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7229发布日期:2018-10-23 23:3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管道局部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地下管道和检查井,由于在线管线通常埋设在底下,由于地基不牢固或腐蚀等原因,使在线管线出现老化、裂缝等损坏现象,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的地下管道数量日益增多。在这些建设于不同时间、日夜运行的管道中,经常发生损坏、积垢、腐蚀等问题导致管道输送能力下降,甚至造成泄露、爆炸、堵塞、地面塌陷、“城市看海”等事件发生,它代表和考验着“城市的良心”。在我国进行管道更换、修复时,以前一直采用开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工程量大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20世纪70年代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技术就在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国家推广应用。但目前在我国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使用还是少部分,一方面是因为一直以来国内缺乏成熟材料能支撑该技术在国内的大量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国内忽视了对该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成套设备的研发。可见在我国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发展潜力巨大。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性能难以满足恶劣环境下的需求,耐腐蚀性和强度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3-丁二烯8-10克,苯乙烯3-5克,丙烯腈2-3克,聚氯乙烯树脂10-12克,碳酸钙粉体4-8克,有机锡1-1.5克,二轻烷基次嶙酸盐15-17克,乳胶粉2-3克,润滑剂5-10克,稳定剂10-12克。

优选的,所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均为粉末状,且粉末目数为800目。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化物。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S1:原理的准备,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并按比例称重备用;

S2:将步骤S1中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进行清洗,采用水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S3:灭菌处理,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的方式,将步骤S2中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到高温蒸汽柜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至少为30分钟;

S4:烘干,将步骤S3中灭菌处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采用热风机对原料进行烘干,提高干燥效率;

S5:研磨,将步骤S4中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使物料混合充分,便于后续加工;

S6:熔融,将步骤S5中研磨好的原料进行添加到熔炉中进行熔融,控制熔融温度在180℃-200℃之间;

S7:成型,根据需要修复的管道的内径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内衬模具的规格,将步骤S6中熔融的原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定型;

S7:冷却,利用风冷的方法加速冷却,并将冷却后成型的内衬材料取出备用;

S8:修复,强步骤S7中获得的内衬材料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粘合剂,并将内衬材料填充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通过对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便于粘合剂固化,实现管道局部修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通过改良现有内衬材料的配方,严格控制原料比重,大大提高了内衬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了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原材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材料适合不同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3-丁二烯8克,苯乙烯3克,丙烯腈2克,聚氯乙烯树脂10克,碳酸钙粉体4克,有机锡1克,二轻烷基次嶙酸盐15克,乳胶粉2克,润滑剂5克,稳定剂10克。

所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均为粉末状,且粉末目数为800目。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化物。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S1:原理的准备,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并按比例称重备用;

S2:将步骤S1中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进行清洗,采用水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S3:灭菌处理,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的方式,将步骤S2中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到高温蒸汽柜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至少为30分钟;

S4:烘干,将步骤S3中灭菌处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采用热风机对原料进行烘干,提高干燥效率;

S5:研磨,将步骤S4中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使物料混合充分,便于后续加工;

S6:熔融,将步骤S5中研磨好的原料进行添加到熔炉中进行熔融,控制熔融温度在180℃-200℃之间;

S7:成型,根据需要修复的管道的内径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内衬模具的规格,将步骤S6中熔融的原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定型;

S7:冷却,利用风冷的方法加速冷却,并将冷却后成型的内衬材料取出备用;

S8:修复,强步骤S7中获得的内衬材料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粘合剂,并将内衬材料填充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通过对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便于粘合剂固化,实现管道局部修复。

实施例2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3-丁二烯9克,苯乙烯4克,丙烯腈2.5克,聚氯乙烯树脂11克,碳酸钙粉体6克,有机锡1.25克,二轻烷基次嶙酸盐16克,乳胶粉2.5克,润滑剂7.5克,稳定剂11克。

所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均为粉末状,且粉末目数为800目。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化物。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S1:原理的准备,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并按比例称重备用;

S2:将步骤S1中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进行清洗,采用水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S3:灭菌处理,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的方式,将步骤S2中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到高温蒸汽柜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至少为30分钟;

S4:烘干,将步骤S3中灭菌处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采用热风机对原料进行烘干,提高干燥效率;

S5:研磨,将步骤S4中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使物料混合充分,便于后续加工;

S6:熔融,将步骤S5中研磨好的原料进行添加到熔炉中进行熔融,控制熔融温度在180℃-200℃之间;

S7:成型,根据需要修复的管道的内径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内衬模具的规格,将步骤S6中熔融的原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定型;

S7:冷却,利用风冷的方法加速冷却,并将冷却后成型的内衬材料取出备用;

S8:修复,强步骤S7中获得的内衬材料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粘合剂,并将内衬材料填充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通过对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便于粘合剂固化,实现管道局部修复。

实施例3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3-丁二烯10克,苯乙烯5克,丙烯腈3克,聚氯乙烯树脂12克,碳酸钙粉体8克,有机锡1.5克,二轻烷基次嶙酸盐17克,乳胶粉3克,润滑剂10克,稳定剂12克。

所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均为粉末状,且粉末目数为800目。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化物。

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S1:原理的准备,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并按比例称重备用;

S2:将步骤S1中在市场上购买3-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粉体、有机锡、二轻烷基次嶙酸盐、乳胶粉、润滑剂和稳定剂进行清洗,采用水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S3:灭菌处理,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的方式,将步骤S2中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到高温蒸汽柜中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间至少为30分钟;

S4:烘干,将步骤S3中灭菌处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采用热风机对原料进行烘干,提高干燥效率;

S5:研磨,将步骤S4中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使物料混合充分,便于后续加工;

S6:熔融,将步骤S5中研磨好的原料进行添加到熔炉中进行熔融,控制熔融温度在180℃-200℃之间;

S7:成型,根据需要修复的管道的内径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内衬模具的规格,将步骤S6中熔融的原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定型;

S7:冷却,利用风冷的方法加速冷却,并将冷却后成型的内衬材料取出备用;

S8:修复,强步骤S7中获得的内衬材料的外表面均匀的喷涂粘合剂,并将内衬材料填充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通过对内衬材料进行加热,便于粘合剂固化,实现管道局部修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道局部修复用管内衬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通过改良现有内衬材料的配方,严格控制原料比重,大大提高了内衬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了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原材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材料适合不同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