按每小时45g的量加入1,1,1,2-四氯乙烷, 同时加入无水氟化氢,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1, 1, 1, 2-四氯乙烷的6倍摩尔质量,即质量 为32. 14g/小时,通过调节出料速度将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0. 8 1. OMpa之间,反应进行 6小时后开始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通氯量为每小时0. 45g/小时,所得反应产物为含有氟 化氢、氯气、氯化氢和HCFC-133a的混合气体,此产物先经过水冷至20°C 3(TC,再用零下 15°C的盐水进行深冷,然后通入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洗釜进行碱洗得HCFC-133a气体, 该气体经分子筛干燥,再经分馏塔分馏得到纯度在99. 6%以上的HCFC-133a成品,分馏压 力为0. 7Mpa 1. 5Mpa,分馏塔釜温为60°C 90。C,分馏塔顶温为30°C 50°C,以1, 1, 1, 2-四氯乙烷计算,其综合收率为96%。
实施例3 在15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450g五氯化锑,再由反应釜底部加入36. 12g无 水氟化氢,即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摩尔质量的1. 4倍,边加入边慢慢升温,加完 无水氟化氢后温度控制在80°C 9(TC,然后按每小时45g的量加入1, 1, 1,2-四氯乙烷, 同时加入无水氟化氢,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1, 1, 1,2-四氯乙烷5倍摩尔质量,即质量 为26. 79g/小时,通过调节出料速度将反应釜内压力控制在0. 8 1. OMpa之间,反应进行 5小时后开始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通氯量为每小时0. 45g/小时,所得反应产物为含有氟 化氢、氯气、氯化氢和HCFC-133a的混合气体,此产物先经过水冷至20°C 3(TC,再用零下15°C的盐水进行深冷,然后通入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洗釜进行碱洗得HCFC-133a气体, 该气体经分子筛干燥,再经分馏塔分馏得到纯度在99. 6%以上的HCFC-133a成品,分馏压 力为0. 7Mpa 1. 5Mpa,分馏塔釜温为60°C 90。C,分馏塔顶温为30°C 50°C,以1, 1, 1, 2-四氯乙烷计算,其综合收率为94. 7% 。
权利要求
一种以1,1,1,2-四氯乙烷、无水氟化氢为原料制备1,1,1-三氟-2-氯乙烷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高压反应釜内先加入催化剂五氯化锑,再加入无水氟化氢,无水氟化氢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摩尔质量的1.2~1.8倍,边加入边缓慢升温到80℃~90℃,然后将1,1,1,2-四氯乙烷和无水氟化氢按1∶3~1∶6的摩尔比连续加入,其中1,1,1,2-四氯乙烷每小时的加入量为五氯化锑质量的十分之一,通过控制反应釜的出气阀控制反应产物的出料速度,确保反应釜内的压力在0.8~1.0Mpa之间,在反应进行5~8小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每小时通入氯气的量为五氯化锑质量的0.1%~0.3%;所得反应产物为含有氟化氢、氯气、氯化氢和HCFC-133a的混合气体,此产物先经过水冷至20℃~30℃,再用零下15℃的盐水进行深冷,然后通入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洗釜进行碱洗得HCFC-133a气体,该气体经分子筛干燥,再经分馏塔分馏得到纯度在99.6%以上的HCFC-133a成品,分馏压力为0.7Mpa~1.5Mpa,分馏塔的釜温为60℃~90℃,分馏塔的顶温为30℃~50℃,以1,1,1,2-四氯乙烷计算,其综合收率为92%~9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1,1,1,2-四氯乙烷与无水氟化氢为原料制备1,1,1-三氟-2-氯乙烷的方法,1,1,1,2-四氯乙烷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SbCl5作用下生成HCFC-133a,由于本发明不使用价格较高的三氯乙烯,采用1,1,1,2-四氯乙烷,其价格只有5000~6000元/吨,所用其它原料和催化剂都与三氯乙烯合成法中所用原料相同,制备工艺要求相似,制备成本相当,所得产物相同,经实际试验测算,生产每吨HCFC-133a成品可直接降低成本3000~3500元。
文档编号C07C17/35GK101696149SQ20091018509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何金峰, 张伟华, 陈刚, 陈建海 申请人: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