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银杏酸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671发布日期:2018-10-16 20:32阅读:1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银杏酸、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工艺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备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提取物是从银杏叶及白果中提取分离而得,疗效显著。银杏提取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总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用于治疗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症、脑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记忆功能衰退、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等,同时还具有延长心脑血管机能衰退,抗衰老等保健功能。随着银杏提取物的研究和开发,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不仅制被成口服制剂,也被制成注射剂。因此,对从银杏叶中分离纯化银杏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中还含有一类被统称为银杏酸的物质。由于银杏酸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国内外药典都严格限定了银杏提取物制品中银杏酸的含量。

目前,我国制备银杏产品的工艺方法都是用高浓度有机溶剂或者酸性水溶液提取有效成分后,经树脂柱多次脱酸,然后再富集有效成分。银杏叶材料处理方面没有进行精细粉碎,不能够保证目标成分在提取环节的充分浸润和溶出。银杏提取环节采用高有机相含量水溶液做溶媒,导致银杏提取物中脂溶性杂质增加、银杏酸含量显著上升,对后续分离纯化造成一定影响。银杏提取环节采用酸性水提取过程会破坏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稳定性、降低产率。总之,现行工艺中存在的银杏酸脱除效果不佳、杂质处理量大、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产率低,成本较高,操作过程繁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银杏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银杏酸、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工艺方法。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脱除银杏酸效果好、可以同时制备高含量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提取物。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去除银杏酸、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银杏叶粉碎至50目以下后,与水或低浓度有机水溶液按照银杏叶物料与溶媒的比例为1:5~30,在30~80℃用20~44khz连续逆流超声条件下提取。(2)将银杏叶提取液直接经过串并联体系树脂柱去除银杏酸和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饱和的吸附树脂柱用95%乙醇洗脱,洗脱液经减压浓缩,获得低银杏酸含量的银杏提取物浸膏。(3)将低银杏酸含量的银杏提取物浸膏用水溶解过滤,滤液部分经树脂分离纯化,用乙醇水溶液和弱碱水溶液淋洗,截留高银杏黄酮醇苷区段,经浓缩,获得银杏黄酮醇苷提取物。(4)将低银杏酸含量的银杏提取物浸膏用水溶解过滤,滤饼部分用乙醇结晶,获得高含量银杏内酯提取物。

本发明根据银杏酸和银杏黄酮醇苷等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溶解性特点,在提取环节就将银杏酸的含量降低到200ppm以下,银杏酸的提取率比传统工艺降低90%以上,避免后期反复除酸步骤。本发明的提取工艺,目标成分的提取效率可达有机溶剂提取方法的90%以上,但是脂溶性杂质和植物鞣质等物质的提取量大大降低。

本发明采用脱酸树脂和吸附富集树脂串并联混合方式使用,处理后的目标成分在富集树脂柱的吸附性能比现行技术吸附量增高一倍以上。目标成分吸附树脂柱用95%乙醇洗脱,减压浓缩,获得低银杏酸含量的提取物浸膏。该浸膏中银杏酸含量低于5ppm;银杏黄酮醇苷含量达25%以上;银杏内酯含量达6%以上。

本发明利用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溶解性差异,用水溶解上述低银杏酸含量提取物浸膏,过滤后滤饼为银杏内酯富集组分,滤液为银杏黄酮醇苷组分。这种简单的方式可以实现快速分离银杏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的目的。银杏黄酮醇苷滤液经树脂lx-156、lx-162、lk-17纯化后,银杏黄酮醇苷含量达25~80%。银杏内酯滤饼采用乙醇结晶后,银杏内酯含量达10%~30%。

与现行银杏制品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原料精细化粉碎处理,水或低浓度有机水溶液超声逆流提取技术,大孔树脂串并联体系连续吸附、洗脱技术,水溶解过滤分离技术和分离柱采用乙醇水及弱碱水淋洗技术,几乎完全去除了银杏叶制品中的总银杏酸类成分,同时还能快速获得银杏总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高含量产品。该工艺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树脂使用寿命长,生产安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说明,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例1,将1.2t银杏叶粉碎、分批注入超声逆流提取设备中,按照400kg/h的推注速度进料;向超声提取设备内按照2.5t/h的灌注速度加入3%的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温度维持在50℃,超声频率28khz,获得银杏低醇提取液。提取液经过脱酸树脂柱d102和吸附树脂柱d101-1组成的串联体系,流出液采用hplc在线检测,待树脂柱吸附饱和后以2.5bv、95%乙醇洗脱d101-1吸附树脂柱,浓缩后获得银杏提取物(浸膏)。浸膏干燥后检测样品银杏黄酮醇苷(以山萘酚、异鼠李素、槲皮素计算)总含量为35.21%、银杏内酯8.01%、银杏酸3ppm。将低银杏酸提取物浸膏水溶后,过滤,将滤液经过lx156树脂柱吸附,并用弱碱水溶液和10%的乙醇溶液分别淋洗,再使用50%乙醇水溶液洗脱树脂柱,截留银杏黄酮醇苷部分,喷雾干燥,最终产品经过检测黄酮醇苷含量为65.35%,银杏酸未检出。上述滤饼经过95%乙醇重结晶,获得银杏内酯含量为22%的提取物。

实例2,将5t银杏叶粉碎、分批注入超声逆流提取设备中,按照300kg/h的推注速度进料;向超声提取设备内按照4t/h的灌注速度加入水溶液,超声提取维持70℃,超声频率20khz,获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经3根并联脱酸树脂柱lk-20和串联吸附树脂柱dm130组成的树脂体系,流出液采用hplc在线检测。待树脂柱饱和后以3.0bv、95%乙醇洗脱dm130吸附树脂柱,浓缩后获得银杏提取物(浸膏)。浸膏干燥后检测样品银杏黄酮醇苷总含量为25.42%、银杏内酯6.5%、银杏酸3ppm。将低银杏酸提取物浸膏水溶后,过滤,将过滤后母液经过lx162树脂柱吸附,并用10%的乙醇溶液淋洗,再使用50%乙醇水溶液洗脱树脂柱,截留银杏黄酮醇苷部分,喷雾干燥,最终产品经过检测黄酮醇苷含量为56.28%,银杏酸未检出。上述滤饼经过95%乙醇重结晶,获得银杏内酯含量为15%的提取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银杏酸富集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的工艺方法,具体包括:(1)银杏叶粉碎后用水或低浓度有机水溶液连续逆流超声提取;(2)用大孔树脂串联并联体系除去银杏酸、富集目标成分,制备成浸膏;(3)水溶解分离提取物浸膏中的银杏黄酮醇苷与银杏内酯;(4)大孔树脂精细分离纯化银杏黄酮醇苷,用结晶方法纯化银杏内酯。本发明方法能够去除银杏叶制品中的总银杏酸类成分,快速分离纯化银杏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组分。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树脂使用寿命长,生产安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肖虎;夏传递;梁克;王惠芳;刘银苏;孙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拜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7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