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20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工程塑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碳酸钙颗粒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
背景技术
ABS工程塑料是指由丙稀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ABS工程塑料具有卓越的综合性能,但是它的性能还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对强度和刚度的较高要求,而且其价格较昂贵。
最常用的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增强剂是短玻璃纤维,采用挤出混合和注射成型技术可制造含短玻璃纤维的ABS工程塑料,可以有效地提高ABS工程塑料的强度和模量,对脆性聚合物基体还可以提高断裂韧性,然而,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成本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ABS工程塑料在模量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模量,以及降低成本,从而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含碳酸钙颗粒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制造工程塑料传统技术即混合挤出和注射成型方法,在工程塑料中添加碳酸钙颗粒,进一步提高ABS工程塑料的刚度,相应地,ABS工程塑料的硬度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提供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含有ABS工程塑料和碳酸钙颗粒,其中,碳酸钙颗粒的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所述的碳酸钙颗粒为平均粒径为2.6微米-6.5微米的碳酸钙颗粒;还进一步含有短玻璃纤维,所述的短玻璃纤维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所述的短玻璃纤维是平均直径为10--14微米的未处理或表面经处理的E-玻璃纤维。
本发明在普通的ABS工程塑料中添加体积含量为5%-20%的碳酸钙颗粒,可显著提高工程塑料的拉伸模量;在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中,添加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体积含量的5%-20%的碳酸钙颗粒,可进一步提高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拉伸模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进一步提高了ABS工程塑料的刚度,同时,降低了工程塑料的成本,本发明使用了简便的制造工程塑料的传统工艺,有效地提高了ABS工程塑料的综合性能,从而使ABS工程塑料具有更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实施例利用Werner & Pfleiderer ZSK 30双螺杆挤出机和BOY 22SDipronic双螺杆注射成型机制备本发明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挤出时的六个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200℃,220℃,225℃,225℃,230℃和230℃,型材挤出后立即在室温下放在水中冷却并切成小粒,经干燥后,再使用BOY 22S Dipronic双螺杆注射成型机(温度范围是210到230℃)制得试样,其组分和含量见表一,最后,测量本发明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拉伸、弯曲和断裂冲击性能,并与常规ABS工程塑料及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进行比较;测量的拉伸性能数据如表一所示表一

由表一可知,在ABS工程塑料中加入碳酸钙颗粒后模量可以得到近80%的提高。在含短玻璃纤维增强改性的ABS工程塑料中,加入碳酸钙颗粒,在对强度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刚度(模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工程上需要更高的刚度和更廉价改性ABS工程塑料时,我们可以选用碳酸钙颗粒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当工程上需要更高的强度、刚度和更廉价工程塑料时,我们可以选用短玻璃纤维和碳酸钙颗粒混杂增强ABS工程塑料。因而,本发明得到的一系列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上对ABS工程塑料在综合性能上的更高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含有ABS工程塑料和碳酸钙颗粒,其中,碳酸钙颗粒的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钙颗粒为平均粒径为2.6微米-6.5微米的碳酸钙颗粒。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含有短玻璃纤维,所述的短玻璃纤维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玻璃纤维是平均直径为10-14微米的未处理或表面经处理的E-玻璃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含有ABS工程塑料和碳酸钙颗粒,其中,碳酸钙颗粒的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所述的碳酸钙颗粒为平均粒径为2.6-6.5微米的碳酸钙颗粒;还进一步含有短玻璃纤维,所述的短玻璃纤维体积含量为该混杂增强型ABS工程塑料总体积的5%-20%;所述的短玻璃纤维是平均直径为10-14微米的未处理或表面经处理的E-玻璃纤维;本发明不仅克服了ABS塑料模量的不足,还进一步有效地提高短玻璃纤维增强型ABS工程塑料的模量,并且大大降低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C08K3/26GK1508186SQ02155679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付绍云, 李来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