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79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由于材料的发展,鞋子的使用寿命越来越长,如何保证鞋底耐磨,不变形,是本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现有技术一般是在鞋底材料中加入各种金属合金,然后在硫化工艺中掺杂加入耐磨合金颗粒。合金颗粒虽然增加鞋底的耐磨性能,但其重量较大,与鞋子轻量化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其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能够增加耐磨性能的同时,提升轻量化,能够使得到的材料密度及力学性能满足运动鞋中底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其包括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100

丁腈橡胶 10-30

三元乙丙橡胶 10-30

偶氮二甲酰胺 2-10

碳酸钙填料 20-30

石墨烯纤维 5-15

碳化钨-钴硬质合金颗粒 2-5。

在加入石墨烯纤维之后,本发明所述的材料制备得到的鞋底中,其密度降低,而撕裂强度提升30%以上。同时,由于掺杂了石墨烯和碳化钨-钴硬质合金颗粒,因此其耐磨性得到提高,轻量化也得以实现。

本发明采用偶氮二甲酰胺作为发泡剂,可以使得所述配方得到的材料密度达到0.068g/cm3,同时,三元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发泡材料的强度。因此本发明的配方既得到良好的发泡性能,又得到良好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其包括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100

丁腈橡胶 10

三元乙丙橡胶 10

偶氮二甲酰胺 2

碳酸钙填料 20

石墨烯纤维 5

碳化钨-钴硬质合金颗粒 2。

实施例2

一种耐磨鞋底发泡材料,其包括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100

丁腈橡胶 30

三元乙丙橡胶 30

偶氮二甲酰胺 10

碳酸钙填料 30

石墨烯纤维 15

碳化钨-钴硬质合金颗粒 2。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的三元乙丙橡胶省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的丁腈橡胶省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与对比例1-2相比较,实施例1-2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优于对比例1和2,证明所述丁腈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配合使用,产生协同效应。

实施例1和2的耐磨鞋底材料,能够增加耐磨性能的同时,提升轻量化,且材料的密度降低而断裂强度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