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1634阅读:4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精喹禾灵化学含量98%以上,R/S>99/1。



背景技术:

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又名精禾草克,是由日本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开发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R)-2-[4-(6-氯喹喔啉-2-基氧基)]丙酸乙酯,其结构式如(Ⅰ)所示:

精喹禾灵是一种具备高度选择性的旱田茎叶处理剂,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其在禾本科杂草及双子叶作物间有高度的选择性,对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效。精喹禾灵为低毒除草剂,对环境安全。

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较多,目前通用的生产方法为:对甲苯磺酰氯与L-乳酸乙酯反应得到中间体(Ⅱ)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中间体(Ⅱ)再与化合物(Ⅲ)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反应得到精喹禾灵。

反应式如下:

该两步反应路线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操作,原料成本较低,但是,其反应中多以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溶剂为溶剂,获得的产品易消旋,且反应时间长,产品的光学纯度较低(R/S~95/5,~90%e.e.)。

国际专利WO2004/002925在上述第二步反应中公开了使用环己烷作溶剂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高光学纯度的精喹禾灵,但由于环己烷的沸点低,造成反应时间很长,需要回流18h,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CN101531640公开了一种高光学含量精喹禾灵的合成方法,在上述第二步反应中,使用非极性溶剂石油醚或石脑油等作溶剂,可以抑制消旋的发生,得到高光学含量的精喹禾灵(R/S>98.5/1.5),但是,其得到精喹禾灵的收率较低,收率为85~87%。

中国专利CN102584724公开了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步取代反应,第一步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体(Ⅱ)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第二步取代反应合成精喹禾灵,其在第一步反应中使用大量的芳烃溶剂及干燥剂,在第二步取代反应使用石油醚作溶剂,此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但是,其在第一步取代反应中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做缚酸剂,易造成L-乳酸乙酯的水解,产生的杂质难以除去,中间体(Ⅱ)的含量受到影响,该杂质在第二步反应中又生成相应的副产物,从而影响到终产品精喹禾灵的化学含量,获得的精喹禾灵化学含量在97%左右,其中有0.7~0.8%的杂质因L-乳酸乙酯水解产生;同时,其使用的芳烃溶剂对环境不友好,增加生产成本,在第二步反应收率仍然不高(约92%左右),并且,在后处理中使用甲醇、DMF等作为结晶溶剂,反应结束后需先脱溶,甲醇还易使精喹禾灵发生酯交换反应,DMF对精喹禾灵的溶解度太大,使结晶收率明显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以液体有机叔胺作碱,使用无溶剂及干燥剂体系反应,降低了现有生产工艺中的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进而降低了精喹禾灵中杂质(Ⅳ)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的含量,提高精喹禾灵化学含量至98%以上,简化了操作规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喹禾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

对甲苯磺酰氯与过量的L-乳酸乙酯在液体有机叔胺的存在下,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6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结束后酸洗、水洗、脱水得到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

2)合成精喹禾灵

以甲基环己烷做溶剂,碳酸盐做碱,化合物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与过量的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回流反应2~6小时,经水洗、结晶、过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精喹禾灵。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液体有机叔胺为三乙胺、四甲基乙二胺或吡啶。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与液体有机叔胺的摩尔比为1:1.0~1.5:1.0~2.0。

优选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40~6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碳酸盐为碱金属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优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钠。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及碳酸盐的摩尔比为1:1.0~1.5:1.0~3.0。

优选地,步骤2)中的结晶溶剂为甲基环己烷或乙醇,所述乙醇的含水量在0~20%。

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时,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无机碱做缚酸剂,造成L-乳酸乙酯水解,产生杂质,其反应机理为:L-乳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水解产生乙醇,乙醇在碱性条件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生成中间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在精喹禾灵的制备中与中间体Ⅲ反应生成杂质Ⅳ,反应式如下: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发明在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时,以液体有机叔胺作为缚酸剂,避免L-乳酸乙酯发生水解,大大降低了精喹禾灵中杂质(Ⅳ)的含量,将其从原先的0.7~0.8%降低至0.1%以下,精喹禾灵化学含量提高至98%以上,同时,以液体有机叔胺(如三乙胺、吡啶等)作缚酸剂时,不仅减少了使用无机碱及干燥剂造成含盐废水的处理操作,有机叔胺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在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时,采用无溶剂体系,反应原料L-乳酸乙酯及叔胺均为液体,反应可顺利进行,由于反应体系中无大量溶剂的稀释作用,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易于发生,进而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中也无需添加干燥剂,进一步简化了操作,节约了溶剂成本,提高生产产能。

本发明在步骤2)中使用甲基环己烷为溶剂,甲基环己烷同时作为反应和结晶溶剂,可在反应结束水洗后直接降温结晶,避免在同一反应和后处理过程中使用两种溶剂,可使精喹禾灵反应收率提高至95%以上,简化操作流程,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时,以叔胺作碱,有效降低了单一杂质的含量,提高了精喹禾灵的化学含量,同时,叔胺可回收再利用。

2)本发明在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时,不需添加芳烃类溶剂,采用无溶剂无干燥剂体系,缩短反应时间至3~4小时,节约成本。

3)本发明在合成精喹禾灵时以甲基环己烷作溶剂,提高了反应温度,加快反应进程,提高了反应收率(在95%以上),反应结束后可用甲基环己烷做结晶溶剂,无需二次脱溶,简化了操作过程,可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中杂质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的LC-MS谱图。

图2为对比例中杂质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的1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

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酰氯192.6g(99.0%,1.0mol)、L-乳酸乙酯121.7g(99.0%,1.02mol),充分搅拌均匀后,滴加三乙胺112.4g(99.0%,1.1mol),控制滴加温度<60℃,滴加结束后保温40~60℃反应3h,反应过程中取样进行GC中控,反应液中的对甲苯磺酰氯<0.1%时,反应结束。

反应结束后加入200g水,滴加31%工业盐酸调pH值至1~2,搅拌、静置分出下层有机相,有机相再次加入200g水洗两次至水相呈中性,静置分水,有机相减压脱水,控制真空度<-0.095MPa,温度<100℃,有机相澄清透明后脱水结束,得到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产品265.5g,含量99.5%,摩尔收率97%(以对甲苯磺酰氯计),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含量为0.03%。

2)合成精喹禾灵

在通入氮气的环境下,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甲基环己烷500ml、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Ⅲ)139.1g(98.0%,0.5mol)、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139.6g、碳酸钾108g(96.0%,0.75mol),升温回流反应3h,HPLC检测(Ⅲ)含量<0.1%时,反应结束。

降温至60~70℃,水洗三次,每次加水100g,水洗结束降温至0~5℃结晶,过滤、烘干得产品精喹禾灵180.9g,化学含量98.2%,光学含量99.3%,R体含量97.5%,摩尔收率95.3%(以Ⅲ计),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含量为0.03%。

实施例2

1)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

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酰氯192.6g(99.0%,1.0mol)、L-乳酸乙酯121.7g(99.0%,1.02mol),充分搅拌均匀后,滴加吡啶95.9g(99.0%,1.2mol),控制滴加温度<60℃,滴加结束后保温40~60℃反应3h,反应过程中取样进行GC中控,反应液中的对甲苯磺酰氯<0.1%时,反应结束。

加入200g水,滴加31%工业盐酸调pH值至1~2,搅拌、静置分出下层有机相,有机相再次加入200g水洗两次至水相呈中性,静置分水,有机相减压脱水,控制真空度<-0.095MPa,温度<100℃,有机相澄清透明后脱水结束,得到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产品264.9g,含量99.3%,摩尔收率96.6%(以对甲苯磺酰氯计),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含量为0.05%。

2)合成精喹禾灵

在通入氮气的环境下,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甲基环己烷500ml、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Ⅲ)139.1g(98.0%,0.5mol)、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139.6g(实施例1)、碳酸钾108g(96.0%,0.75mol),升温回流反应3h,HPLC检测(Ⅲ)含量<0.1%时,反应结束。

降温至60~70℃,水洗三次,每次加水100g,水洗结束后负压蒸馏回收溶剂甲基环己烷,降温至50-60℃,将入300ml含水10%的乙醇,保温搅拌充分溶解,缓慢降温至0~5℃结晶,过滤、烘干得产品精喹禾灵181.3g,化学含量98.5%,光学含量99.4%,R体含量97.9%,摩尔收率95.9%(以Ⅲ计),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含量为0.01%。

对比例

1)制备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Ⅱ)

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甲苯400ml、无水硫酸镁20g、氢氧化钠30.6g(98%,0.75mol),混合搅拌降温至0℃,加入对甲苯磺酰氯96.3g(99%,0.5mol),控制温度在0-5℃之间,滴加L-乳酸乙酯71.5g(99%,0.6mol),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0-5℃保温反应3h,检测对甲苯磺酰氯含量<0.1%反应结束,反应过程中GC-MS跟踪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的生成。反应结束后经酸洗、水洗、脱溶得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Ⅱ)产品131.6g,含量98.1%,摩尔收率94.8%(以对甲苯磺酰氯计算),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0.8%。

2)合成精喹禾灵

在通入氮气的环境下,1000ml的四口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石油醚500ml、6-氯-2-(4-羟基苯氧基)喹喔啉(Ⅲ)139.1g(98.0%,0.5mol)、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Ⅱ)145.7g(对比例1)、碳酸钾108g(96.0%,0.75mol),升温回流反应3h,HPLC检测(Ⅲ)含量<0.1%反应结束,降温至60~70℃,水洗三次,每次加水100g,水洗结束后负压蒸馏回收溶剂石油醚,脱溶结束降温至50-60℃,加入300ml乙醇,保温搅拌充分溶解,缓慢降温至0~5℃结晶,过滤、烘干得产品精喹禾灵173.2g,化学含量97.3%,光学含量99.2%,R体含量96.5%,摩尔收率90.5%(以Ⅲ计),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含量为0.76%,杂质的结构确认谱图参见图1-图2,图1为杂质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的LC-MS谱图,图2为杂质6-氯-2-(4-乙氧基苯氧基)喹喔啉(Ⅳ)的1H-NMR谱图。

从LC-MS谱图中可以看到分子离子峰M301=(M+1),M342=(M+MeCN+1);1H-NMR(DMSO,300MHz)δ(ppm)1.36(t,3H),4.06(m,2H),7.01(m,1H),7.03(m,1H),7.22(m,1H),7.24(m,1H),7.70(m,1H),7.74(m,1H),8.14(m,1H),8.87(m,1H)。由1H-NMR和LC-MS谱图可验证杂质(Ⅳ)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