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n、s杂环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348206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n、s杂环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N、S杂环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I)化合物或者该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化合物的农用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线虫活性。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N、S杂环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含N、S杂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植物寄生线虫对植物危害极大,其几乎可以寄生在植物体内的任何部位,能通过取食活动对寄主植物造成机械损伤、掠夺寄主植物的营养,尤其是其食道腺分泌物会导致寄主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还会传播其它病原物或促进其它病原物的继发性侵染,引起寄主植物发生病害,造成产量损失。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通常能造成农作物减产10~4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1000亿美元,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0003]目前,农业上对线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广泛应用的化学杀线虫剂有涕灭威、硫线磷、克百威、丙线磷、苯线磷、噻唑磷、杀线威和特丁磷等,它们均属高毒性、高残留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人类与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低,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也会造成污染。另外,该类杀线虫剂的过量、频繁使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抗药性,使得线虫的防治难度逐渐加大。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寻找高效、低毒和选择性高的结构新颖的化学杀线虫剂,成为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和选择性高的结构新颖的化学杀线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6]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Q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u烷基、C2_6烯基、苯基、蔡基、硫服基、5兀或6元杂环或8元至12元杂芳二环环系,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卤素、氰基、硝基、C1^4烷基、CV4卤代烷基、C1^4烷氧基、氨基、CV4烷基胺基、C1^4烷基-羰基、C1^4烷氧基-羰基、C1^4烷基胺基-羰基或苯基胺基-羰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L为H,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p6烷基、C2_6烯基、苯基、蔡基、硫服基、5元或6元杂环或8元至12元杂芳二环环系,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卤素、氰基、硝基、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1^4烷氧基、氨基、C1^4烷基胺基、C1^4烷基-羰基、CV4烷氧基-羰基、C1^4烷基胺基-羰基或苯基胺基-羰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X、R各自独立地为氰基、硝基、三氟甲基、C(0)0R’、C(0)NR’ R 〃、三氟乙酰基或三氟甲磺酰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5元或6元杂环或8元至12元杂芳二环环系,所述的取代基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卤素、氰基、硝基、CV4烷基、Cy卤代烷基、羟基、羟基Cu烷基、CV4烷氧基、氨基、CV4烷基胺基、Cy烷基-羰基或Cu烷氧基-羰基。
7.一种农用组合物,其包含: (a)0.001-99.99重量%的权利要求1_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它们的组合;以及 (b)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用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杀灭或预防农林植物寄生线虫;或用作用于杀灭或预防农林植物寄生线虫的杀线虫剂组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杀线虫剂组合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惰性溶剂中,在碱存在下,首先将式A化合物与式B化合物反应,然后再与式C化合物(所述的式C化合物为ClC(Y) (CH2)nC(Z)Cl或BrC(Y) (CH2)nC(Z)Br)反应,从而形成式(I)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惰性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首先将式A化合物与式B化合物反应,然后再与式Cl化合物进行反应,从而形成式(II)化合物:


【文档编号】C07D277/34GK103965134SQ20131004096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徐晓勇, 李忠, 李春燕, 王高磊, 廖聘, 宋恭华, 邵旭升, 须志平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