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糖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625发布日期:2018-10-16 20:31阅读:1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苏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苏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是一种可以显著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纯品为白色粉末,味稍甜,甜度为蔗糖的22%,味道纯正,无任何不良口感或异味。

水苏糖对人体胃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有着极明显的增殖作用,能迅速改善人体消化道内环境,调节微生态菌群平衡。它能促进形成有益菌在消化道内的优势菌地位,抑制产气产酸梭状芽孢杆菌等腐败菌的生产,另外产生大量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肠道ph值、灭杀致病菌,阻遏腐败产物生成,抑制内源致癌物的产生和吸收,并且分解衍生出多重免疫功能因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地环的地下茎提取水苏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苏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地环地下茎除土、除石和除草处理后,进入转筒式蔬菜清洗机,进行清洗。

2)切丝:

将清洗后的地环地下茎经过除铁器,由输送机输送到切丝机,切成直径0.3~0.4cm的菜丝。

3)浸泡:

将菜丝输送至浸出器,加水没过菜丝,水温40~50℃,浸泡2~3小时。

4)浸出液提取:

将浸出器底部筛网排出的浸出液输入浸出液罐内,浸泡过的菜丝由浸出器顶部取出后经过脱水、烘干、造粒作为饲料。

5)浸出液的清净:

将浸出液罐中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石灰乳的波美度为16~18be°,调ph值在10.3~10.8,此时浸出液中的杂质逐渐凝聚。

再向石灰乳的浸出液中通入co2,控制ph值在8.5~9.0之间,使浸出液中的石灰乳连同杂质一起沉淀下来。

6)过滤:

将步骤5)得到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清液;再将滤清液输入清液罐,控制滤清液中干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14%。

7)离子交换:

将清液罐中的滤清液输入离子交换器,脱除滤清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降低盐分。

8)脱色:

将经过离子交换的液体输入吸附树脂柱,吸附掉可溶性蛋白质和色素。

9)精制:

将脱色后液体输入混合树脂柱,进一步除掉盐分和异味。

10)浓缩:

将精制后的液体进行60~70℃温度条件下真空浓缩,控制出料中干基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45%。

11)干燥:

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干燥,干燥机干燥温度170~180℃,干燥机内负压在100~200pa之间;

再经过流化床干燥,出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得到白色的水苏糖粉末,粒度在90~110目。

12)包装:

将得到的水苏糖粉末包装成所需要的规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植物蔬菜—地环的地下茎进行提取水苏糖,方法简单,产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1,实施例1

一种水苏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地环地下茎除土、除石和除草处理后,进入转筒式蔬菜清洗机,进行清洗。

2)切丝:

将清洗后的地环地下茎经过除铁器,由输送机输送到切丝机,切成直径0.3cm的菜丝。

3)浸泡:

将菜丝输送至浸出器,加水没过菜丝,水温40℃,浸泡2小时。

4)浸出液提取:

将浸出器底部筛网排出的浸出液输入浸出液罐内,浸泡过的菜丝由浸出器顶部取出后经过脱水、烘干、造粒作为饲料。

5)浸出液的清净:

将浸出液罐中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石灰乳的波美度为16be°,调ph值在10.3,此时浸出液中的杂质逐渐凝聚。

再向石灰乳的浸出液中通入co2,控制ph值在8.5之间,使浸出液中的石灰乳连同杂质一起沉淀下来。

6)过滤:

将步骤5)得到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清液;再将滤清液输入清液罐,控制滤清液中干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

7)离子交换:

将清液罐中的滤清液输入离子交换器,脱除滤清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降低盐分。

8)脱色:

将经过离子交换的液体输入吸附树脂柱,吸附掉可溶性蛋白质和色素。

9)精制:

将脱色后液体输入混合树脂柱,进一步除掉盐分和异味。

10)浓缩:

将精制后的液体进行60℃温度条件下真空浓缩,控制出料中干基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

11)干燥:

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干燥,干燥机干燥温度170℃,干燥机内负压在100pa之间;

再经过流化床干燥,出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得到白色的水苏糖粉末,粒度在90目。

包装:

将得到的水苏糖粉末包装成25kg规格。

实施例2

一种水苏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地环地下茎除土、除石和除草处理后,进入转筒式蔬菜清洗机,进行清洗。

2)切丝:

将清洗后的地环地下茎经过除铁器,由输送机输送到切丝机,切成直径0.4cm的菜丝。

3)浸泡:

将菜丝输送至浸出器,加水没过菜丝,水温50℃,浸泡3小时。

4)浸出液提取:

将浸出器底部筛网排出的浸出液输入浸出液罐内,浸泡过的菜丝由浸出器顶部取出后经过脱水、烘干、造粒作为饲料。

5)浸出液的清净:

将浸出液罐中的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石灰乳的波美度为18be°,调ph值在10.8,此时浸出液中的杂质逐渐凝聚。

再向石灰乳的浸出液中通入co2,控制ph值在9.0之间,使浸出液中的石灰乳连同杂质一起沉淀下来。

6)过滤:

将步骤5)得到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清液;再将滤清液输入清液罐,控制滤清液中干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4%。

7)离子交换:

将清液罐中的滤清液输入离子交换器,脱除滤清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降低盐分。

8)脱色:

将经过离子交换的液体输入吸附树脂柱,吸附掉可溶性蛋白质和色素。

9)精制:

将脱色后液体输入混合树脂柱,进一步除掉盐分和异味。

10)浓缩:

将精制后的液体进行70℃温度条件下真空浓缩,控制出料中干基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5%。

11)干燥:

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干燥,干燥机干燥温度180℃,干燥机内负压在200pa之间;

再经过流化床干燥,出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得到白色的水苏糖粉末,粒度在110目。

包装:

将得到的水苏糖粉末包装成15kg规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