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5742发布日期:2018-09-15 01:0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国际药品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和开发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成为当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a)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得到清膏;

b)将得到的清膏进行分离,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首先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得到清膏;本发明对提取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本领域公知的用于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的方法均可,本发明优选采用乙醇提取。

具体的,本发明将银杏叶与乙醇混合,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得到清膏;其中,银杏叶与乙醇的用量比优选为1:(6~10),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量比为1:8;所述提取的次数优选为1~3次,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提取的次数为2次;所述提取的时间优选为0.5~3小时,更优选为1.5~2.5小时;本发明对采用的乙醇并无特殊限定,可以为普通市售乙醇,优选为百分含量50%~95%的乙醇,更优选为百分含量60%的乙醇。

得到清膏后,对其进行分离,优选的,将得到的清膏依次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型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具体的,将得到的清膏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得到大孔树脂分离后的粗品。

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优选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hpd-450型大孔吸附树脂、hpd-95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洗脱液优选为乙醇-水溶液;所述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x):(100-x),其中,0≤x≤95,更优选为依次采用水,(20~3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20~35)%乙醇-水溶液洗脱部位,得到大孔树脂分离后的粗品。

再将大孔树脂分离后的粗品通过反相柱色谱分离,得到反相柱色谱分离后的粗品。

其中,所用仪器优选为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所述洗脱剂优选为乙腈-水溶液,且为了能够更好分离杂质和所需化合物,本发明优选采用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0~70min,20%~80%乙腈-水溶液,流速100ml/min,收集25~35min洗脱液,得反相柱色谱分离后的粗品。

然后将反相柱色谱分离后得到的粗品通过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凝胶分离后的粗品。

所述凝胶柱色谱分离用凝胶优选为sephadexlh-20;所述洗脱液优选为甲醇。

最后将凝胶分离后的粗品通过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其中,所用流动相优选为乙腈-水溶液,其中,优选的为(15~45)%乙腈-水溶液,最优选为(20~40)%乙腈-水溶液;所述流速优选为3~100ml/min,最优选为5~30ml/min;检测波长为340nm,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为黄色无定形粉末,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表明其可能为黄酮苷类化合物。高分辨质谱hr-esi-ms表征结果m/z771.1788[m-h](计算值为771.1832),表明化合物分子量为772。结合元素分析及13c-nmr谱和dept谱推断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36h36o19。

本发明对式i所示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图谱见图1~图7,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esi-ms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nmr谱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3c-nmr谱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sqc谱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1hcosy谱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mbc谱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

本发明化合物的1h-nmr(dmso-d6,400mhz)谱(见图2),给出1组aa′bb′耦合系统芳香质子信号δ7.44(2h,d,j=8.6hz),6.72(2h,d,j=8.6hz);2个相同化学位移单谱线质子信号δ6.96(2h,s);1组反式双键信号δ6.27(1h,d,j=15.9hz),7.46(1h,d,j=15.9hz);2个单谱线信号δ6.17(1h,s,h-6),6.32(1h,s,h-8);结合13c-nmr谱数据推断该化合物含有1个葡萄糖和1个鼠李糖,δ4.27(1h,d,j=7.8hz),5.46(1h,s)分别为葡萄糖和鼠李糖端基质子信号,高场δ0.94(1h,d,j=6.2hz)为鼠李糖甲基质子信号,剩余为两组糖上质子信号。

13c-nmr(dmso-d6,400mhz)谱中(见图3),共给出36个碳信号,15个为黄酮母核碳信号,其中羰基δ178.2为黄酮母核4位的特征碳信号;高场区给出δ17.9为鼠李糖甲基碳信号,δ63.1为葡萄糖6位碳信号,δ101.1和δ106.7为2个糖端基碳信号;δ145.6和δ114.1为1对烯碳信号,剩余碳信号,结合氢谱推断为苯丙酰基片段。

通过hsqc图谱(见图4),对部分具有相关关系的碳信号与氢信号进行归属,其中δ6.96(2h,s)与δ108.1相关,δ6.72(2h,d,j=8.6hz)与δ116.1相关,δ7.44(2h,d,j=8.6hz)与δ130.6相关,δ6.27(1h,d,j=15.9hz)与δ114.4相关,δ7.46(1h,d,j=15.9hz)与δ145.2相关,结合1h-1hcosy谱(见图5)确定葡萄糖和鼠李糖各质子连接顺序并对信号进行归属,具体结果见表1。在hmbc图谱(见图6)中,鼠李糖端基质子δ5.46与黄酮母核3位碳δ134.8远程相关,表明鼠李糖1位与苷元的3位相连;葡萄糖端基质子δ4.27与鼠李糖2位碳δ82.0远程相关,表明葡萄糖1位与鼠李糖2位相连;δ6.96(2h,s)与δ134.8(c-2)、δ137.1(c-4′)和δ146.3(c-3′,5′)远程相关,结合碳谱数据推断黄酮苷元为杨梅素;aa′bb′质子δ7.44与烯碳信号δ145.2远程相关,且δ7.46(1h,d,j=15.9hz)与δ130.6以及δ166.8(c=o)远程相关,推断苯丙酰基片段为香豆酰基;葡萄糖6位质子信号与δ166.8的香豆酰基上羰基碳信号远程相关,同时葡萄糖6位碳信号较正常向低场位移约2.2个单位,证实葡萄糖6位发生酰化。结合1d-nmr和2d-nmr给出的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相似部分碳谱数据对比,确定了黄酮苷元、香豆酰基、鼠李糖和葡萄糖的连接顺序。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最终确定本发明化合物的结构为myricetin-3-o-α-(6″′-p-coumaroylglucosyl-β-1,2-rhamnoside),中文名为杨梅素-3-o-α-(6″′-p-香豆基葡萄糖-β-1,2-鼠李糖苷),结构如式i所示,为一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所有的碳氢信号归属见表1,表1为式i所示化合物的各个碳和氢的归属。

其中,6"为甲基缩写。

表1化合物的核磁数据(dmso-d6,1h-nmr400mhz,13c-nmr100mhz)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或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包括上述式i所示化合物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式i所示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根据药剂学领域的常用辅料,根据剂型和实际情况进行恰当选择,例如常用的辅料有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淀粉浆、蔗糖、糊精、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聚山梨酯、聚乙二醇、注射用大豆磷脂和注射用甘油等;利用本发明得到的提取物,即式i所示化合物,制备所需药物的各种剂型时,可以按照药剂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如将该提取物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制成相应的剂型。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凝胶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合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h2o2所致h9c2细胞损伤和体外缺氧/缺糖所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造成的ldh释放、减少mda和ros含量,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显示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本发明通过对银杏叶进行提取,得到清膏;然后将得到的清膏进行分离,选择特定出峰时间的化合物,即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且通过细胞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对h2o2所致h9c2细胞损伤和体外缺氧/缺糖所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造成的ldh释放、减少mda和ros含量,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显示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esi-ms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nmr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3c-nmr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sqc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1hcosy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mbc谱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

1)干燥的银杏叶10kg,粉碎过筛后加入10倍量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过滤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清膏;

2)取步骤1)的清膏加入纯化水使溶解,室温静置,取上清液经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依次采用水,3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35%乙醇洗脱部位;

3)取步骤2)的35%乙醇洗脱部位,经反相c18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分离,以0~70min,20%~80%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收集25~35min洗脱液;

4)取步骤3)的洗脱液,经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甲醇洗脱,进行纯化。

5)取步骤4)纯化后的样品,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2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流速15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结构的化合物10mg,纯度为98.5%。

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为黄色粉末。

通过对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对图1~图7进行分析,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esi-ms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nmr谱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3c-nmr谱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sqc谱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1h-1hcosy谱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hmbc谱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主要hmbc相关。

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实施例2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

1)干燥的银杏叶10kg,粉碎过筛后加入8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过滤,过滤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清膏;

2)取步骤1)的清膏加入纯化水使溶解,室温静置,取上清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依次采用水,2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部位;

3)取步骤2)的20%乙醇洗脱部位,经反相c18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分离,以0~70min,20%~80%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收集25~35min洗脱液;

4)取步骤3)的洗脱液,经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甲醇洗脱,进行纯化。

5)取步骤4)纯化后的样品,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4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流速15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结构所示的化合物9mg,纯度为98.6%。

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实施例3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

1)干燥的银杏叶10kg,粉碎过筛后加入6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过滤,过滤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清膏;

2)取步骤1)的清膏加入纯化水使溶解,室温静置,取上清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依次采用水,2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部位;

3)取步骤2)的20%乙醇洗脱部位,经反相c18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分离,以0~70min,20%~80%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收集25~35min洗脱液;

4)取步骤3)的洗脱液,经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甲醇洗脱,进行纯化。

5)取步骤4)纯化后的样品,经制备型hplc分离,以4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流速15ml/min,分离所得溶液干燥,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式ⅰ结构的化合物9mg,纯度为98.5%。

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实施例4:本发明化合物对h2o2所致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材料

1.1药物式i所示化合物;

阳性对照药:抗坏血酸;

1.2细胞模型h9c2大鼠心肌细胞株,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由委托方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培养条件:dmem+10%胎牛血清,37℃,5%co2;

2.实验方法与步骤

(1)药液的配制:将药物以dmso溶解,制得1mol/l的储备液。临用时分别稀释成高、中、低浓度为50、25、12.5μmol/l的药液。

(2)阳性对照药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用dmso溶解,制成浓度为20μmol/l的阳性对照药液。

(3)实验方法:将细胞以1×105个/ml的浓度均匀接种于96孔板,每孔100μl,种板后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培养24小时后,取出96孔板,吸弃上清液,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给药组。

空白组:每孔加入100μl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给药组分别给予100μl含浓度为200μmol/lh2o2的无血清培养基;氧化损伤3h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100μl完全培养基,阳性药组给予100μl浓度为20μmol/l的阳性对照药,给药组给予100μl浓度分别为50μmol/l、25μmol/l、12.5μmol/l的高、中、低剂量组的式ⅰ所示化合物药液。复氧3h后,每孔加入20μl的mts溶液培养4h,于490nm下测定吸光度(a)值。根据公式计算细胞保护率。

细胞保护率(%)=(a给药-a模型)/(a空白-a模型)×100%。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和阳性药组可以显著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显示出较强的细胞保护活性。数据结果如表2。

表2式i化合物对h2o2所致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影响(x±s,n=6)

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4.结论

本发明化合物对h2o2所致h9c2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药物浓度的上升,抗氧化强度越大,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也随之增加。

实施例5:本发明化合物对体外缺氧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

1.材料

1.1药物式i所示化合物;

1.2阳性对照药抗坏血酸;

1.3细胞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上海细胞库。

1.4仪器与试剂超净工作台(苏净安泰);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scientific);钙流工作站(md);离心机(北京众益中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自动计数仪(invitrogen);高内涵检测仪(arrayscan);cck-8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贝博);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细胞裂解液检测试剂盒、脂质氧化检测试剂盒、总sod活性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hoechst33258(sigma);dcfh-da(sigma);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gibco);胰蛋白酶(biotopped);dmso(sigma);连二亚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体外缺氧/缺糖致sh-sy5y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细胞以1×105个/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100μl,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吸弃上清,按照实验要求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药物组。空白组给予100μl无血清培养基,其余各组分别给予100μl含浓度为5mmol/l连二亚硫酸钠的无血清无糖培养基,阳性药组同时给予100μl浓度为20μmol/l抗坏血酸溶液,给药组分别给予100μl浓度为50、25、12.5μmol/l的高、中、低剂量式i化合物。缺氧缺糖1h后,pbs清洗细胞孔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100μl完全培养基,阳性药组给予100μl浓度为20μ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给药组给予100μl终浓度为50、25、12.5μmol/l的高、中、低剂量式i化合物。复氧3h后,进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脂质氧化情况(mda)、细胞内活性氧(ros)等活性检测。

2.2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

复氧后,各孔体积增加到200μl,将细胞培养板离心5min,分别取各孔的上清液120μl,加入到新96孔板相应孔中。各孔分别加入60μl乳酸脱氢酶(ldh)溶液,混匀,室温、避光下孵育30min,于490nm处测定吸光度。

2.3脂质氧化情况(mda)测定

复氧后,弃上清,pbs清洗细胞孔1次,细胞裂解液处理细胞,裂解后,16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设置检测反应体系,混匀,100℃加热15min,冷却后1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200μl加入96孔板中,于532nm处测定吸光度。

2.4细胞内活性氧(ros)测定

氧后,pbs清洗细胞孔1次,各孔加入100μl含10μmol/ldcfh-da荧光探针和2μmol/lhoechst33258的pbs液,37℃暗处孵育20min后,高内涵检测仪通道1、通道2进行荧光检测。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阳性药组以及高、中、低剂量给药组能够明显降低缺氧/缺糖损伤造成的ldh释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阳性药组以及高、中剂量给药组能够减少缺氧缺糖损伤造成的mda和ro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结果如表3。

表3式i所示化合物对缺氧/缺糖所致ldh、mda和ros的影响(x±s,n=6)

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4.结论

本发明化合物对缺氧/缺糖所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和细胞保护活性。

实施例6:本发明化合物的抗炎作用

1.材料

1.1药物式i所示化合物;

1.2阳性对照药醋酸尼泼松片;

1.3动物km小鼠72只,体重18~22g,spf级,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京)2012-0005。

1.4仪器与试剂ae240电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醋酸尼泼松片(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二甲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与步骤

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灌胃给药5mg·kg-1·d-1)、式i所示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2.5、1.25mg·kg-1·d-1)。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1h后,除空白组的各组小鼠左耳正反面均匀涂抹0.04ml二甲苯,右耳做对照。致炎30min后处死小鼠,延耳廓边缘剪下两耳,相同位置用直接9mm的打孔器冲下耳片,分析天平称重,左右两耳重量差为肿胀度,计算肿胀抑制率,以肿胀抑制率表示药物的抗炎强度。

抑制率=(模型组两耳重量差—给药组两耳重量差)/模型组两耳重量差×100%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阳性药组以及高、中剂量给药组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结果如表4。

表4式i化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n=6)

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4.结论

本发明化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实施例7: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制备片剂药物

将350g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50g淀粉、7.5g羧甲基淀粉钠、0.8g滑石粉、50g糊精、0.8g硬脂酸镁及适量10%淀粉浆适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片剂1000片。每日3次,每次1片。

实施例8: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制备丸剂药物

将350g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12g聚乙二醇-6000、80.5g聚山梨酯-80、适量液状石蜡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丸剂1000粒。每日3次,每次1粒。

实施例9: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制备注射剂药物

将200g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15g注射用大豆磷脂、25g注射用甘油,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注射剂1000支。每日1次,每次1支,至少采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