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00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花籽油冷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花籽毛油精炼为红花籽精油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水化法、碱炼法、溶剂法以及冷炼法,前四种方法由于存在着工艺复杂,且制备的红花籽精油的营养成分低,且不能保证精油的风味和色泽。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植物油大多是热炼油,热炼得油率高,我国大部份油厂采用热炼。即在热炼油前先将油脂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水洗脱皂,白土脱色,后进行高温加热进行脱臭:油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烧碱味,油脂皂化后的皂角味,白土的腥味,高温后不饱和脂肪酸燃烧后的味道,高温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因此必须脱臭后才能食用。同时高温热炼使油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热炼过程中损失很大,造成资源浪费。

冷炼法采用较低的温度对红花籽毛油进行精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精油的风味和色泽,但是现有的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还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或者将实验室的冷炼过程放大到工业化生产时,达不到小型试验效果,仍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能够实现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工业化生产的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制备的红花籽油能够保证红花籽的色泽和风味,并且制备的红花籽油具有较高的纯度以及营养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毛油冷冻装置、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饱和脂冷冻装置、过滤浓缩装置以及动力装置,且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冷冻塔,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多个气体隔膜泵以及为所述多个气体隔膜泵提供气体的气体产生装置;

其中,所述毛油冷冻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5℃,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0℃,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10℃;所述动力装置带动红花籽毛油依次经过所述毛油冷冻装置、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和所述过滤浓缩装置处理后,得到红花籽精油。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所述毛油冷冻装置包括冷冻机组和冷冻罐,以将所述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5℃。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包括初凝器、絮凝釜以及色散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所述过滤浓缩装置包括饱和脂缓释塔、膜过滤膨胀釜、溢流采集器、错流均压膜过滤截留釜、再生液回流釜、脱脂油引流器、脱脂油负压浓缩塔、二次脱脂微孔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包括空气自清器、螺杆式压缩机、制氮机、高压空气储罐以及空气冷干机。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该生产设备还包括:

多个管道试镜,其设置在管道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中,该生产设备还包括:

卧螺离心机,其用于对红花籽毛油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红花籽毛油在气体隔膜泵的带动下进入所述毛油冷冻装置。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具体操作流程为:

首先,使用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LW250X1000-N,进行胶质粗分离,离心机先开副电机,再使主机启动,缓慢运转同时电流不大于13A,电压不低于365V,正常运行10分钟后开始进料,严格控制进料阀,加料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到工作流量,且电流不大于15A,正常工作电流应最大为12-13A。且当主电机调制40赫兹,副电机调至20赫兹为红花籽油胶质分离最好状态,运行5小时后待冷冻罐液位指示器到上液位,打开冷冻机组将冷冻罐内油温缓慢降至5℃,于此同时冷冻后的红花籽油开始逐渐的浑化,粘稠度上升,红花籽毛油在冷冻罐内的时间控制在5小时;

5小时后打开气动隔膜泵,隔膜泵选用QBY3-40气动型将压力控制在5公斤,冷冻油缓慢泵至初凝罐,在此同时油温缓慢降至2℃,冷冻红花籽油开始逐渐脂化,同样5小时后冷冻脂化油自初凝罐泵至絮凝釜,流速控制在2立方/小时,利用絮凝釜的特殊结构,进一步使饱和脂分子絮凝,温度控制在2℃。红花籽油脂化现象加重。同样5小时后将冷冻红花籽油泵入色散器,在色散器内将红花籽油冷冻至0℃,在该温度状况下红花籽油内的饱和脂进一步凝聚,红花籽油内和亲水分子凝聚的硬脂,开始收缩,分子间的色散力开始起作用,饱和脂在流动性的缓慢碰撞下开始聚合缓慢固化。使用隔膜泵做动力让冷冻油缓慢运动,在该过程中固体脂、饱和脂、硬脂相互碰撞结团,脂类分子间相互稳定的力,碰撞形成新的稳定结构,红花油中的硬脂、固体脂、饱和脂在液体油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逐渐降至某一点时,固体脂开始呈晶粒析出,此时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固体脂浓度越大,饱和温度越高;

5小时后泵至三个串联连接的冷冻塔,三个冷冻塔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迅速冷冻至-10℃,红花籽油中缓慢固化的饱和脂固化程度被加快,饱和脂分子遇冷后急剧收缩。

72小时候,打开气动隔膜泵,红花籽油固体脂、硬脂和饱和脂达到过滤强度后,经缓释塔进入错流均质膜过滤截留釜进行初次膜过滤,初始过滤精度为0.5微米的微孔过滤管,初始压力过滤初始压力一般控制在0.01MPa、10-15分钟段。对错流均质膜过滤截留釜内剩料进行收集,将滤渣从过滤截留釜底部运走,以防止再生油再次进入滤饼;

冷滤后的红花籽油泵入二次脱脂微孔过滤器,进行二次脱脂,过滤精度为0.2微米,本次选用袋式微孔过滤机,采用隔膜泵加压,终压不超过6公斤,过滤后得到成品脱脂红花籽油,该成品油在零下10度下放置10小时依然清澈透明,超过国家色拉油的标准。12月25日,成品冷炼油泵入成品油罐区储存。

在红花籽油的冷炼过程中,使用气体产生装置为多个气体隔膜泵提供动力。同时,该生产设备除了油脂管道外,还包括冷冻液管道、洁净空气管道和清洗系统管道,以实现红花籽油的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能够实现红花籽油的工业化生产,保证了冷炼过程中红花籽油的色泽、纯度、透明度和营养价值,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2、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能够实现红花籽油的连续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包括: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毛油冷冻装置、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饱和脂冷冻装置、过滤浓缩装置以及动力装置,且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第一冷冻塔6、第二冷冻塔7和第三冷冻塔8,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多个气体隔膜泵9以及为所述多个气体隔膜泵提供气体的气体产生装置;

其中,所述毛油冷冻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5℃,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0℃,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10℃;所述动力装置带动红花籽毛油依次经过所述毛油冷冻装置、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所述饱和脂冷冻装置和所述过滤浓缩装置处理后,得到红花籽精油;

并且所述毛油冷冻装置包括冷冻法机组1和冷冻罐2,以将所述红花籽毛油的温度降低至5℃;

所述饱和脂分子絮凝装置包括初凝器3、絮凝釜4以及色散器5;

所述过滤浓缩装置包括饱和脂缓释塔10、膜过滤膨胀釜11、溢流采集器12、错流均压膜过滤截留釜13、再生液回流釜14、脱脂油引流器15、脱脂油负压浓缩塔16、二次脱脂微孔过滤器17;

所述气体产生装置包括空气自清器18、螺杆式压缩机19、制氮机20、高压空气储罐21以及空气冷干机23;

该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多个管道试镜22;以及

卧螺离心机23,其用于对红花籽毛油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红花籽毛油在气体隔膜泵9的带动下进入所述毛油冷冻装置。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冷炼法制备红花籽油的生产设备,具体操作流程为:

首先,使用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LW250X1000-N,进行胶质粗分离,离心机先开副电机,再使主机启动,缓慢运转同时电流不大于13A,电压不低于365V,正常运行10分钟后开始进料,严格控制进料阀,加料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到工作流量,且电流不大于15A,正常工作电流应最大为12-13A。且当主电机调制40赫兹,副电机调至20赫兹为红花籽油胶质分离最好状态,运行5小时后待冷冻罐2液位指示器到上液位,打开冷冻机组1将冷冻罐2内油温缓慢降至5℃,于此同时冷冻后的红花籽油开始逐渐的浑化,粘稠度上升,红花籽毛油在冷冻罐2内的时间控制在五小时;

五小时后打开气动隔膜泵9,隔膜泵9选用QBY3-40气动型将压力控制在5公斤,冷冻油缓慢泵至初凝罐3,在此同时油温缓慢降至2℃,冷冻红花籽油开始逐渐脂化,同样五小时后冷冻脂化油自初凝罐3泵至絮凝釜4,流速控制在2立方/小时,利用絮凝釜4的特殊结构,进一步使饱和脂分子絮凝,温度控制在2℃。红花籽油脂化现象加重。同样五小时后将冷冻红花籽油泵入色散器5,在色散器5内将红花籽油冷冻至0℃,在该温度状况下红花籽油内的饱和脂进一步凝聚,红花籽油内和亲水分子凝聚的硬脂,开始收缩,分子间的色散力开始起作用,饱和脂在流动性的缓慢碰撞下开始聚合缓慢固化。使用隔膜泵做动力让冷冻油缓慢运动,在该过程中固体脂、饱和脂、硬脂相互碰撞结团,脂类分子间相互稳定的力,碰撞形成新的稳定结构,红花油中的硬脂、固体脂、饱和脂在液体油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逐渐降至某一点时,固体脂开始呈晶粒析出,此时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固体脂浓度越大,饱和温度越高;

5小时后泵至三个串联连接的冷冻塔,三个冷冻塔将红花籽毛油的温度迅速冷冻至-10℃,红花籽油中缓慢固化的饱和脂固化程度被加快,饱和脂分子遇冷后急剧收缩。

72小时候,打开气动隔膜泵9,红花籽油固体脂、硬脂和饱和脂达到过滤强度后,经缓释塔10进入错流均质膜过滤截留釜13进行初次膜过滤,初始过滤精度为0.5微米的微孔过滤管,初始压力过滤初始压力一般控制在0.01MPa、10-15分钟段。对错流均质膜过滤截留釜13内剩料进行收集,将滤渣从过滤截留釜底部运走,以防止再生油再次进入滤饼;

冷滤后的红花籽油泵入二次脱脂微孔过滤器17,进行二次脱脂,过滤精度为0.2微米,本次选用袋式微孔过滤机,采用隔膜泵加压,终压不超过6公斤,过滤后得到成品脱脂红花籽油,该成品油在零下10度下放置10小时依然清澈透明,超过国家色拉油的标准。12月25日,成品冷炼油泵入成品油罐区储存。

在红花籽油的冷炼过程中,使用气体产生装置为多个气体隔膜泵9提供动力。同时,该生产设备除了油脂管道外,还包括冷冻液管道、连接各隔膜泵的洁净空气管道和为各装置进行清洗的清洗系统管道,以实现红花籽油的连续化生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