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7650阅读:17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L-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酸,即2-羟基丁二酸,因含有一个手型碳原子而存在两种旋光异构体L-苹果酸和D-苹果酸以及外消旋体DL-苹果酸。L(-)-苹果酸是生物体内三羧酸代谢循环的成员之一,在人体内易被代谢,并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其他行业。

D-苹果酸是一种自然界中稀少的有机酸。D-苹果酸主要应用于手性药物合成、手性添加剂、手性助剂等领域,如:抗生素、药物信息素、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抗组胺药D-和L-肉毒碱等合成,也可作为药物拆分剂和不对称合成的配体。

D-苹果酸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生物转化法(酶法)等。

化学拆分法成本高,生物拆分法由于D-苹果酸对菌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无法生产得到浓度较高的D-苹果酸。

在生物转化法的研究中,从马来酸制备D-苹果酸的生物转化方法是已知最经济的路线。1993年日本的Asano Y.等(Environ Microbio.1993,59:1110-1113.)报道了用Arthrobacter sp.MCI2612菌进行转化反应。1993年荷兰Van der Warf M.J.等(Appl Environ Microbio.1993,59:1110-1113.)报道了用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NCIMB9867菌进行转化反应。但都存在马来酸水合酶活性低。稳定性差、不耐盐、转化率低等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生产D-苹果酸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利用L-天冬氨酸与酸酐合成D-苹果酸。

进一步地,所述酸酐与L-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1~1.5:1,优选1:1。在该摩尔比下,能够更好地保证L-天冬氨酸完全转化,且不会造成酸酐的过多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酸酐为乙酸酐、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优选为乙酸酐。经试验发现,乙酸酐与L-天冬氨酸反应相较其他酸酐与L-天冬氨酸反应能够更易将苹果酸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L-天冬氨酸加入水中配制成L-天冬氨酸混悬液,向L-天冬氨酸混悬液中加入酸酐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

(2)调节反应液pH值至4.0~5.0,过滤,收集滤饼;

(3)将滤饼放入水中,加硫酸至pH值为1.8~2.0,过滤,收集滤液浓缩结晶,得到D-苹果酸晶体。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酸酐的自身水解,控制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20℃~40℃。进一步地,为了使反应完全,控制步骤(1)中的反应时间为30~6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2)及步骤(3)中的过滤条件为:使用4000rpm/min的离心机过滤,离心洗水量按滤饼量的15-25%进行淋洗。

作为优选,步骤(2)中使用碳酸钙调节反应液pH值,以便使苹果酸完全形成苹果酸钙。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滤饼加入一定量的纯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进行中和至pH值为1.8~2.0,以便将钙离子转化为硫酸钙晶体进行分离,为防止苹果酸因浓硫酸发生脱水反应,在调节pH的过程中需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浓缩结晶条件为:60℃下进行真空浓缩,至有晶体析出后按2-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40℃,再以1-2℃/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20℃,进行离心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D-苹果酸的合成方法,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酸酐的作用下合成D-苹果酸,利用此方法得到的D-苹果酸光学纯度≥9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0g L-天冬氨酸和水加入到容器中进行搅拌,配制成混悬液。向混悬液中流加168.7g乙酸酐,10分钟加完,反应液变的澄清,反应过程中使用冰水冷却,控制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

2)向步骤1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钙,调节pH值至4.38,使用4000rpm/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过滤并加入50ml纯水洗涤滤饼,收集滤饼348g。

3)将步骤2所得的滤饼加入200ml纯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进行中和至pH值为1.83,离心过滤,滤液在60℃下进行真空浓缩,至有晶体析出后按2-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40℃,再以1-2℃/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20℃,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后得到的D-苹果酸湿晶体进行烘干后得到产品150.4g。

产品使用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用分析光学纯度柱为 CR(+)4.0mmΦ×150mmL,流动相为pH值1.0的高氯酸溶液)光学纯度99.7%,以晶体和母液中残留产品计,转化率为98.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将168.7g乙酸酐替换为170g顺丁烯二酸酐。

最后得到的D-苹果酸晶体148.1g,经检测,光学纯度为99.6%,以晶体和母液中残留产品计,转化率为97.8%。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控制反应温度40℃。

最后得到的D-苹果酸晶体146.6g,经检测,光学纯度为98.3%,以晶体和母液中残留产品计,转化率为96.8%。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不控温温度会剧烈上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而且从20℃和40℃的反应对比可以看出,温度高会降低转化率,因为随着温度的增加会使酸酐自身水解的速度加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合成D-苹果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0g L-天冬氨酸和200ml水加入到容器中进行搅拌,配制成混悬液。向混悬液中流加200g乙酸酐,10分钟加完,反应液变的澄清,反应过程中使用冰水冷却,控制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控制在40分钟。

2)向步骤1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钙,调节pH值至4.52,使用4000rpm/min的离心机进行离心过滤并加入50ml纯水洗涤滤饼,收集滤饼357.3g。

3)将步骤2所得的滤饼加入200ml纯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进行中和至pH值为1.89,离心过滤,滤液在60℃下进行真空浓缩,至有晶体析出后按2-3℃/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40℃,再以1-2℃/h的降温速度降温至20℃,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后得到的D-苹果酸湿晶体进行烘干后得到产品152.1g。产品使用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用分析光学纯度柱为 CR(+)4.0mmΦ×150mmL,流动相为pH值1.0的高氯酸溶液)光学纯度99.6%,以晶体和母液中残留产品计,转化率为98.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