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

文档序号:361356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包装材料,统计表明伴随着商品的繁荣和包装工业的迅速崛起,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达到了 I^kg/年,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废弃垃圾中包装材料要占1/4-1/3。材料包括包装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三大支柱。包装材料一方面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但另一方面它又耗费着大量的资源及能源,并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导致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因此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可食性包装材料就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它是由天然可食性物质(如淀粉、多糖、蛋白质、脂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质)通过他们不同分子之间的作用而形成的网络结构的薄膜。可食膜具有可食用、可降解、无污染等特点、材料可不断的再生,因此开发新型包装膜已经成为包装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在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研究中,可食膜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大豆膳食纤维可食包装膜,乳清浓缩蛋白可食膜,以及美国开发的可食用可生物降解的薄膜一一乳蛋白干酶素膜。这些膜都是具有无毒、无污染、可食用、可降解的优越性,但是这些膜没有热熔性,不能热封,大大的影响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如何研制出一种既可食、可溶又可热封的膜材料,成为今天我们研制膜材料的重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节能减排,适应社会发展和消费需求,提供一种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构成;所述的制配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备料取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分别置入容器内,备用;B、改性将剂量为5% 25%的改性物马来酸酐或醋酸酐或三偏磷酸钠分别加入盛有淀粉和多糖的容器内,对淀粉、多糖进行一般性改性即酯化,改性时间0. 5 3小时,备用;C、制胶甲胶的制取,所述甲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取所述的改性淀粉15% 45%、改性多糖15% 40%、胶原蛋白5% 25%、玉米蛋白5% 20%、酪蛋白5% 20%、甘油5% 40%、山梨醇5% ;35%,备用;将上述改性淀粉15% 45%、改性多糖15% 40%、胶原蛋白5% 25%、玉米蛋白5% 20%、 酪蛋白5% 20%、甘油5% 40%、山梨醇5% —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30 8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0 60分钟,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甲胶,备用;乙胶的制取,所取乙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取所述的多糖10% 45%、羧甲基纤维素钠10% 45%、胶原蛋白5% 30%、 酪蛋白5% 30%、甘油10% 40%、山梨醇5% ;35%,备用;将上述多糖10% 45%、 羧甲基纤维素钠10% 45%、胶原蛋白5% 30%、酪蛋白5% 30%、甘油10% 40%、 山梨醇5% 35%—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30 8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0 60分钟, 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乙胶,备用;D、制膜甲膜的制取,将甲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2 0. 8m/s、温度设置为 40 95°C,开启成膜机,加工20 30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5 0. 08mm,备用;乙膜的制取将乙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2 0. 8m/s、温度设置为 40 95°C,开启成膜机,加工20 30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5 0. 08mm,备用;所述复合膜的制配将上述已制取的甲膜和乙膜粘贴一体即为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或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糖为黄原胶糖或壳聚糖或葡甘聚糖或海藻多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甲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改性淀粉25%、改性多糖25%、胶原蛋白10%、玉米蛋白10%、酪蛋白10%、甘油 10%、山梨醇10% ;所述乙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取所述的多糖20%、羧甲基纤维素钠20%、胶原蛋白15%、酪蛋白15%、甘油 20%、山梨醇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改性物的剂量为15%,改性时间为2小时;甲胶或乙胶在反应釜内制取温度为50°C,连续搅拌时间为40分钟;甲膜或乙膜制取的电控速度为 0. 5m/s、温度为60°C,加工时间为25分钟,膜厚为0. 06mm。甲膜和乙膜的厚度可按需要设定,一般在0. 05 0. 08mm。膜的物理特性断裂伸长率35% 55%,拉伸断裂应力18 35mpa,弹性膜30 llOmpa。膜的生物化学特性具有热熔性(80°C以上能热封),疏油性、中等疏水性(即在水中可逐渐融化成小块)。淀粉、多糖经过改性可提高淀粉、多糖的粘度和疏水性。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是由多糖、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天然可食原来斗制成的复合膜,可包装干蔬菜、盐、糖、味精混合的调味品,油料以及巧克力奶茶(粉)豆奶粉、咖啡、芝麻糊等固体饮品。使用时在杯或碗中冲入80°C以上的热水,浸泡3-5分钟,用筷子或勺搅动,包装袋即破碎成小块,小块可食用又可增加纤维素摄入。本发明所述的包装材料具有使用方便,可减少塑料,纸张对环境的污染,是纯真的低碳产品,原料天然可食,可再生。本发明所述的制配方法构思新颖、操作简单、工艺规范、 易于掌握、无污染、可尽快形成工业化批量生产。
当今市场上热卖的方便面,乳类等固体饮料的内包装袋,全部是采用的塑料或纸包装。既不方便、不卫生、又污染环境,用可食可溶包装袋,即方便卫生,又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方便面、固体饮料消费极大,(如仅方便面2009年中国方便面的整体销量就是408亿包) 因此可食可溶膜包装袋的用量是很大的。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调味品、蔬菜、油料等领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或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所述的多糖为黄原胶糖或壳聚糖或葡甘聚糖或海藻多糖。所述的制配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备料取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分别置入容器内,备用;B、改性将剂量为15%的改性物马来酸酐或醋酸酐或三偏磷酸钠分别加入盛有淀粉和多糖的容器内,对淀粉、多糖进行一般性改性即酯化,改性时间2小时,备用;C、制胶甲胶的制取,所述甲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以总量为1千克配制取所述的改性淀粉200克、改性多糖200克、胶原蛋白100克、玉米蛋白100克、酪蛋白100克、甘油200克、山梨醇100克,备用;将上述改性淀粉200克、改性多糖200克、胶原蛋白100克、玉米蛋白100克、酪蛋白100克、甘油200克、山梨醇100克一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6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40分钟,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甲胶,备用;乙胶的制取,所述乙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以总量为1千克配制取所述的多糖20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00克、胶原蛋白150克、酪蛋白150克、甘油200克、山梨醇100克,备用;将上述多糖20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00克、胶原蛋白150 克、酪蛋白150克、甘油200克、山梨醇100克一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6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40分钟,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乙胶,D、制膜甲膜的制取,将甲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5m/s、温度设置为60°C,开启成膜机,加工25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6mm,备用;乙膜的制取将乙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5m/s、温度设置为60°C,开启成膜机,加工25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6mm,备用;所述复合膜的制配将上述已制取的甲膜和乙膜粘贴一体即为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甲胶的制取取所述的改性淀粉250克、改性多糖220克、胶原蛋白80克、玉米蛋白75克、酪蛋白75克、甘油150克、山梨醇150克;所述乙胶的制取取所述的多糖25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50克、胶原蛋白100克、 酪蛋白100克、甘油150克、山梨醇150克。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甲胶的制取取所述的改性淀粉220克、改性多糖250克、胶原蛋白75克、玉米蛋白80克、酪蛋白80克、甘油175克、山梨醇120克;所述乙胶的制取取所述的多糖150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00克、胶原蛋白75克、 酪蛋白75克、甘油200克、山梨醇200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以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构成;所述的制配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备料取淀粉、多糖、蛋白质和醇类分别置入容器内,备用;B、改性将剂量为5% 25%的改性物马来酸酐或醋酸酐或三偏磷酸钠分别加入盛有淀粉和多糖的容器内,对淀粉、多糖进行一般性改性即酯化,改性时间0. 5 3小时,备用;C、制胶甲胶的制取,所述甲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取所述的改性淀粉15% 45%、改性多糖15% 40%、胶原蛋白5% 25%、玉米蛋白5% 20%、酪蛋白5% 20%、甘油5% 40%、山梨醇5% ;35%,备用;将上述改性淀粉15% 45%、改性多糖15% 40%、胶原蛋白5% 25%、玉米蛋白5% 20%、酪蛋白5% 20%、甘油5% 40%、山梨醇5% —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30 8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0 60分钟,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甲胶,备用;乙胶的制取,所述乙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总量为100%,单位为克取所述的多糖10% 45%、羧甲基纤维素钠10% 45%、胶原蛋白5% 30%、酪蛋白5% 30%、甘油10% 40%、山梨醇5% ;35%,备用;将上述多糖10% 45%、羧甲基纤维素钠10% 45%、胶原蛋白5% 30%、酪蛋白5% 30%、甘油10% 40%、山梨醇5% 35%—起置入反应釜内,在温度30 80°C的条件下,连续搅拌20 60分钟,静置冷却至常温状态,再从反应釜内取出被搅拌的物质,即为制取的乙胶,备用;D、制膜甲膜的制取,将甲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2 0. 8m/s、温度设置为40 95°C,开启成膜机,加工20 30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5 0. 08mm,备用;乙膜的制取将乙胶涂在成膜机上,电控速度设置为0. 2 0. 8m/s、温度设置为40 95°C,开启成膜机,加工20 30分钟即可,脱膜,膜厚为0. 05 0. 08mm,备用;所述复合膜的制配将上述已制取的甲膜和乙膜粘贴一体即为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或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糖为黄原胶糖或壳聚糖或葡甘聚糖或海藻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改性淀粉25%、改性多糖25%、胶原蛋白10%、玉米蛋白10%、酪蛋白10%、甘油 10%、山梨醇10% ;所述乙胶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取所述的多糖20%、羧甲基纤维素钠20%、胶原蛋白15%、酪蛋白15%、甘油20%、山梨醇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物的剂量为15%,改性时间为2小时;甲胶或乙胶在反应釜内制取温度为50°C,连续搅拌时间为40分钟;甲膜或乙膜制取的电控速度为0. 5m/s、温度为 60°C,加工时间为25分钟,膜厚为0. 0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物的剂量为15%,改性时间为2小时;甲胶或乙胶在反应釜内制取温度为50°C,连续搅拌时间为40分钟;甲膜或乙膜制取的电控速度为0. 5m/s、温度为60°C,加工时间为25分钟,膜厚为0. 06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的制配方法,所述的制配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备料B、改性将改性物加入盛有淀粉和多糖的容器内,备用;C、制胶甲胶的制取,将改性淀粉、改性多糖、胶原蛋白、玉米蛋白、酪蛋白、甘油、山梨醇一起置入反应釜内加温搅拌、冷却备用;乙胶的制取,将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胶原蛋白、酪蛋白、甘油、山梨醇一起置入反应釜内按上述程序制备;D、制膜甲膜的制取,将甲胶和乙胶涂在成膜机上,开启成膜机,加工即可,将上述已制取的甲膜和乙膜粘贴一体即为所述的可食可溶复合膜包装材料。本发明工艺规范、操作简便、节能减排、易于形成工业化批量生产,可以广泛应用于饮食品、调味品、蔬菜、水果包装等领域。
文档编号C08L3/06GK102303747SQ2011101306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何亚娟, 吴颖, 江丽, 郑正炯, 陈彩良 申请人:郑正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