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酐原料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4149阅读:1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酐原料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以煤焦油为原料组合工艺生产苯酐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德国BASF公司开发的工业萘流化床法制苯酐,后来又开发出了邻二甲苯法制苯酐,萘法逐渐被取代。直到近几年,由于邻二甲苯价格高,原料不易采购,而工业萘原料充足,价格较低,萘法制苯酐工艺又成为较好的选择。萘的精制提纯技术主要有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前者包括结晶法和精馏法。后者主要包括酸精制、加氢精制和氧化精制。

CN 1192430A提出了一种粗萘的组合精制方法,粗萘先在0.1-0.9MPa压力下进行加氢精制,加氢产物经分馏法或结晶法将四氢萘和萘分离,将四氢萘循环回加氢反应器入口,提高萘的收率。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纯度99.9%的精萘,但由于加氢压力较低,精萘产品的硫含量在10ppm左右,氮含量在40ppm左右,用于生产苯酐时仍将影响苯酐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煤焦油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分馏组合工艺生产苯酐原料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原料硫、氮化物已基本全部脱除。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酐原料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原料油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在氢气及加氢精制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精制反应;

(2)将步骤(1)反应后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气体后的液相进入加氢改质反应区,在氢气和加氢改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氢改质反应;

(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分馏,分离得到187~196℃馏分和205℃~220℃馏分,将187~196℃馏分循环回加氢精制反应区和加氢改质反应区中的一个或两个,205~220℃馏分即为生产苯酐的原料。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油为煤焦油分馏后得到的215℃~230℃馏分。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加氢精制反应区装填加氢精制催化剂,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为第VIB族和第VIII族金属,所述的第VIB族金属选自Mo和/或W,其含量以氧化物计为10wt%~25wt%;第VIII族金属选自Co和/或Ni,其含量以氧化物计为3wt%~7wt%。其中,VIB/(VIB+VIII)原子比为0.30~0.70,优选为0.45~0.50。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在使用前催化剂应进行硫化,保证加氢活性金属在反应过程中处于硫化态。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加氢精制反应区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为0.5~18.0MPa,优选为1.0~3.0MPa;反应温度为230~430℃,优选为260℃~350℃;氢油体积比为200~1500,优选为600:1~800:1;体积空速为0.5~10.0h-1,优选为1.0h-1~3.0h-1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气液分离方法采用闪蒸分离,所述闪蒸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05~0.3 Mpa,温度40~200℃。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加氢改质反应区使用的催化剂采用氧化铝载体,载体中也可加入部分氧化硅或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为Pt、Pd和Rh中一种或多种,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0.1wt%~5.0wt%,可选择的助剂组分为硼、氟、氯和磷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为0.1wt%~5.0wt%,优选为0.1wt%~1.0wt%。;加氢改质催化剂的比表面为150~500m2/g,孔容为0.15~0.60ml/g。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加氢改质反应区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为0.05~3.0MPa,优选为0.1~1.0MPa;反应温度为200~550℃,优选为350℃~500℃;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优选为200:1~400:1;体积空速为0.1~10.0h-1,优选为0.5h-1~3.0h-1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加氢改质反应区的反应温度比加氢精制反应区的反应温度高100~200℃,所述加氢改质反应区的反应压力比加氢精制反应区的反应压力低1.0~2.0MPa。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分馏采用减压蒸馏,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为:蒸馏塔顶压力100~200kpa,较适宜的塔顶压力为120~150 kpa,蒸馏塔塔底温度为210℃~260℃。

本发明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中等偏低压力的加氢精制工艺,保证原料油中的硫、氮化物的基本全部脱除,尽可能的减小其对后续生产苯酐原料的影响,通过采用较低压力和较高反应温度的加氢改质工艺,结合加氢改质催化剂作用下,将加氢精制反应产物尽可能的多转化为适于生产苯酐的原料,而且发明人发现,生成油中187~196℃馏分对生成苯酐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将其分出,并且将其循环回加氢精制反应区和加氢改质反应区中的一个或两个,通过循环回加氢精制反应区,通过芳烃饱和的化学平衡控制其的生成。循环回加氢改质反应区,通过在低压,高温,贵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生产苯酐的原料,进一步降低了这一段馏分的产率,提高苯酐原料的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下面的实施列将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处理的原料油为新疆煤焦油馏分,具体性质见表1,采用的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质见表2。采用的加氢改质催化剂性质见表3。

表1 原料油性质

表2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性质

表3加氢改质催化剂的性质

实施例1

以表1中原料1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分馏工艺生产苯酐原料结果具体见表4,其中生成油中187~196℃馏分全部循环回加氢精制反应区。

实施例2

以表1中原料2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分馏工艺及表2及表3中的催化剂生产苯酐原料结果具体见表4,其中生成油中187~196℃馏分循环回加氢改质反应区和加氢精制反应区,循环比例为1:1。

对比例1

以表1中原料1为原料,选用表2中加氢精制催化剂,在反应压力1.5MPa、反应温度为300、氢油体积比为400、体积空速为1.0h-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加氢产物经汽液分离,液体产物继续降温至15℃-20℃,析出的结晶即为苯酐原料,低压加氢精制-结晶工艺生产苯酐原料结果具体见表4。

对比例2

以表1中原料2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工艺生产苯酐原料,所述生成油中187~196℃馏分不返回加氢精制反应区和加氢改质反应区,结果具体见表4。

表4 生产苯酐原料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