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文档序号:360047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预载药方案中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既保证了药性的稳定,也提高了载药分散性能和载药量,缓释的速度和浓度还可以根据药品添加份数和改性聚乳酸的降解行为来调节。
【专利说明】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材料和化工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聚乳酸(Polylactic Acid或Polylactide,缩写: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其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因而广泛用于药物控释载体、医用手术缝合线、注射用微胶囊、微球、埋植剂以及动物器官支撑弹性体材料等医药科学领域。
[0003]关于作为药物载体的聚乳酸的载药工艺国内外已有多年研究,主要的工艺分为预载药和后载药两种,其中预载药均采取单体上化学接枝药物或将药物片段嵌段聚合入聚乳酸高分子链中,此类方法涉及到药物的化学反应,有可能会对药物本体性质产生影响,并且工艺要求复杂,后载药方案一般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即在聚乳酸材料合成制备之后,采用涂敷或共混的方法实现药物的负载,此类方案中虽然药物不参与化学反应,不会影响到本体药性,但是所得的载药聚乳酸中对药物的分散均匀性和载药量均有较大限制。因而,需要寻求一种药物不参与化学反应,又能均匀分散于聚乳酸载体材料中的工艺方法,同时可以容易控制载药量的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 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预载药方案中采用物理共混使得分散均匀且大大提高载药量的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0007]I)将丙交酯单体与催化剂按摩尔比为100-10000: I混合,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 130-200 0C ;
[0008]2)待丙交酯单体熔融后,加入负载的药物,搅拌实现分散共混,根据需要达到的缓释效果确定药物的添加量;
[0009]3)在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3-10h ;
[0010]4)自然降温至室温,并用丙酮溶解聚合物,得到质量分数为5% -20%的溶液;
[0011]5)用去离子水或乙醚沉淀,析出的白色絮状聚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5遍,30-60°C真空干燥,即得到载药聚乳酸。
[0012]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0013]所述的药物为对丙交酯聚合反应条件呈惰性的药物。[0014]所述的药物为阿司匹林、紫杉醇、雷帕霉素、消炎痛、双氯芬酸钠等。
[0015]所述的药物的添加量可大于40v / v%。
[0016]所述的药物的添加量的上限为占整体的50v/v%。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预载药方案中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由于反应前药物是分散于丙交酯熔体,液相条件下的物理共混可以达到非常均匀的分散度,并且在不影响聚合反应的前提下,载药量可以通过浓度任意控制,载药量可以达到40%以上的体积份数,极大超过一般的物理后载药工艺(此法药物的体积分数一般在25%以下),但药物若过多则不能被完全聚合包封,从而会造成药物的损失,降低包封率。此外,该技术也避免了化学预载药方案中,药物参与化学反应进而影响药性的可能,从而既保证了药性的稳定,也提高了载药分散性能和载药量。此外,其缓释的速度和浓度可以根据药品添加份数和改性聚乳酸的降解行为来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I)在聚合管中加入丙交酯单体及甲苯-辛酸亚锡溶液,其中单体(M)与催化剂
(I)辛酸亚锡的摩尔比n (M) / η (I)为5000,将聚合管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40°C,使丙交酯晶体熔融。
[0021]2)待丙交酯单体完全熔融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药物阿司匹林,搅拌使丙交酯与药物充分混合。
[0022]3)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4h,自然降温后用丙酮溶解聚合物,随后用去离子水沉淀,析出白色絮状聚合物,即为载有阿司匹林的聚乳酸,其中阿司匹林的载药量可以达到45v / v%,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可。
[0023]实施例2
[0024]I)在聚合管中加入丙交酯单体及二甲苯-辛酸亚锡溶液,其中单体(M)与催化剂
(I)辛酸亚锡的摩尔比n (M) / η (I)为3000,将聚合管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40°C,使丙交酯晶体熔融。
[0025]2)待丙交酯单体完全熔融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紫杉醇,搅拌使丙交酯与药物充分混合。
[0026]3)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5h,自然降温后用丙酮溶解聚合物,随后用乙醚沉淀,析出白色絮状聚合物,即为载有药的聚乳酸,其中紫杉醇的载药量可以达到40v / v%,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可。
[0027]实施例3
[0028]I)在聚合管中加入丙交酯单体及甲苯-辛酸亚锡溶液,其中单体(M)与催化剂
(I)辛酸亚锡的摩尔比n (M) / η (I)为6000,将聚合管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65°C,使丙交酯晶体熔融。
[0029]2)待丙交酯单体完全熔融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雷帕霉素,搅拌使丙交酯与药物充分混合。
[0030]3)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5h,自然降温后用丙酮溶解聚合物,随后用去离子水沉淀,析出白色絮状聚合物,即为载有药的聚乳酸,其中雷帕霉素的载药量可以达到48v /v%,用去离子水洗涤即可。
[0031]实施例4
[0032]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0033]I)将丙交酯单体与催化剂辛酸亚锡按摩尔比为1000: I混合,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30。。,
[0034]2)待丙交酯单体熔融后,加入负载的药物消炎痛,搅拌实现分散共混,根据需要达到的缓释效果确定药物的添加量;
[0035]3)在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3h ;
[0036]4)自然降温至室温,并用丙酮溶解聚合物,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
[0037]5)用去乙醚沉淀,析出的白色絮状聚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遍,30°C真空干燥,即得到载药量达到40v / 的聚乳酸。
[0038]实施例5
[0039]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0040]I)将丙交酯单体与催化剂辛酸亚锡按摩尔比为10000: I混合,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200°C ;
[0041]2)待丙交酯单体熔融后,加入负载的药物双氯芬酸钠,搅拌实现分散共混,根据需要达到的缓释效果确定药物的添加量;
[0042]3)在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IOh ;
[0043]4)自然降温至室温,并用丙酮溶解聚合物,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
[0044]5)用乙醚沉淀,析出的白色絮状聚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5遍,60°C真空干燥,SP得到载药量达到50v / 的聚乳酸。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将丙交酯单体与催化剂按摩尔比为100-10000: I混合,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30-200 0C ; 2)待丙交酯单体熔融后,加入负载的药物,搅拌实现分散共混,根据需要达到的缓释效果确定药物的添加量’ 3)在氮气保护下常压保温聚合3-10h; 4)自然降温至室温,并用丙酮溶解聚合物,得到质量分数为5%-20%的溶液; 5)用去离子水或乙醚沉淀,析出的白色絮状聚合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5遍,30-600C真空干燥,即得到载药聚乳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4.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对丙交酯聚合反应条件呈惰性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阿司匹林、紫杉醇、消炎痛、双氯芬酸钠或雷帕霉素。
6.根据权利要求2、4、5中任一项所述的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添加量可大于40v / 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添加量的上限为占整体的50v / v%。
【文档编号】C08G63/85GK103910857SQ20141013596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万锕俊, 朱晓敏, 涂海雁, 黄然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