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应性沥青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403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适应性沥青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再生原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废旧轮胎越来越多,废旧轮胎堆放占据大量的空间且有胶臭味,成为当今固弃物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橡胶沥青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改性沥青胶结料。然而常规橡胶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其施工和易性和存储稳定性较差,而且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严重。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常规沥青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高适应性沥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适应性沥青,由重交基质沥青、废旧轮胎橡胶粉、反应连接剂、粘度调节剂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重交基质沥青77-88﹪,废旧轮胎橡胶粉8-18﹪,反应连接剂含量为橡胶沥青重量的2-4﹪,粘度调节剂含量为橡胶沥青重量的1-5﹪。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废旧轮胎橡胶粉粒径为30-70目。

所述的反应连接剂为Sasobit(沙索必德普)。

所述的粘度调节剂为熔点为120℃-160℃的聚丙烯蜡。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特征高适应性沥青的加工方法,将重交基质沥青加热至130-170℃,加入废旧轮胎橡胶粉后,在5min内将混合物温度升至182-187℃,高速剪切20-45min后,加入计量好的反应连接剂和粘度调节剂孕育0.5-1.5h,即得到成品。

所述的孕育阶段,温度由182-187℃降至130-170℃。

所述的粘度调节剂是由聚丙烯蜡以裂解法生产的并通过加热切断并通过热空气粉碎而成。

本申请采用的反应连接剂和粘度调节剂所形成的高适应性沥青,软化点≥57℃,25℃针入度≥25,弹性恢复≥60﹪,1.5Pa.s<运动粘度<4.0Pa.s,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可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缓反射裂缝、降低噪声,且制备工艺简单灵活,施工和易性好、热存储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在韩国进口70#重交基质沥青中加入8%、12%、18%的废旧轮胎橡胶粉(内掺),剪切均匀后加入反应连接剂Sasobit3﹪(外掺)和粘度调节剂聚丙烯蜡3﹪(外掺),孕育一小时,即得到改性橡胶沥青。指标见表1。

表1 不同配方沥青的性能测试表

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分析

对上述沥青分别采用传统的连续级配AC-13进行混合料设计与性能验证,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实施条件下的性能对照表

采用本实施例所制备沥青分别作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残留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不同实施条件下的测试对照表

根据表中的各项实验结果,说明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技术要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