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籽营养保水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1712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种植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籽营养保水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观绿地建设也随之迅猛发展,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有的绿地会采用无土草坪,在传统的无土草坪培育过程中,需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基质层,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砻糠等材料制作基质层,或采用农作物秸秆、蘑菇废料、木屑、煤渣、珍珠岩等其中几种基质按一定体积配制成混合基质,这些基质都具有不易转化、降解的缺陷,铺设后更易造成夹层和对环境的污染,因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城市景观绿地建设对草坪的质量要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且,在沙地,半干旱地带需要绿植时,必须转运草皮,增加成本,破环原本绿色植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籽营养保水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方法采用腐殖酸结合微生物菌做营养地胶原料,并加入致孔剂制得具有培养土壤性能的胶状营养基质,可降解,并且可以与草籽搅拌喷施于沙地,干旱半干旱等地长出绿色植被,改良土壤,改善环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籽营养保水地胶,以质量份数计,包括:1~5份的腐殖酸,8~20份亲水性单体,1~5份的胶体,1~30份微生物菌,1~20份氢氧化钾,0.005~1引发剂,0.01~3份交联剂及1~5份缓冲剂、21.5~650份水。

所述亲水性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酰胺、马来酸、顺丁烯二酸、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胶体为魔芋胶、葫芦巴胶、黄原胶、瓜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微生物菌为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芽孢杆菌、根瘤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硼砂、硼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缓冲剂为ph值6.5~7.5的磷酸盐缓冲溶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草籽营养保水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制得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然后加入腐殖酸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胶体搅拌均匀;

2)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亲水单体中性水溶液;

3)将引发剂及交联剂溶于水中搅拌制备浓度为1%的水溶液;

4)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装入三口瓶内,水浴升温至40℃,通入30min氮气作保护气,然后开始升温,并在搅拌条件下同时滴加亲水性单体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升温至70~85℃下反应3~4h;

5)待步骤4)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后,向其中加入缓冲剂充分搅拌,随后加入微生物菌搅拌,制得草籽营养保水地胶。

步骤4)中,亲水性单体水溶液滴速是引发剂与交联剂水溶液的两倍。

将草籽营养保水地胶与草籽按照1:(2~4)的质量比混匀后喷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草籽营养保水地胶以腐殖酸,亲水性单体,微生物菌为基本原料,加入引发剂交联剂致孔剂制备营养保水地胶,腐殖酸作为基质通过改性增加了其保水性能,与其他基质相比可降解,腐殖酸自身还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与草籽拌匀喷施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在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带建设绿化,无需繁杂的运输操作,喷施拌有草籽的营养地胶即可,腐殖酸结合微生物菌的双重作用还可以改良半干旱地的土壤,有长期可持续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腐殖酸碱溶液活化,加入魔芋胶,同时制备亲水性单体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水浴锅,恒温至40℃通氮30min,随后开始升温,将亲水性单体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水溶液滴加,搅拌反应,70~85℃下反应3~4h,降温至适宜温度与酸碱度,加入微生物菌搅拌,制得一种具草籽营养保水地胶。该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首先将2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1份魔芋胶;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10份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钾水溶液;将0.05份过硫酸钾与0.0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备为浓度1%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丙烯酸钾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1份ph值7的磷酸盐及1份固氮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2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2

首先将1.5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1份葫芦巴胶,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10份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钾水溶液,将0.03份过硫酸铵与0.01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制备为浓度1%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丙烯酸钾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2份ph值6.5的磷酸盐及5份解钾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2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3

首先将2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0.5份黄元胶,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10份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钾水溶液,将0.05份过硫酸铵与0.03份硼砂制备为浓度1%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丙烯酸钾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5份ph值7的磷酸盐及1份解磷菌与3份解钾菌混合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2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4

首先将1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0.8份瓜胶,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12.5份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钾水溶液,将0.05份引发剂与0.03份交联剂制备为浓度1%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丙烯酸钾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2份ph值6.8的磷酸盐及1份解磷菌与1份解钾菌混合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4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5

首先将1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0.8份魔芋胶与葫芦巴胶混合胶体(1:1),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12.5份中和度为60%的丙烯酸钾水溶液,将0.05份引发剂与0.03份交联剂制备为浓度1%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丙烯酸钾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1份ph值7的磷酸盐及1份解磷菌、解钾菌与芽孢杆菌混合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4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6

首先将5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5份混合胶体(魔芋胶2份、葫芦巴胶3份),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20份中和度为60%的顺丁烯二酸溶液,将1份引发剂(0.5份过硫酸铵和0.5份亚硫酸氢钠)与3份交联剂(1份硼砂、2份硼酸)制备为浓度3%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顺丁烯二酸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2份ph值7的磷酸盐及15份混合菌(3份解磷菌、7份解钾菌与5份芽孢杆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4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实施例7

首先将3份腐殖酸溶入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制备腐殖酸钾水溶液,随后加入2份混合胶体(魔芋胶1份、瓜胶1份),再次配制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冰水浴中加入称量好的亲水性单体,制备8份中和度为60%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将0.8份引发剂(0.3份过硫酸铵和0.5份过硫酸钾)与2份交联剂(1份硼砂、1份硼酸)制备为浓度3%的水溶液,将制备好的腐殖酸钾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放入油浴锅中,升温至40℃通氮30min,再次升温,同时分别滴加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引发剂与交联剂混合水溶液,搅拌反应,在85℃条件下反应3.5小时停止,降温至25℃加入3份ph值7的磷酸盐及30份混合菌(10份解磷菌、15份解钾菌与5份芽孢杆菌)搅拌,制得一种营养保水地胶,最后以1:4比例与草籽混匀喷施。

以上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对厂家没有限制。

以下针对本发明不同实施例制得的营养保水地胶与草籽混合喷施进行出苗生长验证,具体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草籽选用四季青草坪草籽,实施例中使用草籽量相同,对比例在土地中播种。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生长的草坪,可以在沙地、旱地,半干旱地使用,并且具有修复土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