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特别是一种以海蓬子和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营养保健油,属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肝脏所含脂肪约占肝脏湿重的2%~4%,当肝脏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即形成脂肪肝(Fattyliver,FL)。脂肪肝并非临床上的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主要为甘油三酯)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常见病理过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诱因所致的脂肪肝在我国的诊断率逐年增加。目前,根据饮酒与否,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后者进一步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高达25%,且约1.5%~8.0%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故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愈后十分重要。目前,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缺乏理想的针对性治疗药物。相比而言,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疗效稳定、持久、无副作用、价廉等优势,因此深入进行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海蓬子又称海芦笋、海鹿茸、海虫草、富贵菜等,属于莉科植物,海蓬子属,在盐生植物分类中,属于茎肉质化真盐生植物,多见于沼泽地、盐湖旁和及海滩。海蓬子其干燥植株含纤维素5~20%,蛋白质9.0%,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超过普通蔬菜的40倍,还含有天然的植物保健盐和天然的植物碱( 微角皂苷),具有降低胆固醇、降压等功效。海蓬子的种植对改善我国盐碱环境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目前海蓬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制约着海蓬子加工产业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了海蓬子的种植推广,因此,如果将海蓬子进行高值化综合开发利用,将对环境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本发明海蓬子营养保健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以及中医药质原料脂肪肝的最新进展,按照清热利湿、祛浊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化痰的基本组方原则,研制具有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该营养保健油能够起到预防治疗脂肪肝的保健功能,促进食用者者身心健康,预防或减缓脂肪肝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去杂:将原料籽粒进行清洗、筛选,清除泥沙、杂质;
(2)配料:按照海蓬子40~50份、碱蓬20~30份、泽泻10~15份、何首乌8~12份、柴胡5~10份、菌陈4~6份、葛根3~5份、铁皮石斛3~5份的比例准确配料;
(3)超声波辅助破壁: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破碎10~20min,超声波频率为200~300KHZ;
(4)生物法异构反应:调整原料含水量15~20%,接种具有良好生物转化CLA能力的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2~3%嗜酸乳杆菌、1~2%保加利亚乳杆菌,在28~35℃条件下完全厌氧反应2~3d;
(5)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海蓬子保健香油:将发酵后的培养基粉碎后放进超临界萃取装置中,在萃取装置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控制温度35~45℃,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15~20kg/h,萃取1.5~2h后转入分离罐,控制温度40~50℃,压力10~18MPa,分离出海蓬子保健香油;
(6)分离:将海蓬子保健香油冷却,沉淀后过滤得到成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采用“超声波辅助破壁+生物法异构反应+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的技术方案,产品富含共轭亚油酸、α-亚麻酸等功能性油脂,其中产品中亚油酸含量达到39.17%,α-亚麻酸含量达到10.24%,使得产品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保健功效,据测定产品抗氧化能力较常规海蓬子油提高287.64%以上。长期使用本发明产品,具有清热利湿、祛浊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化痰,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改变原料组成会显著降低产品的保健功效(P<0.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与传统的香油制备或油浴加热碱异构化制备CLA相比,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规模化制备容易、共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保健效果优等优势,产业化推广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去杂:将原料籽粒进行清洗、筛选,清除泥沙、杂质;
(2)配料:按照海蓬子50份、碱蓬20份、泽泻15份、何首乌8份、柴胡10份、菌陈4份、葛根5份、铁皮石斛3份的比例准确配料;
(3)超声波辅助破壁: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破碎10~20min,超声波频率为200~300KHZ;
(4)生物法异构反应:调整原料含水量15~20%,接种具有良好生物转化CLA能力的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3%嗜酸乳杆菌、2%保加利亚乳杆菌,在28~35℃条件下完全厌氧反应2d;
(5)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海蓬子保健香油:将发酵后的培养基粉碎后放进超临界萃取装置中,在萃取装置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控制温度35~45℃,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15~20kg/h,萃取1.5~2h后转入分离罐,控制温度40~50℃,压力10~18MPa,分离出海蓬子保健香油;
(6)分离:将海蓬子保健香油冷却,沉淀后过滤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去杂:将原料籽粒进行清洗、筛选,清除泥沙、杂质;
(2)配料:按照海蓬子40份、碱蓬30份、泽泻10份、何首乌12份、柴胡5份、菌陈6份、葛根3份、铁皮石斛5份的比例准确配料;
(3)超声波辅助破壁: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破碎10~20min,超声波频率为200~300KHZ;
(4)生物法异构反应:调整原料含水量15~20%,接种具有良好生物转化CLA能力的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2%嗜酸乳杆菌、1%保加利亚乳杆菌,在28~35℃条件下完全厌氧反应3d;
(5)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海蓬子保健香油:将发酵后的培养基粉碎后放进超临界萃取装置中,在萃取装置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控制温度35~45℃,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15~20kg/h,萃取1.5~2h后转入分离罐,控制温度40~50℃,压力10~18MPa,分离出海蓬子保健香油;
(6)分离:将海蓬子保健香油冷却,沉淀后过滤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缓解脂肪肝的海蓬子营养保健油,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去杂:将原料籽粒进行清洗、筛选,清除泥沙、杂质;
(2)配料:按照海蓬子45份、碱蓬25份、泽泻12份、何首乌10份、柴胡8份、菌陈5份、葛根4份、铁皮石斛4份的比例准确配料;
(3)超声波辅助破壁: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破碎10~20min,超声波频率为200~300KHZ;
(4)生物法异构反应:调整原料含水量15~20%,接种具有良好生物转化CLA能力的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2.5%嗜酸乳杆菌、1.5%保加利亚乳杆菌,在28~35℃条件下完全厌氧反应2.5d;
(5)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海蓬子保健香油:将发酵后的培养基粉碎后放进超临界萃取装置中,在萃取装置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控制温度35~45℃,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15~20kg/h,萃取1.5~2h后转入分离罐,控制温度40~50℃,压力10~18MPa,分离出海蓬子保健香油;
(6)分离:将海蓬子保健香油冷却,沉淀后过滤得到成品。
以下以试验数据说明本申请取得的技术效果。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性别为雌性、雄性;
分组和给药方法:动物按体重随机分8组,每组20只。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实施例1-3组、无海蓬子实验组(其余中草药组成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3)、海蓬子实验组(原料仅含海蓬子,制备工艺同实施例3);实施例组每日分别灌胃口服液0.2mL/20g体重;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灌胃每日灌胃150mg/Kg的联苯双酯去离子水溶液;实验期间均自由饮食、饮水,给药4周后按下述方法制备肝损伤模型。
制备肝损伤模型方法: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均一次性灌胃给予CCl4(浓度l%,灌胃量50mg/Kg.bw)造模,24h后,处死动物,取材;
生化指标检测:分离后取得的血清,用试剂盒测定ALT、AST活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被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对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