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性质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32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性质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性质的薄膜。
背景技术
:薄膜片之间的"隔离物"。尽管这些颗粒防止"润湿效应",但它们不能有效对抗静电荷。在EP1232206中,描述了季铵盐作为抗静电组合物。但是,当用在聚碳酸酯中时,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显著黄化,这特别对聚合模制体和挤出物的透明白色配方而言是不合意的。全氟烷基磺酸的季铵盐及其作为热塑性塑料的添加剂的用途是已知的。例如,DE2506726描述了作为聚碳酸酯的脱模剂的全氟烷基磺酸的季铵盐。在DE10019416A1中,使用特定全氟烷基磺酸铵盐作为热塑性模制组合物中的抗静电剂。各种应用领域对薄膜的可加工性和其它性质提出高的要求。已经发现,迄今已知的抗粘连剂或抗粘连剂组合物对其它薄膜性质可能具有不利影响。例如,润滑剂或该添加剂组合物特别损害薄膜的透明度和光泽度。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光滑且结构化的表面彼此相对滑动、易分离、同时具有良好光泽值并且可用其避免薄膜片材分离问题的薄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是包含塑料组合物的薄膜,该塑料组合物包含U)70至99.499重量%的透明聚碳酸酯;(b)0.001至4重量%的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和(c)0.5至29,999重量%的硫酸钡,其中(a)、(b)和(c)的总和等于100重量%。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薄膜,其中所述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具有式(I)R-S03NR'R"R"'R""(I)其中R是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全氟化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R'是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R"、R"'、R""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卣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具有l至30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条件是R'、R"、R"'和R""中的至少一个不是乙基。本发辨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艰度,篡中應逸全氟统基嗜M4赞盐选白一全氟辛烷磺酸四丙铵盐,—全氟丁烷磺酸四丙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四丁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丁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四戊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戊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己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己铵盐,—全氟丁烷磺酸三甲基新戊基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二曱基二异丙基铵盐,—全氟辛烷磺酸三甲基新戊基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二甲基二新戊基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二曱基二新戊基铵盐,—全氟丁基磺酸N-甲基-三丙铵,一全氟丁基磺酸N-乙基-三丙铵,——全氟丁基磺酸四丙铵,一全氟丁基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全氟辛基磺酸N-甲基-三丁铵,一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二乙基曱铵,和—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三甲铵。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薄膜,其中所述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是全氟丁基磺酸二异丙基二甲铵。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薄膜,其中所述薄膜具有50微米至1000微米的厚度。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薄膜,其中所述薄膜包含至少一个共挤出层。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上述薄膜,其中所述共挤出层具有io至100微米的厚度。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案是包含上述薄膜的模制品。具体实^r式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薄膜实现该目的,该薄膜由包含670.000至99.499重量%透明聚-友酸酯和0.001至4,000重量%作为润滑刑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和0.500至29.999重量%硫酸钡的塑料组合物构成,所述成分的总和在每种情况下都为100重量%。所用硫酸钡具有0.5至IO微米,优选1至5微米的平均粒度。已经发现,令人惊讶地,包含70.000至99.499重量%透明聚碳酸酯、0.001至4.000重量%作为内部润滑剂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和0.500至29.999重量%疏酸钡的塑料组合物特别适用于制造这类薄膜。本发明的薄膜可以用光滑且结构化的表面彼此相对滑动并且易分离。该薄膜具有良好的滑动摩擦和抗静电性质。此外,它们具有出色的光泽值。意味着额外工艺步骤的额外涂布是不必要的。本发明的薄膜可优选在光滑表面的情况下,即在根据ASTMD1894-06测得的粗糙度(根据ISO4288的Rz)小于100納米的情况下表现出小于0.3的摩擦系数,并在根据ASTMD1894-06测得的粗糙度(根据ISO4288的Rz)大于5微米的情况下表现出小于0.25的摩擦系数。所述摩擦系数在此是指薄膜的相同表面上的摩擦系数。适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薄膜的聚碳酸酯是任何已知的聚碳酸酯。这些是均聚碳酸酯、共聚碳酸酯和热塑性聚酯碳酸酯。该聚碳酸酯优选具有18,000至40,000,优选26,000至36,000,特别优选28,000至35,000的通过在二氯甲烷或等重量苯酚/邻二氯苯混合物中在25。C下在乌氏粘度计中测量相对溶液粘度而测得的,通过光散射校准的重均分子量i^。该聚碳酸酯可通过已知方法,例如通过界面法或熔体酯交换法制备。通过界面法制备聚碳酸酯已在文献中多次描述可以例如参考H.Schnell,ChemistryandPhysicsofPolycarbonates,PolymerReviews,第9巻,IntersciencePublishers,NewYork1964第33页起;PolymerReviews,第10巻,"CondensationPolymersbyInterfacialandSolutionMethods",PaulW.Morgan,IntersciencePublishers,NewYork1965,Chap.Vm,第325页;Dres.U.Grigo、K.Kircher和P.R-Miiller"Polycarbonate"inBecker/Braun,Kunststoff-Handbuch,第3/1巻,Polycarbonate,Polyaeetale,Polyester,Celluloseester,CarlHanserVerlagMunich,Vienna1992,第118-145页以及专刑说明书EPO"7044A。此外,聚碳酸酯也可以由碳酸二芳酯和二酚通过在熔体中的已知聚碳7酸酯法(所谓的熔体酯交换法)制备,其例如描述在WO-A01/05866和WO-A01/05867中。酯交换法(乙酸酯法和苯基酯法)另外描述在例如US-A3,494,885;US4,386,186;US4,661,580;US4,680,371和US4,680,372中,以及EP-A26120、EP-A26121、EP-A26684、EP-A28030、EP-A39845、EP-A91602、EP-A97970、EP-A79075、EP-A146887、EP-A156103、EP-A234913和EP-A240301以及在DE-A1495626中。合适的二酚描述在例如US-A-PS2,999,835;3,148,172;2,991,273;3,271,367;4,982,014和2,999,846;GermanOffenlegimgsschriften1570703、2063050、2036052、2211956和3832396,法国专利说明书1561518、专论"H.Schnell,ChemistryandPhysicsofPolycarbonates,IntersciencePublishers,NewYork1964,第28页起;第102页起以及"D.G.Legrand,J.T.Bendler,HandbookofPolycarbonateScienceandTechnology,MarcelDekkerNewYork2000,第72页起"中。可根据本发明使用均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为了制备共聚碳酸酯,可以根据本发明使用1至25重量Q/。,优选2.5至25重量%(基于要使用的二酚的总量)的具有羟基-芳氧基端基的聚二有^/L硅氧烷作为一种组分。这些例如从美国专利说明书US3,419,634中获知或可以通过文献中已知的方法制备。含聚二有机硅氧烷的共聚碳酸酯的制备描述在例如OffenlegungsschriftDE3334782A中。还可以根据本发明使用如WO2000/26275中所述的聚酯碳酸酯和嵌段共聚酯碳酸S旨。用于制备芳族聚酯碳酸酯的芳族二酰二卣优选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和萘-2,6-二羧酸的二酰二氯。芳族聚酯碳酸酯可以以例如DE2940024A和DE3007934A中所述的已知方式是线型和支化的。在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形式中,作为润滑剂添加剂,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式(I)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R-S03NR'R"R,"R""(I)其中R是指具有1_至M个逸席子,优选4至8个碳原子的全氟化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在环状基团的情况下,优选为具有5至7个碳原子的那R'是指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特别是C广至Cr烷基或Cs-至Cr环烷基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3至IO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在环状基团的情况下,优选为具有5至7个碳原子的那些,特别优选为丙基、l-丁基、l-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环己基、环己基曱基和环戊基;R"、R"'、R""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未取代的或卣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特别是d-至Cr烷基或(V至CV环烷基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1至10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在环状基团的情况下,优选为具有5至7个碳原子的那些,特别优选为曱基、乙基、丙基、l-丁基、l-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和环戊基;条件是基团R'至R""中的至少一个不是乙基。在一种特别优选的铵盐中R是指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4至8个碳原子的全氟化直链或支链碳链;R'是指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3至10个碳原子的卤化或非卤化直链或支链碳链,特别优选的是丙基、l-丁基、l-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且R"、R"'、R""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1至10个碳原子的卣化或非囟化直链或支链碳链,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乙基、丙基、l-丁基、l-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新戊基、2-戊基、异戊基、异己基,条件是基团R'至R""中的至少一个不是乙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特別优选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季铵盐是一全氟辛烷磺酸四丙铵盐,—全氟丁烷磺酸四丙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丁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丁铵盐,—全氟辛烷^^t坊戊餘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戊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己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己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三甲基新戊基铵盐,—全氟辛烷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三曱基新戊基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二曱基二新戊基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二曱基二新戊基铵盐,一全氟丁基磺酸N-曱基-三丙铵,一全氟丁基磺酸N-乙基-三丙铵,—全氟丁基磺酸四丙铵,一全氟丁基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一全氟辛基磺酸N-甲基-三丁铵,一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二乙基甲铵,一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三甲铵。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上述季铵盐,即混合物,作为润滑齐,j^力口剂。本发明的润滑剂添加剂优选选自全氟辛烷磺酸四丙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丁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戊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己铵盐,全氟辛烷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盐和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三曱铵,以及相应的全氟丁烷磺酸盐。在本发明的最特别优逸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全氟丁烷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盐作为润滑剂添加剂。全氟烷基磺酸铵盐是已知的或可以根据已知方法制备。制备方法描述在例如WO01/85869、DE1966931或NL7802830中。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铵盐以0.001至4.000重量%,优逸0.001至3.500重量%,特别优选0.050至1.000重量%,最特别优选0.1至0.5重量%的量添加到聚碳酸酯中。润滑剂添加剂的这种量用该塑料組合物中硫酸钡和聚破酸酯的憂补先至we重量i硫酸钡以0.500至29.999重量%,优选0.500至14.999重量%,特别10优选0.500至3.999重量%,最特别优选2.0至3.5重量%的量添加到聚^灰酸酯中。硫酸钡的这种量用该塑料组合物中润滑剂添加剂和聚碳酸酯的量补充至100重量%。该塑料组合物含有70.000至99.499重量%,优选85.000至99.499重量%,特别优选96.000至99.450重量°/0,最特别优选96.0至97.9重量%的透明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这种量用该塑料组合物中润滑剂添加剂和硫酸钡的量补充至100重量%。其它传统聚合物添加剂可任选根据本发明存在于本发明的薄膜的塑料组合物中。例如,可以存在紫外线吸收剂,以及传统加工助剂,特别是脱模剂和流动改进剂,以及例如已知用于聚>友酸酯的稳定剂,特别是热稳定剂、抗静电剂和/或荧光增白剂。在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方案中,聚碳酸酯薄膜的塑料组合物可以含有占塑料组合物总量的0.01至0.5重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其选自苯并三唑衍生物、二聚苯并三唑衍生物、三-韌汙生物、二聚三^^汙生物、氰基丙烯酸二芳基酯。根椐本发明可以使用例如膦、亚磷酸酯或含Si的稳定剂以及EP-A0500496中描述的其它化合物作为稳定剂。可以提到的稳定剂的实例包括亚磷酸三苯S旨、亚磷酸二苯基烷基酯、亚磷酸苯基二烷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膦酸四(2,4-二叔丁基笨基)-4,4,-亚联苯基酯、二亚磷酸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酯或亚磷酸三芳酯。特别优选使用三苯膦和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作为稳定剂。润滑剂添加剂和上文提到的其它添加剂可以以已知方式掺入通过在传统设备如内部捏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中在大约200至350'C下将聚合物颗粒与添加剂混合,例如通过熔体配混或熔体^f出或通过将聚合物溶液与添加剂在合适的有机溶剂(如CH2C12、g代链烷、卤代芳族化合物、氯苯和二曱苯)中的溶液混合然后以已知方式蒸发掉溶剂。模制组合物中添加剂的量可以在宽界限内变动并取决于该模制组合物的所需性质。本发明的薄膜可以例如通过挤出制造。但是,它们也可以另外由溶液以流延薄膜形式制造。本发明的薄腹的厚度可优选为^微来至i,微来T#*|^逸70微米至800微米,最特别优选100微米至700微米。根据所述应用领域和要求,也可以制造更小或更大厚度的薄膜。为了通过挤出制造薄膜,将聚碳酸酯颗粒加入挤出机料斗,并经由该料斗送入该挤出机的增塑系统(其由螺杆和机筒构成)。在增塑系统中,送入颗粒并熔融。将熔融的塑料压过平片模头并由此发生形变,在平滑礼光机的辊隙中制成所需最终形式,并通过在平滑辊上和在环境空气中交替冷却来固定。在增塑系统和平片模头之间可以设置过滤器装置、熔体泵、固定混合元件和其它部件。用于挤出的具有高熔体粘度的聚碳酸酯传统上在260至320'C的熔体温度下加工,相应地设定增塑机筒的机筒温度和模头温度。根据本发明,挤出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由多层构成。例如,根据本发明,薄膜可以由至少一个基层和至少一个共挤出层构成。如EPO110221A和EPO110238A中所迷,通过在平片模头上游使用一个或多个侧挤出机和合适的熔体适配器,可以将具有不同组成的聚碳酸酯熔体彼此叠加并由此制造例如多层挤出物,如薄膜或片材。本发明薄膜的基层和任何一个或多个共挤出层都可以另外含有添加剂,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其它传统加工助剂,特别是脱模剂和流动改进剂,以及聚碳酸酯的传统稳定剂,特别是热稳定剂,以及抗静电剂和荧光增白剂。各层中可以存在不同添加剂或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在一个优逸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共挤出层可以具有10至100微米的厚度。特别地,除润滑剂添加剂和硫酸钡外,该共挤出层还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和脱模剂。下列实施例旨在例证而非限制本发明。上述所有参考文献出于各种有用的目的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尽管显示和描述了具体体现本发明的某些具体结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看出,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基础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部件的各种修改和重排,这不限于本文所示和描迷的具体形式。-带有直径(D》为KT5毫米且长度为4b^糾扦妁主挤無4^该具有除气区;-宽度为1500毫米的平片挤出模头;-三辊平滑轧光机,其中辊水平排列,第三个辊可相对于水平面转动+/-450;-辊式,lr送才几;-用于向两面都施加保护膜的设备;-巻取设备,和-巻绕站。将所研究颗粒加入挤出机的料斗。在该挤出机的机筒/螺杆增塑系统中熔融和输送该材料。将熔融材料进给到平滑轧光机,其辊具有表l中所示的温度。在平滑轧光机(由三个辊构成)上进行薄膜的最终成型和冷却。为了使薄膜表面结构化,使用橡胶辊(no.4表面)、抛光铬辊(no.1表面)或结构化钢辊(no.2表面)制造薄膜表面的所需结构化。用于使薄膜表面结构化的橡胶辊公开在NautaRollCorporation的US4,368,240中。该薄膜随后通过巻取设备输送,选择下列工艺参数: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使用传统的双螺杆配混挤出机(例如ZSK32)在250至330'C的聚碳酸酯传统加工温度下进行化合物的制备。企站加1'^t取W量,白色(BaS04)母料的制蚤制备具有下列组成的母料聚碳酸酯,来自BayerMaterialSeienceAG的Makrolon3108550115,量为70重量%粒度2至15微米且平均粒度9微米的硫酸钡(例如来自Sachtleben的VelvoluxK3),量为30重量%。实施例2:润滑剂添加剂母料的制备制备具有下列组成的母料聚碳酸酯,来自BayerMaterialSeienceAG的Makrolon2600000000,量为98重量%无色粉末形式的全氟丁烷磺酸二异丙基二甲铵,量为2重量%.对比例3掺混具有下列组成的化合物聚碳酸酯,来自BayerMaterialScienceAG的Makrolon3108550115,量为100重量%。在平滑化设备中使用两个铬辊,制造在两侧面上都具有光滑表面的厚度375微米的薄膜(所谓的1-1表面)。对比例4掺混具有下列组成的化合物聚碳酸酯,来自BayerMaterialScienceAG的Makrolon3108550115,量为90.0重量%根据实施例2的润滑剂添加剂母料,量为10.0重量%。在平滑化设备中使用两个铬辊,制造在两侧面上都具有光滑表面的厚度375微米的薄膜(所谓的1-1表面).实施例5(根据本发明)掺混具有下列组成的化合物聚-友酸酯,Makrolon3108550115BayerMaterialSeienceAG,量为83.0重量%根据实施例2的母料,量为10.0重量%14根据实施例1的母料,量为7.0重量%在平滑化设备中使用哑光钢辊和橡胶辊,制造具有所谓的4-2表面的厚度375微米的薄膜。对比例6掺混具有下列组成的化合物聚碳酸酯,Makrolon3108550115BayerMaterialScienceAG,量为93.0重量%根据实施例1的母料,量为7.0重量%在平滑化设备中使用哑光钢辊和橡胶辊,制造具有所谓的4-2表面的厚度375微米的薄膜。对比例7掺混具有下列组成的化合物聚碳酸酯,Makrolon3108550115BayerMaterialScienceAG,量为100.0重量%.在平滑化设备中使用哑光钢辊和橡胶辊,制造具有所谓的4-2表面的厚度375微米的薄膜。粗糙度测量才艮据标准ISO4288测定粗糙度。表面粗糙度(no.1或no.4侧面)粗糙度(no.1或no.2侧面)实施例31-1<1拜<1(im实施例41-1<1nm<1实施例5(根据本发明)4-26.7拜(no.4)6.0拜(no,2)实施例64-28.1|im(no.4)7.8jum(no.2)实施例74-25.9|im(no.4)5.06jiim(no.2)光泽度的测量根据标准ENISO2813(60。角)测定光泽度,<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超出最大测量范围据发现,由包含聚碳酸s旨、全氟丁烷磺酸二异丙基二甲铵和硫酸钡的本发明的塑料组合物(实施例5)制成的薄膜表现出极好的光泽值和最佳滑动摩擦系数。此外,本发明的薄膜在进一步加工,例如在4吏用具有相同或不同塑料组成的薄膜制造模制品中或在与其它材料的复合体的制造中也表现出令人惊讶的良好性质。如果将本发明的薄膜成型和制成模制品,通常必须分离悬突的材料。这种操作也被称作"修整"。在切断边缘上的切削试验表明,在本发明的薄膜的情况下,薄膜边缘比现有技术的薄膜的情况下明显更光滑更均匀。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薄膜或由本发明的薄膜构成的这类模制品或复合体,如片材。权利要求1.包含塑料组合物的薄膜,该塑料组合物包含(a)70至99.499重量%的透明聚碳酸酯;(b)0.001至4重量%的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和(c)0.5至29.999重量%的硫酸钡,其中(a)、(b)和(c)的总和等于100重量%。2.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所迷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具有式(I)R-S03NR'R"R"'R""(I)其中R是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全氟化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R'是未取代的或卣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R"、R"'、R""各自彼此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卣素取代、羟基取代、环烷基取代或烷基取代的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环状或线型、支链或直链碳链;条件是R'、R"、R'"、和R""中的至少一个不是乙基。3.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所述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选自—全氟辛烷磺酸四丙铵盐,一全氟丁烷璜酸四丙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丁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丁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四戊铵盐,一全氟丁烷磺酸四戊铵盐,—全氟辛烷磺酸四己铵盐,—全氟丁烷磺酸四己铵盐,一全氟丁烷磧酸三甲基新戊基铵盐,一全氟辛烷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盐,—全氟辛烷磺酸三甲基新戊基铵盐,—全氟丁烷#二甲基二新戌:&#^,一全氟辛烷磺酸二甲基二新戊基铵盐,—全氟丁基磺酸N-曱基-三丙铵,—全氟丁基磺酸N-乙基-三丙铵,—全氟丁基磺酸四丙铵,一全氟丁基磺酸二甲基二异丙基铵,一全氟辛基磺酸N-曱基-三丁铵,—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二乙基曱铵,和一全氟辛基磺酸环己基三甲铵。4.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所述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是全氟丁基磺酸二异丙基二曱铵。5.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所述薄膜具有50微米至1000微米的厚度。6.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所迷薄膜包含至少一个共挤出层。7.权利要求6的薄膜,其中所述共挤出层具有IO至IOO微米的厚度。8.包含权利要求1的薄膜的模制品。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性质的薄膜。本发明提供具有良好滑动摩擦性质和光泽值的薄膜,其由包含96至99.499重量%透明聚碳酸酯、0.001至4重量%的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全氟烷基磺酸季铵盐和0.5至29.999重量%硫酸钡的塑料组合物构成,所述成分的总和在每种情况下都为100重量%。该薄膜表现出改进的加工性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由这些薄膜制成的模制品。文档编号C08L69/00GK101654549SQ20091016804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申请日期2009年8月19日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发明者H·布劳恩,H·普德莱纳,J·尼克尔,K·迈耶申请人: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