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冷敷贴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1887阅读:14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冷敷贴。



背景技术:

冷敷贴是根据传统冷敷方式改良而成,以蓄冷凝胶为核心的一种冷敷产品。传统冷敷贴的原理是凝胶贴合皮肤上,体表皮肤温度传导到冷凝胶,热量被凝胶内水分子吸收,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可迅速地降低体表皮肤局部温度,减轻局部皮肤的灼热感、疼痛感和敏感性,从而起到物理降温及冷敷理疗的效果。而传统冷敷贴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阻菌屏障,阻止细菌的侵入;

2.凝胶贴合性不好,穿戴不方便;3.凝胶直接贴合皮肤,对皮肤造成损害,更不能用于伤口部位;4.通过蒸发水分带走热量,不能准确控温。

一般来说,病人术后可以通过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之功效。但冰敷温度低于4摄氏度超过4小时,会引起组织冻伤,不利于术后恢复,高于10摄氏度不能达到冷敷效果,所以需要在4-10摄氏度保存4小时以上才能满足冷敷。

并且人体不同部位对冷敷温度的要求不同,如手部在4摄氏度为宜、会阴部位在10-12摄氏度为宜,我们通过配方的调整,调整凝胶相变温度的不同,暨产品长时间在某一温度下起作用,满足各种不同部位对于冷敷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再次,由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稳定性较差,易降解。因此现在市面上用于冷敷贴大多采用化学材料合成的高分子凝胶,比如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等,如今环保是一个重要命题,而冷敷贴是属于一次性用品,如何提高高分子凝胶的土地降解率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天然材料本身更容易被降解,利用天然材料代替一部分化学材料作出复合凝胶,提高土地降解率是十分有意义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高分子与化学材料复合的蓄冷凝胶,通过预先冷藏,达到冷敷效果,并且使得凝胶相变温度在0-10℃范围内可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凝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蓄冷凝胶。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敷贴,防止细菌的侵入,便于贴合皮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冷凝胶,包括以下成分:薄荷醇、乙醇、甘油、维生素E 、苹果提取物、魔芋胶粉、半纤维素、甘油、交联化马铃薯淀粉。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含以下组分:薄荷醇0.1-0.5%,乙醇3-5%,甘油18-20%,维生素E 0.1-0.9%,苹果提取物0.2-0.6%,魔芋胶粉0.1-0.25%,半纤维素0.5-1%,甘油18-20%,交联化马铃薯淀粉0.1-2%,剩余百分比由纯化水补足。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其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含以下组分:薄荷醇0.3%,乙醇4%,甘油19%,维生素E 0.5%,半纤维素0.8%,甘油19%,苹果提取物0.4%,魔芋胶粉0.2%,交联化马铃薯淀粉0.1-2%,剩余百分比由纯化水补足。

一种蓄冷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3-5%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0.5%的薄荷醇、0.1-0.9%的维生素E、18-20%的甘油、0.2-0.6%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5-1%的半纤维素和0.1-0.25%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0.1g氯化钠于容器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一种冷敷贴,包括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PE层、凝胶层、PE层、无纺布层、医用压敏胶层和敷芯层,凝胶层为权利要求上述蓄冷凝胶制备而成的凝胶层。凝胶层为上述冷敷贴用蓄冷凝胶制备而成的凝胶层。pe层阻止细菌侵入;接触人体含有医用压敏胶层,粘合性好,穿戴方便;接触人体为棉质敷芯和医用压敏胶层,生物相容性良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相变温度可根据交联化马铃薯淀粉的含量在0-10℃调整。

除此之外,发现了本发明所述凝胶的土地降解率十分高,更加地环保。这是由于两点因素:(1)本发明采用的化学材料相对较少;(2)苹果提取物、交联化马铃薯淀粉和半纤维素对土地中的降解菌促进了生长,对高分子进行降解。

本发明中,通过预冷,保持凝胶低温,并且可以通过交联化马铃薯淀粉的含量调节凝胶相变温度,使得冷凝胶的相变温度在0-10℃范围内。凝胶层相变时,吸收大量热量,且温度不会变化,这样就能准确控制产品温度;这样解决传统冷敷贴以上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敷贴用冷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冷敷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7%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实施例2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3%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实施例3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2.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实施例4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3%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的薄荷醇、0.1%的维生素E、18%的甘油、0.2%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5%的半纤维素和0.1%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0.1g氯化钠于容器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实施例5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3-5%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的薄荷醇、0.9%的维生素E、20%的甘油、0.6%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的半纤维素和0.25%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0.1g氯化钠于容器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

河北众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冷敷贴凝胶膏药。

参照例2

以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搅拌制成的凝胶。

参照例3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将溶液A与溶液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4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2%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将溶液A与溶液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5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1%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6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7%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7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3.2%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8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1%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9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5%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0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1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93.3%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2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纯化水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3%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3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6%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5%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4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5%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5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9%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6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2%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7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93.7%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8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纯化水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7%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19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5.0%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0.1%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0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6%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1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0%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2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3%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3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92.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4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纯化水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3.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5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4.1%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2.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6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2.6%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7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2.0%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8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2.3%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29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90.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30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纯化水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的薄荷醇、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1.8%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参照例31

(1)制备溶液A:以重量百分比为4%的乙醇为溶剂加入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的维生素E、19%的甘油、0.4%的苹果提取物;

(2)制备溶液B:重量百分比为72.1%的纯化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8%的半纤维素和0.2%的魔芋胶粉,在50℃下,直至完全溶解;

(3)制备溶液C:用准确称取100g的马铃薯淀粉、3g三偏磷酸钠于试管中,加入400ml纯化水中,然后在40摄氏度的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保持反应PH值为11,并保温3小时,得到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溶液;

(4)将重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C与上述溶液A、B在40℃搅拌,形成凝胶。

实验例1

实验目的:测试产品蓄冷性能;

实验对象:实施例1~3、参照例1~31;

实验方法:

(1)准确量取40℃的水1000mL,装入保温装置中;称取0℃的样品100g,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裹,投入到保温杯中,使其与温水接触;

由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样品会吸收水中的热量,使温度上升,当温度达产品的熔点时,开始发生相变,产生有流动性的凝胶;在相变的过程中,样品继续吸收热量,但其温度不发生变化,待其完全融化为可流动性的凝胶时,相变完成,即由固相变为凝胶相;用温度计测量样品开始相变时的温度,记作t0,用温度计监测水的温度变化,样品开始相变时水的温度记作t1,相变完成时水温度记作t2,计算温度的下降值,根据公式计算样品相变所吸收的热量的热量,即相变吸热。

Q=Q=cm△t

Q表示样品的相变吸热 Q表示水释放热量 c表示水比热容

m表示水质量 t1表示样品开始相变时水的温度

t2表示样品相变完成时水的温度 △t表示t-1t2

(2)同时,用温度计监测当样品温度达到20℃时水的温度,记作t20,则:

样品总吸热=cm(40-t20

样品比热容=(总吸热-相变吸热)/(20*0.1)

c表示水比热容 m表示水质量 t20表示样品温度20℃时水温

20是样品上升的温度 0.1是样品的质量

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对比参照例1-7,样品中缺少交联化马玲薯淀粉或苹果提取物,在0℃时,依然呈液态,试验过程无相变;

对比参照例26-31,样品中交联化马玲薯淀粉比例超过一定程度,即使苹果提取物存在,样品在0℃仍然不能呈固态,试验过程无相变;

样品的相变温度与交联化马玲薯淀粉的比例有关,且比例越高,相变温度越高,呈正相关的关系;

样品的相变吸热在9.68-14.04kJ之间;

产品的比热容与其组成成分有直接关系,当薄荷醇、乙醇、甘油、维生素E、苹果提取物、魔芋胶粉、半纤维素、交联化马铃薯淀粉同时存在时,产品的比热容最大,为8.41kJ/(kg*℃),蓄冷性能最佳;产品中各组分对其比热容的影响程度不同,当产品中缺少半纤维素或魔芋胶粉或维生素E或薄荷醇时,比热容降低幅度很小,达到5%左右;产品中缺少乙醇时,比热容降低幅度较大,达到20%左右;

产品中缺少甘油或苹果提取物或交联化马铃薯淀粉时,比热容将大幅度降低,达到40%;

对比参照例1、参照例2,其他同类产品,或者同时缺少多种成分,其比热容也将大幅度降低,只能达到全组分产品的40%-50%。

实验例2

实验目的:测试产品土地降解率;

实验对象:实施例1~3、参照例1~31;

实验方法:

1.选择新都金荷工业产业园2号研发车间前土地土壤降解试验。试验期间土壤未曾种植。

2.将土壤圈划出一块土地,整平。

3.取已恒的实验对象样品各30份,放入孔径为250μm尼龙网袋准确称重后,按合理距离的布局埋于土壤中,标记,整平。此后每隔4天取出样品一份,用水洗涤,烘干,称重,计算凝胶在土壤中的降解百分数。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交联化马铃薯淀粉、半纤维素和苹果提取物是影响产品土地降解率的重要成分,缺少任一一种成分都无法大幅度提高土壤降解率,必须三种成分共同作用才可实现。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