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82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说,所述传感芯片是利用分子印迹(Molecular Imprinting)技术制备得到的,可应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用于检测黄体酮(Progesterone,又名孕酮)的含量,属于激素检测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人体在受到外界环境中黄体酮刺激时,会引发体内内分泌紊乱,因此,环境中的黄体酮常常被列为扰乱内分泌化合物(endocrine-disruptingcompound, EDC),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所以,实现黄体酮的定量检测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黄体酮的化学方法(不包括生物检测方法,如免疫分析等)是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联用,但是这两种方法灵敏度低,检测范围窄,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检测物质的挥发性有特殊要求。研究者试图将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改进以降低其检测限,如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将检测限由0. 5 74ng/L降低到0. I 2. 4ng/L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串联(UPLC-MS-MS)方法也大大提供高了检测灵敏度、降低了检测限;但是这些检测方法成本昂贵,操作复杂耗时,在灵敏度和检测限方面仍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大量的学者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努力,以寻求建立灵敏、准确、经济和快速的检测方法。在这方面,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分子印迹技术是源于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交叉学科技术。生物学中抗体-抗原的理论为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分子印迹技术以模板分子作为类似于抗原的“模板”,以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反应形成对模板分子有“记忆”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常包括三个过程(1)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功能基团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逆结合,形成主客体复合物;(2)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在适当条件的引发下,交联剂与功能单体反应聚合,形成包埋了模板分子的聚合物;(3)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聚合物中洗脱模板分子,在聚合物的骨架上形成空间构形和结合位点都“记忆”着模板分子特点的空穴,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特异识别性,即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专一性的选择结合作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它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物质折射率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和物理吸附性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传感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药物筛选等多个生化研究领域。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响应快、检测过程快捷、实时监测、操作方便、无需标记以及可保持分子的生物活性等突出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免疫分析方面的研究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应用实践最早、应用范围最广并且发展最为完善的领域之一,然而由于该技术对检测环境的要求苛刻、造价昂贵以及其传感芯片重复使用性能较差等难以克服的缺点,限制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科研工作者们开始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其结合,制备出新型的表面等离体共振传感器。这种新型传感器不再局限于检测生物样品分子结合免疫分析技术, 而且还提高了传感芯片的重复使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检测黄体酮含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传感芯片的用途,所述用途是将传感芯片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的含量,可以用于黄体酮的痕量检测。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由下往上依次由玻璃基片、金膜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组成;其中,所述单分子烷基链层为烷基硫醇层,化学式为SH(CH2)nCH3, n=5 17,所述金膜层和单分子烷基链层相结合,结构式为Au-(CH2)nCH3,其中n = 5 17 ;优选金膜厚度为 25 50nm ;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由黄体酮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以及光引发剂经过光照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然后用洗脱剂洗脱黄体酮模板分子得到;其中,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亚甲基丁二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或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种;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N,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或安息香叔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洗脱剂为由致孔剂与乙酸配制的高极性洗脱剂,致孔剂和乙酸的体积比为0. 9 0. 5:0. I 0. 5。一种本发明所述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I)采用真空蒸镀或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镀上金膜层,得到金芯片;(2)将步骤(I)中得到的金芯片放入烷基硫醇溶液中,室温浸泡5 24小时,浸泡完毕后在金膜层上自组装上一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得到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使用前用乙醇冲洗并用氮气吹干;其中,所述烷基硫醇溶液中溶质烷基硫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 lOOmmol/L,溶剂为乙醇、甲醇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3)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混合均匀,静置3 5h ;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通氮气,得到聚合反应液;步骤(3)中所述聚合反应液中的模板分子为黄体酮,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0. 05mol/L,黄体酮与功能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黄体酮与交联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0,所述光引发剂的溶质浓度为0. 001 0. Olg/mol,溶剂为致孔剂;所述致孔剂在所述聚合反应液中也作为溶剂;(4)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装入反应池中,向反应池中注入聚合反应液,使单分子烷基链层与聚合反应液接触,然后用紫外光照射聚合反应液引发聚合反应,在单分子烷基链层表面生长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得到具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金芯片;其中,聚合反应时间决定所述聚合物膜的厚度;(5)将步骤(4)制备的具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用洗脱剂洗脱黄体酮模板分子,在所述聚合物膜上留下对黄体酮有专一选择性的空穴,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传感芯片。优选洗脱时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进行动力学检测,当反射光强不再随着时间变化时,洗脱反应停止。、
一种本发明所述传感芯片的用途,所述用途是将传感芯片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的含量,可以用于黄体酮的痕量检测。当待测样品通过传感芯片表面时,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传感芯片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吸附待测样品中的黄体酮分子后共振角发生变化,且共振角的变化值与待测样品的浓度呈正比,因此根据共振角的变化值可定量检测待测样品中黄体酮的含量。所述用途具体步骤如下(I)将本发明所述传感芯片固定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将有机溶剂注入流通池中,使有机溶剂接触传感芯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有机溶剂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反射率光谱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有机溶剂中的共振角度Q1 ;(2)用有机溶剂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将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按照由低到高浓度顺序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将黄体酮标准溶液注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使黄体酮标准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回路,监测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再用有机溶剂替换黄体酮标准溶液,使有机溶剂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再次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e n, n代表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3)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计算每种浓度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en相对于有机试剂的共振角度Q1的角度位移值A 0 ,A e = en- Q1,然后以A 0为纵坐标,以黄体酮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用有机溶剂将待测样品配置为溶液,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使得待测样品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监测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达到稳定时,再用有机溶剂替换待测样品溶液,使有机溶剂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待测样品溶液的共振角ex,计算待测样品溶液共振角ex相对于有机溶剂共振角度Q1的角度位移值A 0 x,A ex= ex- Q1,将A 0;£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到待测样品溶液中黄体酮的含量;
所述有机溶剂均为同一种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乙腈、N,N- 二甲基酰胺、砜类化合物或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有益效果I.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是用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传感芯片进行表面改性修饰,留下对黄体酮分子具有专一选择性的空穴;2.本发明提供了所述传感芯片应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的方法,所述方法灵敏度高,对痕量、超痕量的样品均能检测;检测选择性好,所述传感芯片对于其他干扰分子几乎不产生响应;响应速度快,能在10 20min内得到检测结果;需要的样品量较少,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对待测样品进行萃取和富集等处理;并且能进行连续监测及现场测定,相对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而言,克服了其在敏感性、检出限和成本等方面的缺陷。


图I是实例I中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由玻璃基片、金膜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组成,由下往上依次是玻璃基片、金膜层、烷基单分子链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所述金膜层和单分子烷基链层相结合,结构式为Au-(CH2)11CH3 ;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由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以及光引发剂经过光照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然后用洗脱剂洗脱黄体酮模板分子得到,其中,模板分子为黄体酮,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致孔剂为乙腈,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一种本实施例所述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I)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镀金膜层,得到金芯片;具体方法为将清洁的玻璃基片进行真空蒸镀99. 99%的金,真空度为> I X 10_5Pa,蒸镀速率为I A/S,金膜厚度为47nm ;其中,所述玻璃基片为2. 5cmX30cm的镧玻璃片;(2)将步骤(I)中得到的金芯片浸泡在十二烷基硫醇溶液中,室温放置24h,浸泡完成后在金膜层上自组装上了一层单分子烷基链层,所述单分子烷基链层与金膜反应结合在一起,得到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将其乙醇冲洗,氮气吹干后备用;其中,所述十二烷基硫醇溶液是lmmol/L十二烷基硫醇的乙醇溶液,化学式为SH(CH2)11CH3,;(3)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超声混合均匀,静置3h ;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lOmin,制备聚合反应液;所述聚合反应液中的模板分子为黄体酮,物质的量浓度为25mM (0. 025mol/L),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浓度为IOOmM (0. lmol/L),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M (0. 125mol/L),所述致孔剂为乙腈,所述光引发剂的浓度为0. 5%g/ml的二苯甲酮的乙腈溶液。(4)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固定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上,流通池的另一面用透紫外光的牌号为BK7的玻璃片固定盖紧,在流通池BK7玻璃面后方中心处安装波长为365nm的UV-LED点光源,向流通池中注入聚合反应液,使单分子烷基链层与聚合反应液充分接触,然后用365nm的UV-LED电光源照射聚合反应液引发聚合反应,同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实时监测传感芯片聚合物膜厚度的变化,光照IOOmin分钟后停止光照,使其在单分子烷基链层表面生长带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得到带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金芯片;(5)在步骤(4)中得到的带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用洗脱剂洗脱模板分子黄体酮,得到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传感器芯片;其中,洗脱剂为乙腈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乙腈和乙酸体积比为9:1。 一种本实施例所述传感芯片的用途,所述用途是将传感芯片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的含量,所述用途具体步骤如下(I)将本实施例所述传感芯片固定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中的流通池中,用蠕动泵将乙腈注入流通池中,使乙腈充分接触传感芯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一侧表面,乙腈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反射率光谱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有机溶剂中的共振角度9 :=69. 84° ;(2)分别在乙腈中配制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10_2°mol/L、10 18mol/L、10 16mol/L、10 14mol/L、10 12mol/L、10 10mol/L> 10 8mol/L 和 10 6mol/L,然后按 照由浓度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将黄体酮标准溶液注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使黄体酮标准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回路,监测黄体酮的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再用乙腈替换黄体酮标准溶液,使乙腈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再次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e n ;(3)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计算每种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9 相对于乙腈的共振角度Q1的角度位移值A 0 ,A 0 = 9n- Q1,具体数值见表1,然后以A 0为纵坐标,以黄体酮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拟合所得的标准曲线方程式为y = I. 45357 一 0. 07143x,相关系数R = -0. 98974,如图I所示;(4)用乙腈将待测样品配置为溶液,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使得待测样品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监测待测样品中黄体酮的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达到稳定时,再用乙腈替换待测样品溶液,使乙腈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待测样品的共振角9 x = 70. 14°,计算待测样品溶液的共振角9 ,相对于乙腈的共振角度0 I的角度位移值A 0 x = 0. 3° , A 0 x = 0 x — Q1,将A Q x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到待测样品溶液中黄体酮的含量为10_16_ 1HioVL,如图I所示。表I不同浓度黄体酮标准液的共振角变化值
黄体爾浓度
0nA0
(-IgM, mol/L)
2069.88°0.04°
1869.92°0.08°
1670.18°0.34°
1470.34°0.5°
1270.48c0.64!
1070.54。01
870.75。0.92°
670.82°0.98。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下进行的任何等同替换或局部改进,都将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芯片由下往上依次由玻璃基片、金膜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组成; 其中,所述单分子烷基链层为化学式为SH(CH2)nCH3的烷基硫醇层,n=5 17,所述金膜层和单分子烷基链层相结合,结构式为Au-(CH2)nCH3,其中η = 5 17 ; 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由黄体酮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以及光引发剂经过光照聚合反应,得到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然后用洗脱剂洗脱黄体酮模板分子得到;其中,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亚甲基丁二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 N-二甲基丙烯酰胺、N, 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或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种;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N,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或安息香叔丁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洗脱剂为由致孔剂与乙酸配制得到,致孔剂和乙酸的体积比为O. 9 O. 5:0. I O. 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传感芯片,其特征在于金膜厚度为25 50 nm。
3.—种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真空蒸镀或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镀上金膜层,得到金芯片; (2)将金芯片放入烷基硫醇溶液中,室温浸泡5 24小时,浸泡完毕后在金膜层上自组装上一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得到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使用前用乙醇冲洗并用氮气吹干; 其中,所述烷基硫醇溶液中溶质烷基硫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 lOOmmol/L,溶剂为乙醇、甲醇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 (3)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混合均匀,静置3 5h;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后通氮气,得到聚合反应液; 步骤(3)中所述聚合反应液中的模板分子为黄体酮,物质的量浓度为O. 01 O. 05mol/L,黄体酮与功能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黄体酮与交联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0,所述光引发剂的溶质浓度为O. 001 O. Olg/mol,溶剂为致孔剂;所述致孔剂在所述聚合反应液中也作为溶剂; (4)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覆盖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金芯片装入反应池中,向反应池中注入聚合反应液,使单分子烷基链层与聚合反应液接触,然后用紫外光照射聚合反应液引发聚合反应,在单分子烷基链层表面生长含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得到具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金芯片; 其中,聚合反应时间决定所述聚合物膜的厚度; (5)将步骤(4)制备的具有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用洗脱剂洗脱黄体酮模板分子,得到一种传感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洗脱时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进行动力学检测,当反射光强不再随着时间变化时,洗脱反应停止。
5.一种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传感芯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传感芯片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感芯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具体步骤如下 (1)将传感芯片固定在表面等离 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中,将有机溶剂注入流通池中,使有机溶剂接触传感芯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有机溶剂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反射率光谱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有机溶剂中的共振角度ΘI ; (2)用有机溶剂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将不同浓度的黄体酮标准溶液按照由低到高浓度顺序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将黄体酮标准溶液注入流通池中,使黄体酮标准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形成循环回路,监测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再用有机溶剂替换黄体酮标准溶液,使有机溶剂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再次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θ η ; (3)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计算每种浓度黄体酮标准溶液的共振角度θη相对于有机试剂的共振角度Q1的角度位移值Λ Θ,Λ θ = θη- Q1,然后以Λ θ为纵坐标,以黄体酮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用有机溶剂将待测样品配置为溶液,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流通池中,使得待测样品溶液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流通,监测动力学吸附曲线,待反射光强达到稳定时,再用有机溶剂替换待测样品溶液,使有机溶剂在流通池和试剂瓶及流通管中循环,直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反射光强稳定不变时,对传感芯片进行角度扫描,记录表面等离体共振角度反射率光谱图,得到待测样品溶液的共振角θχ,计算待测样品溶液共振角θχ相对于有机溶剂共振角度Q1的角度位移值Λ θχ,Λ θχ= θχ— Q1,将Λ θ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到待测样品溶液中黄体酮的含量;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均为同一种有机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传感芯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乙腈、N,N-二甲基酰胺、砜类化合物或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激素检测分析领域。所述传感芯片由下往上依次由玻璃基片、金膜层、单分子烷基链层和黄体酮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组成;通过在玻璃基片上镀金膜,在金膜上形成单分子烷基链层,在单分子烷基链层上形成只对黄体酮分子产生响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得到所述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可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检测黄体酮含量,检测时,传感芯片吸附样品中的黄体酮分子后共振角发生变化,共振角变化值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基于共振角的变化定量检测样品中的黄体酮含量。本发明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得的传感芯片在检测黄体酮时具有灵敏、快速、准确且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C08J9/28GK102735647SQ20121021483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刘兰兰, 张庆文, 裴芳誉, 韦天新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