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含有二吡咯酮并苯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7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类含有二吡咯酮并苯结构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式中,R1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

为下列化学基团的一种:

其中,R2为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二吡咯酮并苯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路线:

(i)当相同时,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为:

(1)化合物b的制备:

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a和摩尔量是化合物a的2~10倍量的碱以及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烃基卤化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在50~150℃搅拌1~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倒入水中,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多次,干燥,除去溶剂,柱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b;

(2)化合物c的制备:

化合物c制备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

(a)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b和摩尔量是化合物b的2~10倍量的芳香硼酸(酯)化合物溶于甲苯或四氢呋喃中,加入碱液和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 ℃,反应1~48小时;

(b)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b和摩尔量是化合物b的2~10倍量的芳香有机锡化合物溶于N ,N - 二甲基甲酰胺或甲苯中,加入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 ℃,反应1~48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倒入水中,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多次,干燥,除去溶剂,柱分离提纯得到目标化合物c ;

(ii)当不同时,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为:

(1)化合物d的制备:

化合物d制备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

(a)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b和摩尔量是化合物b的0.3~3倍量的芳香硼酸(酯)化合物溶于甲苯或四氢呋喃中,加入碱液和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 ℃,反应1~48小时;

(b)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b和摩尔量是化合物b的0.3~3倍量的芳香有机锡化合物溶于N ,N - 二甲基甲酰胺或甲苯中,加入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 ℃,反应1~48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倒入水中,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多次,干燥,除去溶剂,柱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d ;

(2)化合物e的制备:

化合物e制备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

(a)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d和摩尔量是化合物d的0.3~3倍量的芳香硼酸(酯)化合物溶于甲苯或四氢呋喃中,加入碱液和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反应1~48小时;

(b)在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b和摩尔量是化合物b的0.3~3倍量的芳香有机锡化合物溶于N ,N - 二甲基甲酰胺或甲苯中,加入钯催化剂,加热到80~120℃,反应1~48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倒入水中,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多次,干燥,除去溶剂,柱分离提纯得到目标化合物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吡咯酮并苯类有机光电材料在电致变色器件方面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含有二吡咯酮并苯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涂在导电基底上,用作工作电极,或者将其共混于电解质中,制备电致变色器件,实现不同电压下的颜色可逆转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