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342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它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好的车门内至少会有两根防撞梁,而防撞梁的份量是较重的,也就是说,好的车门确实偏重些。但并不能说车门越重就越好。现在的新型汽车,如果在安全性能等能保证的话,设计师都会想方设法减轻车辆包括车门的重量(如用新型的材料)来减少功耗。按车门数量不同,可以把轿车分为二门、三门、四门、五门车等。用于公务用途的轿车大都是四门,用于家庭用途的轿车既有四门也有三门和五门(后门为掀起式),而运动用途的跑车则大都是两门。顺开式车门: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仍可借气流的压力关上,比较安全,而且便于驾驶员在倒车时向后观察,故被广泛采用。逆开式车门:在汽车行驶时若关闭不严就可能被迎面气流冲开,因而用得较少,一般只是为了改善上下车方便性及适于迎宾礼仪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车门按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种:整体式车门:内外板由整块钢板冲压后包边而成,该生产方式初次模具投入成本较大,但可相应降低相关检具夹具,材料利用率较低。分体式车门:由车门框总成和车门内外板总成拼焊而成,门框总成可采用滚压方式生产,成本较低,生产率较高,整体相应模具成本较低,但后期检具夹具成本较高,且工艺可靠性较差。整体式车门和分体式车门在整体成本方面相差不是很大,主要是根据相关的造型要求确定相关的结构形式。由于目前汽车造型要求较高,且生产效率要求较高,车门整体结构趋向与分体式。

现有的汽车车门内部采用塑料板作为装饰,但是现有的材料结构强度不高,不具有抗老化效果,耐磨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具有抗老化效果,耐磨性能好的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28-30份、洋茉莉醛16-20份、碳酸钠2-4份、氯化亚铜11-15份、三氯化铁12-14份、甲基铝氧烷16-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2-2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5-40份、硬脂酸锌7-1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6-28份、金刚砂9-11份、二氯二茂锆8-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0份、硬脂酸钙16-20份、戊四醇6-9份、乙氧基喹啉13-14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25份、氧化苯甲酰3-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1-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0-13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28份、洋茉莉醛16份、碳酸钠2份、氯化亚铜11份、三氯化铁12份、甲基铝氧烷16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5份、硬脂酸锌7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6份、金刚砂9份、二氯二茂锆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硬脂酸钙16份、戊四醇6份、乙氧基喹啉13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份、氧化苯甲酰3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1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0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29份、洋茉莉醛18份、碳酸钠3份、氯化亚铜13份、三氯化铁13份、甲基铝氧烷18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7.5份、硬脂酸锌9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2份、金刚砂10.5份、二氯二茂锆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5份、硬脂酸钙18份、戊四醇7.5份、乙氧基喹啉13.5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2.5份、氧化苯甲酰5.5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2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1.5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30份、洋茉莉醛20份、碳酸钠4份、氯化亚铜15份、三氯化铁14份、甲基铝氧烷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40份、硬脂酸锌1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8份、金刚砂11份、二氯二茂锆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硬脂酸钙20份、戊四醇9份、乙氧基喹啉14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5份、氧化苯甲酰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3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聚碳酸酯28-30份、洋茉莉醛16-20份、碳酸钠2-4份、氯化亚铜11-15份、三氯化铁12-14份、甲基铝氧烷16-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2-2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5-40份、硬脂酸锌7-1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6-28份投入到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过滤后投入到中反应釜的温度调节为135-140℃,搅拌速度为1700-1900r/min,反应时间为25-30分钟,备用;

3)将金刚砂9-11份、二氯二茂锆8-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0份、硬脂酸钙16-20份、戊四醇6-9份、乙氧基喹啉13-14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25份、氧化苯甲酰3-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1-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0-13份密炼机中,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加热2-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步骤3)的密炼机中混合,提升加热温度至220℃,反应1-2分钟,备用;

5)将步骤4)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加热呈熔融状态,再将原料注塑到模具中,成型即可。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添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硼酸烷基醇酰胺、丁基羟基茴香醚和硬脂酸锌使得材料结构强度高,添加的戊四醇7.5份、乙氧基喹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氧化苯甲酰、聚乙烯醇缩甲醛具有抗老化效果,添加的金刚砂、二氯二茂锆、聚乙烯吡咯烷酮使得材料耐磨性能好;采用的制备方法使得材料成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28份、洋茉莉醛16份、碳酸钠2份、氯化亚铜11份、三氯化铁12份、甲基铝氧烷16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5份、硬脂酸锌7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6份、金刚砂9份、二氯二茂锆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硬脂酸钙16份、戊四醇6份、乙氧基喹啉13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份、氧化苯甲酰3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1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0份。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聚碳酸酯28份、洋茉莉醛16份、碳酸钠2份、氯化亚铜11份、三氯化铁12份、甲基铝氧烷16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5份、硬脂酸锌7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6份投入到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过滤后投入到中反应釜的温度调节为135-140℃,搅拌速度为1700-1900r/min,反应时间为25-30分钟,备用;

3)将金刚砂9份、二氯二茂锆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硬脂酸钙16份、戊四醇6份、乙氧基喹啉13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0份、氧化苯甲酰3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1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0份密炼机中,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加热2-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步骤3)的密炼机中混合,提升加热温度至220℃,反应1-2分钟,备用;

5)将步骤4)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加热呈熔融状态,再将原料注塑到模具中,成型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29份、洋茉莉醛18份、碳酸钠3份、氯化亚铜13份、三氯化铁13份、甲基铝氧烷18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7.5份、硬脂酸锌9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2份、金刚砂10.5份、二氯二茂锆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5份、硬脂酸钙18份、戊四醇7.5份、乙氧基喹啉13.5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2.5份、氧化苯甲酰5.5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2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1.5份。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聚碳酸酯29份、洋茉莉醛18份、碳酸钠3份、氯化亚铜13份、三氯化铁13份、甲基铝氧烷18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37.5份、硬脂酸锌9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2份投入到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过滤后投入到中反应釜的温度调节为135-140℃,搅拌速度为1700-1900r/min,反应时间为25-30分钟,备用;

3)将金刚砂10.5份、二氯二茂锆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5份、硬脂酸钙18份、戊四醇7.5份、乙氧基喹啉13.5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2.5份、氧化苯甲酰5.5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2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1.5份密炼机中,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加热2-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步骤3)的密炼机中混合,提升加热温度至220℃,反应1-2分钟,备用;

5)将步骤4)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加热呈熔融状态,再将原料注塑到模具中,成型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芳香族聚碳酸酯30份、洋茉莉醛20份、碳酸钠4份、氯化亚铜15份、三氯化铁14份、甲基铝氧烷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40份、硬脂酸锌1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8份、金刚砂11份、二氯二茂锆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硬脂酸钙20份、戊四醇9份、乙氧基喹啉14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5份、氧化苯甲酰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3份。

一种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芳香族聚碳酸酯30份、洋茉莉醛20份、碳酸钠4份、氯化亚铜15份、三氯化铁14份、甲基铝氧烷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24份、丁基羟基茴香醚40份、硬脂酸锌1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28份投入到1-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过滤后投入到中反应釜的温度调节为135-140℃,搅拌速度为1700-1900r/min,反应时间为25-30分钟,备用;

3)将金刚砂11份、二氯二茂锆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份、硬脂酸钙20份、戊四醇9份、乙氧基喹啉14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25份、氧化苯甲酰8份、聚乙烯醇缩甲醛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3份密炼机中,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加热2-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到步骤3)的密炼机中混合,提升加热温度至220℃,反应1-2分钟,备用;

5)将步骤4)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加热呈熔融状态,再将原料注塑到模具中,成型即可。

实验例

实验对象:选取普通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特制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与本发明的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进行对比。

实验要求:上述的普通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特制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与本发明的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重量一致。

实验方法:耐磨性能采用ASTM D3884耐磨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抗老化时间通过老化试验箱进行检测,并且调节测试温度温度为120℃,相对湿度为85%,气压为106kPa,臭氧浓度为45%,紫外线光照强度为25uw/cm2,得到老化的时间;抗压强度通过GB/T 529-1999标准采用抗压强度测试机进行测试;

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对比不同的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在相同的实验方法下所得的数据,本发明的汽车车门内饰塑料板的耐磨性更好,抗老化效果更好,结构强度更高。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添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硼酸烷基醇酰胺、丁基羟基茴香醚和硬脂酸锌使得材料结构强度高,添加的戊四醇7.5份、乙氧基喹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氧化苯甲酰、聚乙烯醇缩甲醛具有抗老化效果,添加的金刚砂、二氯二茂锆、聚乙烯吡咯烷酮使得材料耐磨性能好;采用的制备方法使得材料成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