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3887阅读:37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弃覆铜板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线路板基材的覆铜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大量生产和愈来愈短的报废周期,废弃覆铜板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造成严峻的环境问题。废弃覆铜板中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其中非金属材料残渣很大一部分被当作垃圾丢弃、焚烧或掩埋,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有用资源的大量浪费。化学方法能得到最终较纯的产品,但成本高。废覆铜板残渣中含有较多溴和少量的氯,焚烧法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特别是二恶英污染。热裂解法回收油中仍含有溴及少量金属,回收油若作为燃料使用仍会造成空气污染。

改进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添加水泥、粉煤灰等各种辅料制成成本较低的砖块、添加粉煤灰等混合制得塑料混凝土。但是上述两种方案中覆铜板非金属残渣的处理量小。因此,有必要开拓其他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通过将覆铜板制成装饰板材,提高了覆铜板非金属残渣的处理量,且所得板材的机械性能可替代木质装饰板材。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覆铜板破碎成直径为1~2cm的碎块,通过水力摇床分离金属铜和非金属残渣;

s2:将苯乙烯与偶联剂混匀,搅拌下依次加入s1所得非金属残渣以及含有促进剂、固化剂和不饱和聚酯的粘合剂,搅拌均匀后转入模具中;

s3:机械合模,保持模压12~18mpa振压3~5min,脱模得人造板材坯料,将人造板材坯料转入固化箱中,保温90~105℃固化3~5h,磨削抛光,得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中非金属残渣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5~8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中粘合剂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不饱和树脂98~99.5份、促进剂0.1~0.5份、固化剂0.1~0.4份。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苯乙烯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0.5~2.5%,偶联剂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0.1~1.5%。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偶联剂为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硼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促进剂为选自环烷酸钴、甲基苯胺和咪唑类促进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向废弃覆铜板的非金属残渣中加入偶联剂、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等,充分利用非金属残渣中玻纤等填料提高板材的机械强度,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非金属残渣与粘合剂相容性好,经模压所得板材内部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机械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覆铜板破碎成直径为1~2cm的碎块,通过水力摇床分离金属铜和非金属残渣;

s2:将苯乙烯与偶联剂混匀,搅拌下依次加入s1所得非金属残渣以及含有促进剂、固化剂和不饱和聚酯的粘合剂,搅拌均匀后转入模具中;

s3:机械合模,保持模压12mpa振压5min,脱模得人造板材坯料,将人造板材坯料转入固化箱中,保温90℃固化5h,磨削抛光,得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中非金属残渣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5%。

s2中粘合剂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不饱和树脂99.5份、促进剂0.1份、固化剂0.4份。

苯乙烯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0.5%,偶联剂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1.5%。

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促进剂为环烷酸钴和甲基苯胺按重量比1∶1组合而成。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s3中机械合模,保持模压18mpa振压3min,脱模得人造板材坯料,将人造板材坯料转入固化箱中,保温105℃固化3h,磨削抛光,得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中非金属残渣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0%。

s2中粘合剂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不饱和树脂98份、促进剂0.5份、固化剂0.1份,余量为含磷阻燃剂。

苯乙烯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2.5%,偶联剂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0.1%。

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和硼酸酯偶联剂按重量比2∶1∶1组合而成。

促进剂为咪唑类促进剂,具体的,上述咪唑类促进剂为1-甲氨酰基咪唑。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3:机械合模,保持模压15mpa振压4min,脱模得人造板材坯料,将人造板材坯料转入固化箱中,保温97℃固化4h,磨削抛光,得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中非金属残渣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2%。

s2中粘合剂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为:不饱和树脂99.1份、促进剂0.5份、固化剂0.4份。

苯乙烯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1%,偶联剂与非金属残渣的重量之比为0.8%。

偶联剂为硼酸酯偶联剂。促进剂为环烷酸钴。

对比例

对比例中人造板材中非金属残渣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5%,不加入偶联剂性能非金属残渣的表面改性,其他工艺参数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板材的物理性能进行对比:

试验结果中,实施例1-3所的板材的弯曲强度均超过25mpa,对比例中非金属残渣未经过偶联剂处理,但是不饱和树脂含量增加,因此机械强度略差于实施例1-3,另外,对比例的板材耐水性差于实施例1-3。通过sem观察发现覆铜板残渣中具有大量表面较为完整、尺寸较小的填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覆铜板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粉碎分离覆铜板材质、将非金属残渣与树脂和助剂共混以及模压制板步骤。本发明中通过向废弃覆铜板的非金属残渣中加入偶联剂、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等,充分利用非金属残渣中玻纤等填料提高板材的机械强度,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非金属残渣与粘合剂相容性好,经模压所得板材内部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机械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汉姆应用界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11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