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茶油精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60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茶油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土茶油”又称毛茶油,是指在茶油产地用传统土办法榨取的只经过简单过滤处理的茶籽油。土法榨茶油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的初级压榨,制作流程中,“土茶油”仅通过了烘干、破碎、压榨、过滤等简单工艺过程,这样压榨出来的茶油含有较多的杂质,仅仅只是半成品或者叫“毛油”。

近年来,“土茶油”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喜欢。不少人在春节前夕到乡下大量采购,一次购买几十上百斤,土茶油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方面是因为习惯了茶油的独特香味,另一方面感觉土法榨出来的茶油更正宗,经过加工过的山茶油似乎没那么纯正了,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土茶油”中含有少量磷酯、游离脂肪酸及其他有害成分,食用后对人体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茶油精制工艺,以降低土茶油中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茶油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脱磷:将毛油倒入锅内并加热至70-75℃,然后向锅内加入温度为80-90℃、浓度为40%的氯化钠溶液,缓慢搅拌半小时,分离出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

(2)脱酸:将脱磷后的茶油倒入炼锅中,向炼制锅中加入浓度为35%的烧碱溶液,加热至115-120℃,使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皂化成粒,经过沉淀后滤除。

(3)脱色:将脱酸后的茶油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其中的色素分子。

(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罐中加热到150℃以上,从真空罐的一侧往油液表面吹流动的水蒸气,从真空罐的另一侧用真空泵将水蒸气抽出,实现对茶油的脱臭处理。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土茶油精制工艺操作简单,精制过程中需要添加的制剂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成本低,操作过程容易控制,便于家庭式作坊生产,该工艺能够有效的除去土茶油中的有害成分,保证了茶油的营养性,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土茶油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脱磷:将毛油倒入锅内并加热至70-75℃,然后向锅内加入温度为80-90℃、浓度为40%的氯化钠溶液,缓慢搅拌半小时,分离出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

(2)脱酸:将脱磷后的茶油倒入炼锅中,向炼制锅中加入浓度为35%的烧碱溶液,加热至115-120℃,使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皂化成粒,经过沉淀后滤除。

(3)脱色:将脱酸后的茶油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其中的色素分子。

(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罐中加热到150℃以上,从真空罐的一侧往油液表面吹流动的水蒸气,从真空罐的另一侧用真空泵将水蒸气抽出,实现对茶油的脱臭处理。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土茶油精制工艺操作简单,精制过程中需要添加的制剂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成本低,操作过程容易控制,便于家庭式作坊生产,该工艺能够有效的除去土茶油中的有害成分,保证了茶油的营养性,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

本技术:
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茶油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脱磷:将毛油倒入锅内并加热至70-75℃,然后向锅内加入温度为80-90℃、浓度为40%的氯化钠溶液,缓慢搅拌半小时,分离出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2)脱酸:将脱磷后的茶油倒入炼锅中,向炼制锅中加入浓度为35%的烧碱溶液,加热至115-120℃,使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皂化成粒,经过沉淀后滤除;(3)脱色:将脱酸后的茶油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其中的色素分子;(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罐中加热到150℃以上,从真空罐的一侧往油液表面吹流动的水蒸气,从真空罐的另一侧用真空泵将水蒸气抽出,实现对茶油的脱臭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黄久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